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孤鲸134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3、信任动态:数据驱动的模拟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动态声誉和信任的框架,用于预测网络成员的未来行为,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该框架结合历史数据、在线行为和模拟的未来场景,提供更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适用于半分布式网络环境,如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有效应对勾结攻击等安全威胁。原创 2025-07-31 03:12:55 · 32 阅读 · 0 评论 -
42、品味、信任与动态信任管理框架解析
本文探讨了品味与信任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介绍了一种动态数据驱动的信任管理框架。文章分析了传统信任管理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能够综合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信任值的新框架。通过实验验证,该框架在预测不良行为和提升决策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具有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潜力。原创 2025-07-30 09:13:59 · 26 阅读 · 0 评论 -
41、数字记录可信度评估与品味和信任的交织探讨
本文探讨了数字记录可信度评估与品味和信任之间的关系。在数字记录管理方面,基于D-S证据理论构建了可信度评估模型,并分析了其模块构成与挑战;同时,深入研究了品味与信任的差异与联系、信任的传递性与范围,以及其在不同偏好群体中的应用。文章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信任与品味在金融、医疗、社交和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在技术与社会层面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9 15:42:04 · 41 阅读 · 0 评论 -
40、基于D-S理论的数字记录可信度评估
本文介绍了基于D-S理论的数字记录可信度评估方法。D-S理论作为一种处理多源证据和不确定性的有效工具,通过知识建模、证据组合和可信度评估三个模块,能够系统地评估数字记录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可信度。文章详细阐述了D-S理论的基础概念、评估模型的构建过程,并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其应用方法。此外,还分析了该方法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未来展望,为数字记录可信度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28 14:26:22 · 50 阅读 · 0 评论 -
39、云计算中数据保护、隐私法规影响与数字记录可信度评估
本文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保护与隐私法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价值评估数字记录可信度的模型。内容涵盖云服务合作中的数据保护、保密性、知识产权、外包服务与控制权变更等关键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基于Dempster-Shafer(D - S)理论的可信度评估方法。此外,还分析了该模型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提升数字记录的可信度评估水平,推动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原创 2025-07-27 09:48:59 · 38 阅读 · 0 评论 -
38、无线自组网信任管理与云计算数据保护隐私法规解析
本文探讨了无线自组网中的新型信任管理框架及其优势,并深入分析了云计算在数据保护与隐私方面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欧盟《数据保护指令》的相关要求。同时,提出了云服务提供商应对欧盟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参考。原创 2025-07-26 15:02:36 · 31 阅读 · 0 评论 -
37、用于检测恶意和自私行为的信任管理框架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检测恶意和自私行为的新型信任管理框架(TMF)。该框架结合灰色理论和模糊集方法,综合考虑多个通信参数(如数据包丢失率、信号强度、数据速率、延迟和吞吐量),以提高信任评估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框架能够有效识别各种攻击策略,包括选择性不当行为、开-关攻击和诋毁攻击。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框架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检测能力,为无线自组织网络和物联网的安全通信提供了可靠保障。原创 2025-07-25 14:40:41 · 24 阅读 · 0 评论 -
36、容迟网络中基于信任阈值的路由及无线自组网信任管理框架研究
本博文研究了容迟网络中基于信任阈值的路由算法(TTBR)以及无线自组网中基于模糊集和灰色理论的信任管理框架(TMF)。TTBR通过合理设置信任阈值和权重,在消息传递比率、延迟和开销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TMF则结合模糊集和灰色理论,能够有效识别异常信任行为和攻击者策略。博文还探讨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优化策略,为未来无线网络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7-24 16:43:38 · 27 阅读 · 0 评论 -
35、移动社交网络与容迟网络中的信任推断及路由策略
本文探讨了移动社交网络中基于接近度的信任推断方法,以及容迟网络中的信任阈值路由策略。信任推断利用不同群体的信任特性,推断节点的可信度,适用于真实社交场景。在容迟网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阈值的路由协议(TTBR),通过综合社会信任和服务质量(QoS)信任,提高消息传递率并优化消息延迟和开销。文章还分析了该方法的优势,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数据集创建、模糊逻辑应用、其他方法的适应性研究及实际部署等。原创 2025-07-23 14:51:01 · 40 阅读 · 0 评论 -
34、基于接近性的移动社交网络信任推断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接近性的移动社交网络信任推断方法,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物理和虚拟接近性数据来初始化和推断信任关系。文中定义了接近性数据类型及其系数,并利用标准分数公式将接近性数据转换为信任值,通过聚合不同类型的信任值进行语义信任推断。实验评估基于现实挖掘数据集,验证了推断的信任值与真实社会关系(如友谊)具有较高相关性,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捕捉社交关系的强度。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方法和扩展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22 12:14:29 · 51 阅读 · 0 评论 -
33、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电子消费者保护与移动社交网络信任推断
本文探讨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电子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挑战,包括监管不足、利益相关者协调不够以及消费者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推动国际和国内合作以及结合监管与自我监管措施的解决方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任推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接近度的信任初始化方法,并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国际合作、多元参与、结合更多信任因素以及加强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原创 2025-07-21 13:21:18 · 18 阅读 · 0 评论 -
32、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电子消费者保护中的安全与隐私问题
本文探讨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电子商务中面临的安全与隐私等消费者保护问题,分析了当前监管和非监管框架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原创 2025-07-20 09:23:21 · 34 阅读 · 0 评论 -
30、保护隐私的维基用户声誉系统
本文探讨了一个保护隐私的维基用户声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解决维基用户声誉披露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用户对隐私的感知,提出了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要求的声誉系统,结合隐私保护措施和准确的声誉计算算法,平衡用户隐私与可信度评估。原创 2025-07-18 09:52:54 · 24 阅读 · 0 评论 -
29、Prob - Cog:用于信任评估的自适应过滤模型
本博客介绍了Prob-Cog模型,一种用于信任评估的自适应过滤模型。该模型结合信任的认知和概率观点,根据消费者意愿和偏好动态调整权重,并通过多层过滤机制有效区分诚实与不诚实参与者。博客详细探讨了模型的阈值评估机制,并与FIRE模型和个性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Prob-Cog模型在冷启动、洪水攻击、行为多变提供者以及多数不诚实参与者等复杂场景下表现稳定且准确率更高。博客最后展望了Prob-Cog模型在提供者分类机制方面的未来应用潜力。原创 2025-07-17 11:24:09 · 22 阅读 · 0 评论 -
28、Prob-Cog:用于信任评估的自适应过滤模型
Prob-Cog是一种用于电子商务中信任评估的自适应过滤模型,通过结合认知和概率观点的信任,采用两层过滤方法评估建议者的可信度。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诚实的建议者,并在面对恶意攻击时过滤不公平的建议,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性能表现。原创 2025-07-16 12:29:55 · 27 阅读 · 0 评论 -
27、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信任与生存能力权衡研究
本文研究了基于博弈论方法的系统信任与生存能力之间的权衡关系。通过建立信任计算模型、定义失效条件和性能指标,并利用随机 Petri 网构建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信任阈值和初始信任分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选择信任阈值可以在提升组信任的同时保持系统生存能力,且初始信任分布较低的节点群体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表现出更好的整体性能。通过数值实验和流程模型,确定了不同初始信任分布下的最优信任阈值,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15 15:40:41 · 26 阅读 · 0 评论 -
26、基于博弈论方法的信任与生存能力权衡研究
本文基于博弈论方法和社会科学中的期望理论,研究了无线战术网络中群体信任与系统生存能力之间的权衡。通过引入复合信任度量,涵盖通信、信息、社会和认知网络等多个方面,结合可信指挥官节点的协调机制和惩罚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任管理协议。利用随机Petri网(SPN)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信任阈值、节点理性程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在满足系统生存能力的同时最大化群体信任的最优策略。研究结果为资源受限场景下的信任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14 16:34:35 · 22 阅读 · 0 评论 -
25、轻量级证书撤销方案 CREV 的性能与优势
本文介绍了基于主体托管的轻量级证书撤销方案 CREV,包括 CREV-I 和 CREV-II 的性能优势和安全性分析。通过与 CRL、OCSP 和 CRS 等传统方案的对比,展示了 CREV 在计算开销、存储需求、验证者成本和及时性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还探讨了 CREV 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7-13 14:55:14 · 27 阅读 · 0 评论 -
24、可信主体托管证书撤销方案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一种新的证书撤销方案——可信主体托管撤销方案(CREV),包括 CREV-I 和 CREV-II 两种实现形式。文章分析了传统证书撤销方案(如 CRL 和 OCSP)的局限性,并介绍了 CREV 方案如何通过将主体作为个人存储库来提升证书撤销管理的安全性和性能。CREV 方案在减轻 CA 负担、保护验证者隐私、提升撤销及时性和验证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结合安全要求和性能目标,文章详细比较了 CREV 与其他现有方案的异同,并通过实际流程示例展示了其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12 15:29:07 · 23 阅读 · 0 评论 -
23、网络信任的生理测量与证书撤销新方案
本博文探讨了网络信任的生理测量方法与公钥基础设施中的证书撤销新方案。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用户的信任行为可以通过眼动和心率等生理数据客观衡量,初始信任程度显著影响用户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同时,提出了新的证书撤销方案CREV-I和CREV-II,解决了传统机制在带宽和及时性方面的不足。研究还分析了两者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强调其对网络安全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在电子商务、移动应用和在线金融服务等场景中的应用价值。此外,博文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在样本扩展、方案优化和跨领域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11 13:51:11 · 26 阅读 · 0 评论 -
22、游戏网络与用户隐私: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游戏网络提供商在用户数据保护方面的合规性问题,包括PSN、XBL、WIS和Wii等平台在Cookie使用、联系地址披露和信息请求响应等方面的表现。分析显示,这些平台普遍存在隐私政策不透明、用户同意机制不规范以及数据转发行为缺乏明确告知等问题。文章进一步讨论了游戏网络与社交网络互联带来的隐私威胁,并提出改善用户隐私保护的可行建议,如优化数据转发模式、分离服务模块和改进隐私政策透明度。研究呼吁游戏行业加强数据保护合规,以保障用户隐私安全。原创 2025-07-10 11:17:08 · 45 阅读 · 0 评论 -
21、游戏网络提供商的数据保护合规性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了PSN、XBL和WIS三家游戏网络提供商的数据保护隐私政策,探讨了它们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合规性,揭示了社交网络与游戏网络连接带来的隐私威胁。文章还评估了各提供商在数据获取、转发、自动化处理等方面的表现,并提出了针对玩家和提供商的数据保护建议。原创 2025-07-09 16:09:25 · 44 阅读 · 0 评论 -
20、移动应用与游戏网络的隐私保护研究
本文探讨了移动应用和游戏网络中的隐私保护问题。针对移动应用,介绍了Longitude协议这一隐私保护位置共享方案,分析了其在加密性能、能耗、通信开销和安全方面的表现。对于游戏网络,评估了主要提供商的数据保护合规性,并提出了改善隐私保护的措施,包括增强透明度、加强用户控制、法律监管和技术手段。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数字环境。原创 2025-07-08 15:07:08 · 26 阅读 · 0 评论 -
19、Longitude:移动应用的隐私保护位置共享协议
本文介绍了一种名为 Longitude 的隐私保护位置共享协议,该协议通过精度掩码、基于时间的策略和好友访问撤销机制,为用户提供灵活的隐私控制。协议采用基于双线性配对的代理重新加密方案,确保位置数据在加密传输和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将计算密集型操作转移到服务器端以及采用离线/在线加密优化策略,有效降低了移动设备的性能开销和能耗。文章详细阐述了 Longitude 的架构、密码学方案、安全性分析、实现细节和性能优化,并通过与其他方案的对比展示了其优势。最后,讨论了该协议在社交应用、物流配送和智能交通等原创 2025-07-07 13:00:45 · 25 阅读 · 0 评论 -
18、云端数据隐私与位置共享协议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云端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的局限性与优势,并介绍了一种新颖的位置共享隐私协议——Longitude协议。该协议通过盲传播用户位置数据、简单的密钥管理、轻量级加密和恒定的通信开销,让用户能够灵活控制位置隐私。文章详细分析了协议的系统模型、安全模型、流程设计、位置加密机制及精度掩码的优势,同时对其性能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6 12:52:37 · 28 阅读 · 0 评论 -
17、云环境下增强数据隐私保护方案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云环境下增强数据隐私保护的方案,结合了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和访问树等密码学技术,实现灵活的访问控制和高效的数据加密与解密。方案支持隐私数据的测试和授权提取,并通过性能分析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高效性。原创 2025-07-05 11:29:20 · 27 阅读 · 0 评论 -
16、云端数据隐私增强方案解析
本文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下数据隐私保护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加密和盲签名技术的隐私增强方案。该方案解决了数据加密存储、细粒度访问控制、用户查询隐私保护等问题,同时支持第三方授权验证。文章还分析了方案的性能、局限性及安全性,为云端数据隐私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原创 2025-07-04 10:01:28 · 23 阅读 · 0 评论 -
15、从声誉模型和系统到声誉本体论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种声誉本体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服务声誉本体、电子市场和面向服务架构的声誉本体以及通用声誉本体(Reputation Object Ontology)。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本体在声誉表示、计算机制、动态时间效应和上下文支持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它们的优势与不足。重点介绍了声誉对象本体的设计理念及其在声誉信息交换中的应用流程,并展望了声誉本体在未来开放领域如智能合约和物联网中的发展潜力。文章为读者提供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选择合适声誉本体的参考指南。原创 2025-07-03 16:09:35 · 26 阅读 · 0 评论 -
14、从声誉模型和系统到声誉本体论
本文探讨了声誉在不同领域中的模型和系统,并进一步分析了构建声誉本体论的重要性。文章首先介绍了声誉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多个学科中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声誉系统中存在的术语混乱和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随后,文章阐述了本体论在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声誉本体论开发的指导问题。接着,文章分类讨论了多智能体系统、Web服务和在线市场中的声誉本体论,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局限性。最后,文章总结了现有声誉本体论的共性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推动声誉本体论的标准化和动态化发展,为跨领域信任的建立提供支持。原创 2025-07-02 12:34:53 · 25 阅读 · 0 评论 -
13、协同过滤中聚类推荐器的评估与分析
本博文主要探讨了在协同过滤推荐系统中使用聚类算法对推荐效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k-Means和亲和传播(AP)等聚类方法在预测准确性、分类准确性和覆盖率方面的表现,并与k-NN等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聚类能够显著提高预测和分类准确性,但会带来覆盖率的下降。此外,使用显式信任信息的AP聚类在预测质量上表现优异,为推荐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7-01 15:04:34 · 42 阅读 · 0 评论 -
12、利用显式信任信息在协同过滤中对推荐器进行聚类
本文探讨了在推荐系统中结合聚类算法与显式信任信息的潜力。通过比较k-均值和亲和传播(AP)两种聚类方法,研究发现引入社交网络中的显式信任信息(如通过Jaccard相似度计算)可以显著提高推荐的准确性。文章还展示了AP算法相较于k-均值的优势,特别是在不需要预先指定集群数量和使用真实数据点作为质心方面。实验基于真实数据集Epinions.com,验证了结合信任信息的聚类方法在缓解信息过载和改善推荐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原创 2025-06-30 13:55:32 · 45 阅读 · 0 评论 -
11、虚拟社区中信任节点的识别与聚类
本文探讨了虚拟社区中信任节点的识别与聚类方法,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不对称增长权重函数(WFasymGrowth)和层次化聚类算法的解决方案。通过合成数据集和MovieLens数据集的实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同社区结构、噪声环境和声誉预测任务中的有效性。研究还分析了TTL和TCL参数对聚类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节点稳定性维护、复杂噪声处理、多维度数据融合以及实时聚类算法的开发。原创 2025-06-29 16:06:01 · 49 阅读 · 0 评论 -
10、虚拟社区中信任节点的识别
本文探讨了虚拟社区中信任节点的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聚类(Correlation Clustering, CC)的算法。通过将社区建模为图,利用成员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信任关系,设计了考虑信任链长度、聚类强度和稳定性的聚类标准。算法通过数据预处理、构建相关聚类图、初始化及合并聚类等步骤,有效识别社区中的信任节点。实验评估表明,该方法在不同规模和异质性程度的社区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算法优化、动态更新、多维度分析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拓展。原创 2025-06-28 09:20:36 · 22 阅读 · 0 评论 -
9、可互操作信任管理的信任模型组合
本博文探讨了可互操作信任管理中的信任模型组合方法。首先介绍了分布式信任模型TMD,包括其角色集、指标集、关系集和操作集。随后重点分析了信任模型的组合机制,通过角色映射规则和调解算法实现跨异构系统的信任评估。博文详细阐述了角色映射、关系调解和操作调解的具体实现,并提供了相应的算法流程和示例。最后,总结了信任模型组合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包括基于XML的信任模型描述语言TMDL的实现以及模拟器和语义本体的应用。原创 2025-06-27 09:54:29 · 24 阅读 · 0 评论 -
8、实现可互操作信任管理的信任模型组合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任管理已成为开放分布式数字环境中的核心范式。然而,由于现有信任管理系统的异构性,信任知识在不同系统间的共享和利用面临挑战。本文探讨了通过定义信任元模型来实现异构信任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性的方法。信任元模型包括信任角色、关系、度量和操作四个核心元素,通过形式化描述和映射规则,可以实现信任模型的组合与互操作。文章还介绍了信任中介的概念,用于实现不同信任模型之间的映射和转换。最后,文章展望了信任模型互操作性的应用价值和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跨平台信任共享、复杂系统集成以及动态映射规则、安全隐私保护和原创 2025-06-26 12:34:14 · 32 阅读 · 0 评论 -
7、代理信任模型的验证与检验
本文对代理信任模型进行了深入的验证与检验,重点比较了独立信任模型和相对信任模型在预测人类信任行为方面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相对信任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优于独立信任模型。同时,基于实验观察,使用 Temporal Trace Language(TTL)对信任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了形式化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信任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人类的信任行为,并在多智能体系统、电子商务和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6-25 12:10:22 · 21 阅读 · 0 评论 -
6、信任代理模型的验证与验证:独立信任与相对信任的比较
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系统中两种计算信任模型的表现,重点比较了独立信任模型和相对信任模型在描述人类信任行为方面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和参数调整,验证了模型对人类信任决策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相对信任模型在捕捉信任动态变化方面更具优势,特别是在考虑受托人之间竞争关系的场景下。文章还讨论了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模型拓展、参数优化及实际应用验证。原创 2025-06-24 10:15:29 · 25 阅读 · 0 评论 -
5、声誉流量变化检测与响应策略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声誉流量变化的检测与响应策略,探讨了基于声誉的信任管理在动态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多种时期变化策略,包括负载均衡策略、振荡检测策略和保守振荡检测策略,并通过不同场景的模拟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构建更加灵活和可靠的声誉信任管理系统提供了参考。原创 2025-06-23 16:15:14 · 20 阅读 · 0 评论 -
4、声誉流变化的检测与响应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声誉时期的新模型,用于在基于声誉的信任管理系统中检测和响应服务行为的不一致性。该模型通过划分声誉时期来识别行为模式的变化,从而灵活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信任决策需求。文章对比了现有声誉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稳定、快速变化和高风险业务场景的时期检测政策,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时间折扣的局限性,能够在保留历史信息的同时,快速响应行为变化,为开放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信任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原创 2025-06-22 10:28:17 · 18 阅读 · 0 评论 -
3、信任的演变与多维度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信任的演变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包括人际互动、工作场所、公共系统、社会文化和计算机媒介通信等多个领域。文章探讨了信任的多维度内涵,分析了信任与访问控制、在线安全、社会智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通过对信任信号、信任模型和信任管理机制的深入讨论,为理解信任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21 14:13:04 · 30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