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PCB走线布线艺术

设计双层 PCB 可以平衡功能、成本和性能。最大的挑战之一是通过有效的跟踪路由来管理电磁干扰 (EMI)。在本综合指南中,我们将探讨双层 PCB 走线布线的艺术,重点关注最大限度地减少 EMI 的策略。

为什么走线布线在双层PCB上很重要

双层 PCB 因其简单性和功能性的平衡而被广泛使用。它们只有两层铜层,比多层板更实惠,同时仍支持中等复杂的电路。然而,走线和接地空间有限,使得 EMI 成为一个重大问题。走线布线不良会导致信号串扰、噪声和干扰,从而降低性能,甚至导致系统故障。

有效的走线路由可确保信号传输时中断最小,保持信号完整性并降低 EMI。通过仔细规划走线路径、控制阻抗并利用坚固的接地层,您可以创建即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可靠运行的稳健设计。

双层PCB布局,带走线布线和接地层,可降低EMI

了解 EMI 及其对双层 PCB 的影响

电磁干扰 (EMI) 是破坏电子电路正常运行的不需要的电噪声。它可以来自无线电波等外部来源或高速开关信号等内部来源。在屏蔽和接地空间有限的双层PCB上,EMI很容易在走线之间耦合,导致信号失真或数据错误。

PCB 设计中常见的 EMI 来源包括:

  • 具有快速上升时间的高速数字信号(例如,工作频率为 100 MHz 或更高的时钟信号)。

  • 开关稳压器的电源噪声。

  • 接地不当会产生接地环路。

最大限度地减少 EMI 首先要了解走线如何充当天线、辐射或拾取噪声。降低 PCB EMI 的目标是通过仔细的设计实践来控制这些电磁场,我们接下来将对此进行探讨。

双层PCB走线布线的关键原则

在双层PCB上布线需要一种战略方法来平衡信号完整性和EMI控制。以下是要遵循的核心原则:

1. 保持痕迹简短直接

长走线充当天线,增加了发射或接收 EMI 的可能性。旨在保持信号路径尽可能短,尤其是对于高速信号。例如,携带 50 MHz 信号的走线理想情况下应小于 1 英寸,以尽量减少辐射。直接在组件之间路由跟踪,而不是走不必要的弯路。

2. 分离高速和敏感迹线

高速信号(例如来自微控制器或振荡器的信号)可能会干扰敏感的模拟信号。如果可能,将这些迹线放在相对的层上,或保持至少 3 倍迹线宽度的间隔。例如,如果您的走线宽度为 10 密耳,请保持 30 密耳的间隙以减少串扰。

3.避免直角弯曲

走线中的 90 度急剧弯曲会导致信号反射,并由于阻抗不连续性而增加 EMI 辐射。相反,在更改跟踪方向时,请使用 45 度角或平滑曲线。这种微小的调整可以显着提高信号完整性。

90 度弯曲与 45 度弯曲的 PCB 走线布线比较,以降低 EMI

控制PCB走线阻抗以降低EMI

PCB 走线阻抗是管理信号完整性和降低 EMI 的关键因素。阻抗是走线对交流电的反作用,不匹配会导致信号反射,从而导致噪声和干扰。

在双层PCB上,由于参考平面的层数有限,控制阻抗具有挑战性。但是,您仍然可以使用这些技术获得合理的结果:

1. 计算目标阻抗的走线宽度

走线阻抗取决于其宽度、厚度和 PCB 材料的介电常数(通常为 FR-4,介电常数约为 4.2)。对于射频和高速数字设计中常用的 50 欧姆阻抗,对于 1.6 毫米厚的标准电路板,走线宽度通常约为 10-15 密耳。使用在线阻抗计算器或模拟工具根据您的特定叠层微调这些值。

2. 保持一致的迹线间距

对于差分对或高速信号,走线与其参考平面(通常是接地层)之间的一致间距至关重要。间距的变化会导致阻抗失配,从而增加 EMI。目标是全面均匀的痕迹到地面分离。

3. 使用微带配置

在双层设计中,顶层的走线可以被视为微带,底层用作接地层。这种配置通过为走线正下方的信号提供返回路径来帮助控制阻抗并降低 EMI。例如,接地层上的微带走线可以在适当的宽度和间距下实现受控的 50 欧姆阻抗。

PCB 接地层在降低 EMI 中的作用

精心设计的 PCB 接地层降低 PCB EMI 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它充当信号的低阻抗返回路径,减少接地环路并包含电磁场。以下是优化双层 PCB 上的接地平面的方法:

1. 将一层专用于地面

在双层设计中,尽可能将底层完全专用于实心接地层。这为顶层信号提供了一致的参考,并通过提供直接返回路径来最大限度地减少 EMI。除非绝对必要,否则避免用走线破坏接地层。

2. 战略性地连接接地过孔

使用过孔将顶层的接地点连接到底部接地平面。将这些过孔放置在靠近元件的位置,尤其是高速IC或去耦电容器附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返回路径电感。例如,将过孔放置在电容器引脚 0.1 英寸范围内可以显着降低噪声。

3. 避免接地层分裂

拆分接地层以布线走线可能会在返回路径中产生不连续性,从而导致 EMI 问题。如果必须在接地层上布线,请尽量减少拆分,并确保它们不会穿过关键信号路径。坚固、不间断的接地层是保持低噪音水平的理想选择。

降低双层 PCB EMI 的先进技术

除了基本的布线和接地之外,一些先进的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增强 PCB 的 EMI 降低。这些技术对于高速或混合信号设计特别有用。

1. 有效使用去耦电容器

去耦电容器可稳定电源线并降低导致EMI的噪声。将一个 0.1 μF 电容器放置在靠近 IC 的每个电源引脚的位置,最好在 0.1 英寸以内,以滤除高频噪声。对于较低频率,在电路板的电源入口点附近添加一个更大的电容器,例如 10 μF。

2. 实施防护跟踪

对于敏感信号,请考虑添加保护走线——与信号走线平行运行的接地走线。它们充当屏蔽层,减少串扰和 EMI。使用过孔定期(例如,每 0.5 英寸)将防护走线连接到接地层,以保持其有效性。

3. 仔细布线电源线

如果布线不当,电源走线可能是 EMI 的重要来源。保持电源走线宽(例如,电流高达 1A 时为 20-30 密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阻和电感。将它们从敏感信号走线上布线,并将它们放置在接地层上以减少噪声耦合。

双层PCB走线布线中要避免的常见错误

即使有最好的意图,某些错误也会破坏您在双层 PCB 走线布线方面的努力。以下是需要注意的陷阱:

  • 过度拥挤的痕迹:试图在小区域内安装过多的走线会导致间距不足,从而增加串扰和 EMI。尽早规划布局以分配足够的空间。

  • 忽略返回路径:未能为信号提供低阻抗返回路径可能会导致EMI。始终确保信号附近有接地连接。

  • 忽略组件放置:元件放置不当可能会迫使走线路径变长或复杂。逻辑地放置元件,以尽量减少走线长度和交叉。

用于优化走线布线的工具和资源

设计具有最小 EMI 的双层 PCB 不一定是手动过程。有几种工具可以帮助实现最佳的走线布线和阻抗控制:

  • PCB设计软件:使用具有内置仿真功能的高级软件在制造前对 EMI 和阻抗进行建模。

  • 阻抗计算器:在线工具可以帮助确定所需阻抗的正确走线宽度和间距,例如高速信号的 50 欧姆。

  • EMI 仿真工具:这些工具分析设计中潜在的 EMI 问题,使您能够在制造前进行调整。

PCB设计软件显示走线布线和阻抗控制,以降低EMI

掌握双层 PCB 走线布线的艺术对于创建可靠、高性能且 EMI 最小的电路至关重要。通过专注于短走线和直接走线、控制 PCB 走线阻抗、利用坚固的 PCB 接地层以及在 PCB 技术上应用先进的 EMI 降低,您可以显着改进您的设计。这些策略不仅增强了信号完整性,还确保符合电磁兼容性 (EMC) 标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