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图 - 肌电图的运动意图识别研究
1. 信号预处理
信号预处理包含对脑电图(EEG)和肌电图(EMG)信号的常规滤波和特殊处理方法。
- EEG 信号预处理 :包括中值滤波、7 - 30 Hz 带通滤波和信号空间投影。
- EMG 信号预处理 :有中值滤波、10 - 45 Hz 带通滤波、整流和 6 Hz 低通滤波。
- 数据归一化 :由于神经网络模型对输入值范围敏感,数据在输入神经网络前需进行归一化。
1.1 信号滤波
对采集到的 EEG 和 EMG 数据进行中值滤波和带通滤波。有意义的 EEG 和 EMG 信号分别集中在 7 - 30 Hz 和 10 - 45 Hz,带通滤波器可去除大部分非目标频段干扰。采用窗函数法生成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实现带通滤波,其输出信号是输入信号与系数向量的卷积。使用 sinc 函数和汉明窗分别为 EEG 和 EMG 设计带通滤波器,滤波器核宽度为 200 点,采样时间为 0.2 s,在线运行时滤波器延迟为 0.1 s,能满足一般实时要求。
1.2 EEG 信号空间投影降噪
将每个受试者卧位时的 EEG 信号作为噪声信号,对其他 EEG 样本进行信号空间投影(SSP)降噪。SSP 是一种消除外部干扰的数字方法,常用于 EEG 信号预处理,无需额外参考传感器记录干扰场。假设测量值 m(t) 由信号 ms(t) 和噪声 mn(t) 组成,即 m(t) = ms(t) + mn(t),若 mn(t) 可由少数正交基构成,定义投影算子 (P_{\per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