奶茶鉴定专家212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79、基于EEG - EMG的运动意图识别与多自由度并联机构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的人体-外骨骼交互方法,以及用于触觉应用的新型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设计。该交互方法采用分层识别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多种日常动作场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适应复杂地形。在机械设计方面,通过可配置平台和运动学分析,成功构建了2R3T和3R3T并联机构,为触觉设备提供了更多结构选择。这些研究成果在人机交互和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8-29 11:15:40 · 38 阅读 · 0 评论 -
78、基于脑电图 - 肌电图的运动意图识别研究
本文研究基于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信号对人体运动意图进行识别,并将其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控制。通过对EEG和EMG信号的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降维,设计了EEG-MIR和EMG-LRD分类器,分别实现对运动意图的分类和左右肢体的区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静止状态和部分动作的识别上表现良好,为截瘫患者的康复辅助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将从样本扩充、算法优化和多模态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原创 2025-08-28 16:28:58 · 81 阅读 · 0 评论 -
77、基于缆绳驱动的康复设备与运动意图识别技术
本文介绍了两种康复相关技术:基于缆绳驱动的交互式康复设备和基于EEG-EMG的下肢外骨骼运动意图识别方法。缆绳驱动设备可提供大范围三维空间的主动阻力训练,并结合交互式游戏提高患者的训练积极性;而HRMI方法通过EEG和EMG信号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意图识别,区分左右肢体动作,为外骨骼设备提供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文章还探讨了两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优化方向,提出了结合创新的可能性,如智能康复外骨骼系统和VR/AR康复训练,旨在为康复治疗领域带来更高效、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8-27 15:23:50 · 39 阅读 · 0 评论 -
76、机器人手主从控制与电缆驱动交互式康复设备: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
本文探讨了机器人手主从控制技术与电缆驱动交互式康复设备的设计与应用。机器人手通过精确模仿人类手部动作,在服务和工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而电缆驱动康复设备则提供了具有3D轨迹跟踪和力反馈功能的主动训练方式,为上肢康复带来创新解决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两种技术的机械设计、控制系统、实验验证及其未来优化方向,强调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08-26 10:13:50 · 28 阅读 · 0 评论 -
75、仿生扑翼飞行器与肌腱鞘传动机械手研究
本文围绕仿生扑翼飞行器和肌腱鞘传动机械手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仿生扑翼飞行器的3D模型设计、仿真设置及参数影响,明确了优化结构的优势;同时,介绍了肌腱鞘传动机械手的设计背景、结构配置和控制算法,展示了其在工业、医疗及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潜力。研究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参考价值。原创 2025-08-25 12:17:43 · 83 阅读 · 0 评论 -
74、视觉技术与仿生扑翼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视觉技术在包装盒子位姿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点检测与匹配、单应性矩阵计算、位姿求解和手眼标定等关键步骤。同时,探讨了仿生可折叠扑翼结构的设计原理与气动特性分析,对比了两种扑翼结构的运动性能,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其气动效果。研究为机器人操作和仿生飞行器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原创 2025-08-24 15:27:33 · 28 阅读 · 0 评论 -
73、基于视觉技术的老年人跌倒检测报警系统及包装盒分拣应用研究
本文介绍了基于视觉技术的老年人跌倒检测报警系统和其在包装盒分拣中的应用。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通过改进的SSD-Mobilenet网络实现了实时检测与报警,平均精度均值达92.7%,同时探讨了优化方向如扩大数据集和优化网络结构。在包装盒分拣应用中,通过SIFT、FLANN和EPnP等方法提高了分拣效率和准确性,并提出了未来提升多目标分拣能力和适应不同形状材质包装盒的方向。研究展示了视觉技术在智能监护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8-23 11:16:30 · 37 阅读 · 0 评论 -
72、机器人控制与老人跌倒检测系统研究
本博客主要探讨了机器人控制与老人跌倒检测系统的相关研究。在机器人控制领域,结合BP人工学习算法和自适应柔顺控制方法,提升了控制精度、环境适应性和系统鲁棒性,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优越性能。在老人跌倒检测系统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案,利用改进的轻量级SSD-Mobilenet模型和Paddle Lite推理引擎,实现了高效准确的跌倒识别与实时报警功能。研究为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力交互控制以及家庭环境中老年人安全保障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未来展望包括机器人控制领域的多传感器融合、智能决策与人机协原创 2025-08-22 14:15:00 · 33 阅读 · 0 评论 -
71、康复机器人设计与运动规划及阻抗控制策略研究
本文围绕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规划,以及基于环境刚度参数识别的模型参考自适应阻抗控制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建立PAWU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并确定连杆尺寸参数,设计了单腿摆动训练和双腿协调摆动训练的运动规划方案,并采用余弦函数模拟驱动轴转速实现平滑的康复训练步态。同时,针对非结构化环境中力跟踪控制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环境刚度识别方法,并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阻抗控制策略,实现了对不确定环境的有效适应。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运动规划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未来的研究将聚焦于康复机器人原型开发和控制策略在原创 2025-08-21 13:45:59 · 37 阅读 · 0 评论 -
70、机器人设计与运动规划研究
本博客围绕机器人设计与运动规划展开研究,重点介绍了机器人原型平台的搭建及其位置跟踪控制实验,对比了不同控制器的性能,验证了迭代学习控制器的优越性。同时,博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骨盆辅助行走训练机器人(PAWTR),详细阐述了其结构设计、运动学建模及运动规划方法,包括单腿和双腿摆动训练模式的具体实现。此外,还研究了不同行走周期时长对训练效果的影响,为康复训练方案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研究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8-20 11:45:13 · 23 阅读 · 0 评论 -
69、多目标强化学习与智能协作机械臂设计
本文围绕多目标强化学习算法和智能协作机械臂设计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覆盖不同偏好最优解并生成多样化策略的多目标强化学习算法,并在网格世界和机器人对抗环境中验证了其泛化性和多样性优势。针对服务机器人机械臂灵活性低、负载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肌腱-鞘管传动的7自由度机械臂,通过仿生结构和驱动集成箱实现高负载能力和紧凑布局。结合齿轮和肌腱-鞘管传动特性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并对比了PID控制器和迭代学习控制器在位置跟踪控制中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迭代学习控制器在跟踪误差和控制精度上优于传统PID方法。研究为机械臂设计原创 2025-08-19 09:03:22 · 11 阅读 · 0 评论 -
68、移动机器人多目标强化学习偏好探索与人类跟随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移动机器人在人类跟随过程中面临的遮挡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多目标强化学习算法——MoPE(带有偏好探索的多目标强化学习算法)。文章分析了传统单目标强化学习的局限性,并详细介绍了MoPE算法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步骤。通过在Deep-Sea Treasure(DST)环境和Robot Confrontation Game环境中的实验验证,MoPE展现了在多目标任务中更优的性能和策略多样性。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8-18 09:01:16 · 37 阅读 · 0 评论 -
67、自动化导向车辆集成动力轮模块与移动机器人人体跟随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自动化导向车辆集成动力轮模块和移动机器人人体跟随技术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在动力轮模块方面,介绍了定子绕组和转子永磁体的温度识别方法、高功率密度伺服驱动器的设计、动力轮结构集成与实验验证。在人体跟随技术方面,提出了基于分类的人体跟随框架,结合Jetson Nano平台和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目标识别与跟踪,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现有成果并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原创 2025-08-17 10:25:31 · 23 阅读 · 0 评论 -
66、机器人技术中的创新:信息扩散少样本学习与集成动力轮模块
本文探讨了机器人技术中的两项创新:信息扩散少样本学习(ID-DE)和集成动力轮模块。信息扩散方法在机器人校准中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尤其适用于数据有限的场景;而集成动力轮模块则优化了自动导引车(AGV)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续航能力、传动效率和生产一致性。文章通过实验和实际应用验证了两项技术的有效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08-16 10:04:28 · 25 阅读 · 0 评论 -
65、混合强化学习与机器人残差补偿的创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长时程双手机器人技能学习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Mixline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机器人残差误差补偿的少样本学习方法(基于信息扩散的数据集增强方法ID-DE和ID-GBDTs方法)。Mixline方法通过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结合在线和离线强化学习算法,有效提高了双手机器人的技能学习效率。而ID-DE和ID-GBDTs方法则通过信息扩散技术增强少样本数据集,并采用级联GBDT模型实现多目标残差误差预测与补偿,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绝对位置精度。实验验证表明,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和原创 2025-08-15 12:38:15 · 37 阅读 · 0 评论 -
64、水下机器人化身与双手机器人咖啡搅拌任务的研究进展
本博文探讨了水下机器人化身与双手机器人咖啡搅拌任务的研究进展。水下机器人化身通过可折叠柔顺机械臂和刚度可调柔性抓手的设计,提高了在复杂水下环境中的操作灵活性和效率,并验证了其稳定跟随操作员运动意图的能力。双手机器人咖啡搅拌任务研究则提出了Mixline方法和等待训练机制,有效解决了长时程任务和双臂协调问题,为复杂任务的学习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这些技术有望在海洋探索、多任务机器人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原创 2025-08-14 11:32:58 · 33 阅读 · 0 评论 -
63、稀疏奖励强化学习与水下机器人化身的研究进展
本文探讨了稀疏奖励强化学习中基于模型的PlanQ框架及其两种实例化形式PlanQ(PDDM)和PlanQ(DDPG),分析了其超参数敏感性及性能优化方向。同时,介绍了水下机器人化身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新型灵巧操作组件(可折叠柔性机械臂和刚度可调柔性夹爪)以及基于人机共享控制的操作方案。实验验证了组件性能,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如更精确的动态模型获取、更自然的交互界面设计及系统集成优化,为海洋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8-13 13:26:00 · 30 阅读 · 0 评论 -
62、稀疏奖励强化学习中基于Q值的规划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Q值的规划算法PlanQ,用于解决稀疏奖励环境下的强化学习问题。PlanQ结合射击方法和基于Q值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Q值集成到平均回报函数中,提高了样本效率和任务成功率。实验表明,PlanQ在多个机器人操作任务中表现优异,尤其在稀疏奖励环境下优于传统算法如PDDM和DDPG+HER。文章还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8-12 14:28:56 · 23 阅读 · 0 评论 -
61、基于介电弹性体驱动器和折纸结构的灵巧机械手机器人设计与建模
本博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驱动器(DEA)和折纸结构的灵巧机械手机器人设计与建模方法。研究通过设计由DEA驱动的指节和整体灵巧手结构,并建立DEA的弯曲曲率、尖端位移和驱动力的分析模型,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不同电场强度和结构参数下的有效性,并探讨了提升驱动力的途径。该研究为柔性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基础。原创 2025-08-11 16:02:49 · 51 阅读 · 0 评论 -
60、核反应堆热电偶组件更换机器人系统与灵巧机械抓手设计
本文介绍了核反应堆热电偶组件更换机器人系统与灵巧机械抓手的设计方案。针对核反应堆中热电偶组件更换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从机器人系统,能够通过灵巧末端执行器和工具更换系统,在狭窄、高辐射环境中完成更换任务,缩短周期并保障人员安全。同时,设计了一种结合介电弹性体驱动器(DEA)和折纸结构的灵巧机械抓手,提升了刚度与承载能力,为未来智能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原创 2025-08-10 14:34:43 · 35 阅读 · 0 评论 -
59、模块化机器人手指与核电站热电偶组件更换机器人系统
本博文介绍了模块化机器人手指与核电站热电偶组件更换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模块化机器人手指具有2个自由度,采用连杆传动结构,具备独立驱动和高精度控制的特点,适用于多指灵巧手的构建。通过运动学建模与实验验证,证明了其末端位置控制的可靠性与抓取能力。同时,针对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仪表系统的热电偶更换需求,设计了专用机器人系统,结合末端执行器与增量主从映射算法,完成了系统构建与实验验证,为核设施的自动化维护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原创 2025-08-09 13:46:31 · 27 阅读 · 0 评论 -
58、探索新型机器人:Ant3DBot与模块化机械手指
本文介绍了两种创新机器人设计——Ant3DBot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和模块化机械手指。Ant3DBot具有多种配置和运动形式,适用于复杂环境中的多样化任务,如救援、工业自动化和太空探索;而模块化机械手指基于连杆驱动机制,具备高灵巧性、可控性和易维护性,为机器人末端操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章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结构设计、运动能力、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原创 2025-08-08 11:55:59 · 25 阅读 · 0 评论 -
57、机器人避障规划与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研究
本文探讨了机器人技术中的两个重要方向:避障规划和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针对可重构电缆驱动并联机器人(RCDPR)的避障任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度期望SARSA算法,通过强化学习方法实现了智能轨迹规划。此外,介绍了一款新型的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Ant3DBot,其独特的机械设计使其具备多种连接形式和出色的避障能力。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和机器人的有效性,并讨论了未来优化方向和潜在应用领域。原创 2025-08-07 10:24:27 · 57 阅读 · 0 评论 -
56、可变形机构与可重构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可变形机构与可重构机器人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可变形机构的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策略,以及可重构机器人在避障规划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基于恒定曲率假设的简化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可变形机构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改进的Soft AC算法,结合期望SARSA和自适应目标值优化强化学习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避障成功率和路径规划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多段变形单元、复杂环境避障和智能算法融合等。原创 2025-08-06 09:13:09 · 28 阅读 · 0 评论 -
55、机器人机构动力学性能分析与多目标优化及可变几何桁架机械臂设计
本博文围绕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多目标优化以及柔性杆驱动的多模式空间可变几何桁架机械臂(VGTM)的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性能指标分析和优化方法,为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VGTM的结构特点、自由度分析和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其在变形机翼、航空航天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尽管面临控制精度、可靠性和建模等方面的挑战,但该技术在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8-05 12:02:08 · 39 阅读 · 0 评论 -
54、双足机器人敏捷奔跑控制与多环机构多目标优化
本博客围绕双足机器人基于3D-SLIP模型的敏捷奔跑控制与双三脚架多环机构(DTMLM)的多目标优化展开研究。在双足机器人控制方面,通过设计任务空间成本函数并构建QP优化框架,实现了稳定、敏捷的奔跑控制,涵盖质心轨迹、足部轨迹、角质心动量和躯干角度等关键要素。在多环机构优化方面,分析了DTMLM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指标,并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了适合空间应用的机构参数。研究为双足机器人控制和多环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8-04 14:20:13 · 21 阅读 · 0 评论 -
53、多智能体路径规划与双足机器人敏捷跑步控制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智能体路径规划和双足机器人敏捷跑步控制的相关技术。在多智能体路径规划中,重点分析了死锁检测机制以及通信学习的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对于双足机器人控制,构建了基于任务空间的控制器框架,结合3D-SLIP模型进行跑步周期调控,并探讨了模型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内容为多智能体系统和机器人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原创 2025-08-03 10:05:30 · 28 阅读 · 0 评论 -
52、欠驱动抓手抓取策略与多智能体路径规划研究
本文围绕欠驱动抓手的柔顺抓取策略和多智能体路径规划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抓取任务,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阻抗控制的逐步校正姿态的抓取策略,有效提升了误差校正能力和抗冲击性能。针对多智能体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通信强化学习方法,并引入死锁检测机制以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与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仓储物流、智能交通及太空探索等领域。原创 2025-08-02 15:18:13 · 29 阅读 · 0 评论 -
51、基于混合阻抗控制的欠驱动抓手抓取空间合作目标的柔顺策略
在空间探索任务中,如何在存在位置偏差的情况下柔顺抓取目标卫星是关键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阻抗控制的欠驱动抓手柔顺抓取策略,通过抓手机构创新与六自由度混合阻抗控制算法相结合,有效降低接触力冲击并提高抓取稳定性。研究引入可变期望力与可变阻抗参数算法,减少抓取过程中的碰撞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该方法为空间机械臂执行修复、在轨加油等任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8-01 14:31:04 · 35 阅读 · 0 评论 -
50、空间机器人的事件触发自适应控制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机器人跟踪控制的事件触发自适应控制方案。该方案结合事件触发机制(ETM)以提高信号传输效率并避免芝诺行为,同时引入时间递减视界(TRH)和二次Lyapunov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系统输出的约束控制。此外,通过自适应补偿技术处理系统非线性,避免了繁琐的导数推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跟踪性能、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稳定性方面的有效性。原创 2025-07-31 11:52:09 · 34 阅读 · 0 评论 -
49、非合作目标运动参数估计与状态滤波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了非合作空间目标的运动参数估计与状态滤波方法。通过分析目标的章动运动特性,建立了运动方程,并分别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质心运动参数估计方法和旋转运动参数估计方法。同时,设计了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器(ESKF)用于姿态滤波和角速度估计,以提高估计精度。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准确估计目标的运动参数和状态信息,为在轨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30 15:18:15 · 17 阅读 · 0 评论 -
48、自闭症幼儿的粗到细人类视觉焦点估计及非合作目标运动参数与状态估计
本文探讨了两个重要研究领域:自闭症幼儿的粗到细人类视觉焦点估计方法,以及非合作目标的运动参数与状态估计方法。前者通过场景显著性、注视显著性和多任务回归模块,实现了对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高精度检测;后者基于动力学建模和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器,为太空非合作目标的捕获提供了有效支持。两者分别在医疗诊断和太空探索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探讨了未来的技术改进与融合方向。原创 2025-07-29 16:19:33 · 19 阅读 · 0 评论 -
47、基于手势分析和视觉焦点估计的自闭症早期筛查方法
本博文介绍了两种针对自闭症幼儿的早期筛查方法:一是基于手势分析的方法,通过手部检测、手势识别与分类,结合YOLOv5和ResNet50实现高达99.42%的分类准确率;二是粗细结合的人类视觉焦点估计方法,通过引入粗细结合回归模块和FOV引导回归模块,提高视觉焦点估计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两种方法均在自收集的数据集上验证了有效性,展现了深度学习在自闭症筛查中的潜力。原创 2025-07-28 09:14:43 · 24 阅读 · 0 评论 -
46、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观察偏好与手势筛查方法
本博客探讨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交观察偏好和手势筛查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ASD儿童在第三人称视角下更倾向于关注社交信息,并积极参与社交认知处理,而特定兴趣物品(CI)有助于他们在第一视角下进行早期社交信息处理。基于手势分析的深度学习模型(如YOLOv5和ResNet50)在ASD、语言障碍(LD)和智力障碍(MR)的早期筛查中表现出高分类准确率。博客还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聚焦第三人称视角下的社交处理功能,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和特殊教育干预促进ASD儿童的社交技能发展。原创 2025-07-27 16:00:05 · 28 阅读 · 0 评论 -
45、自闭症儿童社交信息处理研究:从视角差异看社交关注偏好
本研究探讨了自闭症儿童在不同视角(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下对社交场景的注视模式,揭示了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信息处理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第三人称视角下更关注社交信息,且对特定兴趣对象(CI)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通过眼动实验,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自闭症儿童与典型发展(TD)儿童在首次注视时间、注视时间及兴趣区域关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为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训练和康复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建议采用第三人称视角的社交场景展示,结合其兴趣特点,提升社交训练效果。原创 2025-07-26 10:28:27 · 32 阅读 · 0 评论 -
44、自闭症儿童手写技能治疗的辅助机器人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自闭症儿童手写技能治疗的辅助机器人设计,结合硬件和软件创新,通过互动游戏提升儿童的精细运动技能和时空规划能力。系统利用压力传感器和光学流传感器采集数据,结合虚拟游戏环境,提供手指力量和轨迹训练,帮助儿童改善手部协调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提升参与者手指控制、协调能力及书写准确性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同时具备良好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未来该系统有望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辅助治疗师并实时收集训练数据以优化治疗方案。原创 2025-07-25 13:33:25 · 32 阅读 · 0 评论 -
43、机器人辅助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干预的最新进展
本文综述了机器人辅助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干预的最新进展,探讨了机器人在模仿、共同注意力、情绪识别与表达、轮流与合作、主动沟通等技能领域的应用及其效果。同时分析了当前机器人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大数据与治疗结合、便携式机器人开发、半自主机器人发展以及定制化亲民机器人。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为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提升其社交能力并更好地融入社会。原创 2025-07-24 16:14:44 · 56 阅读 · 0 评论 -
42、自闭症儿童联合注意缺陷与机器人辅助社交技能干预研究
本博客主要探讨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联合注意方面的眼动特征及其缺陷,并分析机器人辅助社交技能干预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典型发展儿童(TD)和ASD儿童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及注意转换差异,揭示ASD儿童在社交互动中的认知特点。同时,介绍多种用于ASD儿童诊断与干预的机器人,如KASPER、NAO、KIBO、Rero及基于北斗的康复机器人,并分析其在模仿学习、指令遵循、物体命名、注意力集中和颜色匹配等干预场景中的应用。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个性化干预方案、多机器人协同干预、与其他技术融合以及长期效果原创 2025-07-23 12:42:08 · 41 阅读 · 0 评论 -
41、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联合注意研究:多维度探索与发现
本博客围绕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联合注意(JA)问题,从技术与行为研究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通过构建多任务面部地标检测网络,结合头部状态分类模块,有效提升了ASD儿童JA任务筛查的准确率,并建立了基于儿童的面部地标数据集(CFLD)。其次,眼动实验研究揭示了ASD儿童联合注意的潜在机制,发现其联合注意具有基于意图信息的特点。研究总结了当前成果与不足,并对未来的技术优化、多视角研究及干预方法开发进行了展望,为ASD儿童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07-22 16:04:20 · 19 阅读 · 0 评论 -
40、用于早期自闭症谱系障碍筛查的多任务面部特征点检测网络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早期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筛查的多任务面部特征点检测网络(MFLDN),旨在解决现有注视估计模型在儿童面部特征点检测中不准确的问题。该网络结合了面部特征点检测和头部状态分类两个任务,通过构建儿童面部特征点数据集(CFLD),优化模型训练和参数设置,提高了联合注意(JA)筛查范式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MFLDN在早期自闭症筛查中表现优异,为自闭症的自动化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21 13:37:27 · 24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