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孤鲸134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7、可穿戴触觉系统在康复、运动训练及导航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两种基于触觉反馈的可穿戴系统——RehApp和NonVisNavi,分别应用于康复与体育训练以及行人导航场景。RehApp通过无线蓝牙网络实现教练与学员之间的实时触觉指令传递,支持角色动态切换和低延迟反馈;NonVisNavi则利用手机振动提供非视觉导航提示,提升步行安全性并适应视觉障碍用户需求。两者均展现了触觉技术在减少环境干扰、降低认知负担和增强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未来可通过优化延迟、扩展通信方式及融合商用设备进一步推动应用发展。原创 2025-11-01 01:54:22 · 18 阅读 · 0 评论 -
26、触觉反馈技术的创新进展:透明、伪触觉与柔性显示的融合
本文介绍了三种创新的触觉反馈技术:透明触觉反馈界面通过集成透明执行器与压力传感器提升触摸屏交互体验;基于抓握运动的伪触觉反馈利用手持设备上的视觉形变诱导柔软度错觉,缓解感官冲突;柔性视觉-触觉显示技术则结合柔性显示器、EAP执行器和压力传感器,实现可贴合任意表面的多模态反馈。这些技术为虚拟现实、智能设备等未来人机交互场景提供了新的可能。原创 2025-10-31 09:00:56 · 24 阅读 · 0 评论 -
25、创新交互设备与牙科模拟训练技术探索
本文探讨了两款创新技术产品:Kooboh手持触觉错觉盒和用于牙齿修复与超声洁治的牙科模拟器。Kooboh通过振动触觉驱动和弹簧摩擦模型,在刚性外壳上实现柔顺感的触觉错觉,突破传统有形用户界面的局限,适用于移动交互场景。牙科模拟器则采用体素基碰撞检测、粒子喷雾效果和粘附衰减模型,提供高真实感的触觉反馈训练环境,涵盖多种牙科操作步骤,并支持技能评估。文章详细分析了二者的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及用户体验,并展望了其在虚拟现实融合、功能拓展和跨领域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展示了先进交互技术在人机交互与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原创 2025-10-30 12:01:24 · 19 阅读 · 0 评论 -
24、新型触觉执行器与可压缩性触觉界面研究
本文介绍了两种基于磁流变液(MR 流体)的新型触觉技术:一种是用于传递运动觉信息的微型执行器,另一种是可高保真再现材料可压缩性与纹理特性的非晶触觉界面。前者通过磁场控制MR流体粘性实现小尺寸、低功耗的力反馈,适用于便携式设备;后者利用流体在电磁阀调控下的流动模拟复杂材料行为,支持多样化的交互模式。文章对比了两种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场景,并探讨了其在虚拟现实、游戏、康复等领域的综合应用潜力。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小型化、性能提升、形状再现增强以及跨学科融合,推动触觉技术向更真实、更智能的交互体验迈进。原创 2025-10-29 09:21:16 · 13 阅读 · 0 评论 -
23、触觉感知研究新进展:传感器、可视化与执行器技术探索
本文综述了触觉感知研究的最新进展,涵盖手指安装式皮肤振动传感器、基于拟声词的触觉材料关系可视化方法,以及基于磁流变液的微型动觉执行器。研究表明,皮肤振动与粗糙度及个体特征相关,拟声词可有效分类和可视化触觉感受,而新型动觉执行器能显著增强触觉体验的真实感。文章还总结了各项技术的关键成果,提出了未来在皮肤振动机制、跨语言应用及执行器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并探讨了其在虚拟现实、产品设计和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原创 2025-10-28 12:43:26 · 26 阅读 · 0 评论 -
22、主动粗糙度感知中的接触力与手指皮肤振动传感器研究
本文研究了主动粗糙度感知中的接触力特征及手指皮肤振动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人类在感知粗糙刺激时施加的力更小且变化更稳定,可能与舒适度和感知非线性有关。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加速度计的手指皮肤振动传感器,可有效分离皮肤振动与手指运动,用于监测主动触摸过程中的触觉信息。该传感器在虚拟现实、康复治疗和工业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将聚焦于扫描速度影响、感知性能与触摸行为关系及传感器优化。原创 2025-10-27 13:33:50 · 24 阅读 · 0 评论 -
21、基于触觉交互的游客引导与粗糙度感知接触力研究
本文探讨了基于振动反馈的游客引导技术及其在Lund Time Machine应用中的实现,重点研究了不同振动模式对距离感知的直观性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距离编码映射规则。同时,通过实验分析了人类在粗糙度感知过程中接触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触觉感知与探索运动之间的双向关系。研究结果为触觉设备开发、产品设计和技能训练等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并展望了未来在神经科学与智能系统中的应用方向。原创 2025-10-26 10:07:55 · 16 阅读 · 0 评论 -
20、触觉交互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探索
本文综述了触觉交互领域的三项关键研究进展:首先探讨了惯性和刚度对阻尼JND的掩蔽效应,揭示了环境构成对触觉感知的影响;其次提出基于交互功率流的单自由度混合触觉接口控制方法,结合扭矩测量与检测实现执行器最优分配;最后介绍了隆德时间机器中利用振动反馈进行游客引导的应用设计,验证了触觉在移动导航中的可用性与非干扰性。文章总结了各研究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并展望了未来在机制探索、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方面的方向。原创 2025-10-25 09:38:15 · 12 阅读 · 0 评论 -
19、新型触觉交互技术与阻尼感知掩蔽效应研究
本文介绍了两种与触觉相关的前沿研究:一是为行人设计的新型触觉交互技术——方向查询,通过加速度计和振动反馈实现视觉无关的导航,并在实验中展现出比传统触觉图标更高的精确性和用户体验;二是关于阻尼感知掩蔽效应的心理物理研究,揭示了刚度和惯性等干扰因素对阻尼辨别能力的影响,发现随着掩蔽刺激增强,阻尼的JND显著上升。两项研究分别为移动设备导航、触觉人机界面及远程呈现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原创 2025-10-24 09:11:58 · 11 阅读 · 0 评论 -
18、移动设备触觉技术的创新突破:从执行器到导航交互
本文介绍了移动设备触觉技术的两项创新突破:冲击共振执行器(IRA)和定向查询技术。IRA通过独特的机械设计实现宽频、快速响应、低功耗的丰富触觉反馈,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定向查询技术则为非视觉行人导航提供用户主动、低认知负担的解决方案,适用于盲人及普通用户。两者分别在触觉交互与导航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23 11:38:36 · 10 阅读 · 0 评论 -
17、触觉感知研究:多触点渲染器与双手感知优势
本文探讨了多触点触觉渲染器的评估方法及其在模拟真实触觉方面的表现,同时研究了双手感知在刚度判断中的优势。实验表明,尽管当前虚拟纹理与真实样本的匹配度有待提升,但用户可系统区分虚拟材质;而在刚度感知中,双手操作相比单手更具精度,且符合最大似然估计模型的信息整合机制。研究成果为虚拟现实、远程操作和康复治疗等领域的触觉反馈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应用方向。原创 2025-10-22 10:03:16 · 15 阅读 · 0 评论 -
16、触觉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了触觉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一种创新的触觉周边闹钟设计,能够在不干扰睡眠注意力的情况下传递时间信息,并支持小睡功能;其次,研究了手指移动速度对盲文图案识别的影响,发现识别性能不受速度影响,表明盲文学习具有跨速度迁移性;最后,评估了一种用于虚拟纹理表面的多点触觉渲染器,结果显示用户能区分不同虚拟纺织品,但与真实材质的匹配度仍有提升空间。整体研究表明触觉技术在日常生活、辅助阅读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21 13:30:56 · 11 阅读 · 0 评论 -
15、触觉刺激对听觉感知的影响及触觉外设闹钟设计探索
本文探讨了触觉刺激对听觉感知的影响,实验表明手部触觉振动会使听觉刺激感知更响亮但辨别难度增加。基于该研究,提出一种通过触觉传递剩余睡眠时间的闹钟设计,利用可伸缩杆与凹槽结构实现周边交互,减少对注意力的依赖。文章进一步分析其在日常生活与技术设备中的应用潜力,并展望未来在多模态信息整合、个性化定制及场景拓展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20 09:01:59 · 14 阅读 · 0 评论 -
14、风扇式风显示技术:风向感知与跨模态刺激研究
本文探讨了风扇式风显示技术中的风向感知能力及振动触觉对听觉响度的跨模态影响。通过实验测量人类对风向的最小可觉差(JND),发现前方感知精度高于侧方,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提示风扇布局需兼顾感知极限与用户特征。同时研究发现,振动触觉刺激可使听觉响度感知提升约1 dB,揭示了触觉影响听觉的新机制。这些成果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人机交互系统中多感官融合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指明了未来在自适应风场调控与跨模态感知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19 12:13:40 · 16 阅读 · 0 评论 -
13、增强现实与智能手机触觉反馈技术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增强现实中视觉与触觉配准精度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及技术挑战,并介绍了基于电活性聚合物的智能手机触觉反馈保护套SHIFT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文章分析了触觉反馈在GUI操作中的具体实现方式,提出了提升配准精度和优化设备性能的未来方向,展望了该技术在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融合前景,强调了个性化定制与技术创新对人机交互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创 2025-10-18 13:47:04 · 19 阅读 · 0 评论 -
12、触觉振动频率辨别与视觉 - 触觉注册精度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触觉振动频率辨别与视觉-触觉注册精度两项研究。触觉实验揭示了在不同刺激强度下,RA和PC感受通道对频率编码的差异,近阈值条件下高频辨别能力显著下降;视觉-触觉研究则表明,在AR系统中注册误差低至2mm即可影响用户体验,强调了精确时空匹配的重要性。研究为理解人类触觉机制及优化多模态交互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原创 2025-10-17 09:12:18 · 15 阅读 · 0 评论 -
11、触觉反馈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评估
本文探讨了触觉反馈技术在远程虚拟操作和工业设备控制中的两个应用案例:全手触觉反馈的圆柱形电触觉显示器与露天钻机的触觉支持界面。详细介绍了两者的设计、实现与评估过程,分析了用户体验结果,并通过对比揭示了不同场景下触觉反馈的优势与挑战。研究指出,尽管当前系统在有用性和愉悦度方面尚未完全满足用户期望,但未来通过多模态界面优化和更精准的反馈事件选择,触觉反馈技术有望在虚拟现实、远程操作及重型机械操控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原创 2025-10-16 13:14:18 · 17 阅读 · 0 评论 -
10、手持物体振动触觉感知强度与全手触觉界面设计研究
本文探讨了机械接地对手持物体振动触觉感知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触觉显示的圆柱形全手触觉界面设计。研究表明,接地条件下振动感知强度显著高于非接地条件,揭示了使用环境对触觉反馈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全手触觉界面通过电触觉与运动觉结合,实现了覆盖手指及手掌的高分辨率触觉反馈,适用于虚拟现实、远程手术和工业自动化等场景。文章进一步展望了多模态融合、个性化体验及长期使用效果等未来研究方向,为触觉交互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10-15 11:07:42 · 12 阅读 · 0 评论 -
9、触觉与感知:振动刺激、长度错觉及机械接地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触觉与感知领域的多个关键问题,包括基于振动刺激的触觉错觉生成、视觉/触觉/听觉中的长度错觉比较,以及机械接地对振动感知强度的影响。研究通过实验和建模方法揭示了不同感官模态下长度估计偏差的特点,分析了接地状态通过传入运动影响触觉抑制的机制,并提出了在触觉用户界面、多模态交互系统及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视觉在多模态感知中占主导地位,而机械接地显著增强振动感知强度。未来研究将聚焦于触觉抑制机制深化、更多感官模态交互探索及实验精度提升。原创 2025-10-14 15:52:27 · 13 阅读 · 0 评论 -
8、触觉感知研究与新型触觉刺激方法
本文综述了触觉感知中指尖力差别阈限的研究与基于神经形态机械感受器模型的新型触觉刺激方法。研究发现刺激频率和指尖大小显著影响触觉敏感性,而精细运动经验无显著作用。新型超声线性电机阵列刺激器结合RA感受器模型可有效生成触觉幻觉,如边缘感知。两者相互促进:感知研究为刺激设计提供参数依据,新刺激方法拓展了复杂场景下的感知实验。未来方向包括多感受器建模、个性化刺激及高频范围探索,应用前景涵盖虚拟现实、医疗康复与消费电子。原创 2025-10-13 11:18:09 · 16 阅读 · 0 评论 -
7、动态系统特性区分中的触觉刺激与指尖低强度振动触觉力辨别差异研究
本博客围绕两项触觉感知研究展开:一是通过引入振动触觉反馈提升用户对动态系统中准周期与混沌状态的区分效率和速度;二是测量指尖对低强度振动触觉力的最小可觉差(JND),为触觉设备设计提供心理物理依据。研究表明,振动触觉显著增强用户辨别能力与信心,而低强度力的高区分阈值提示传感器设计需更高精度。两项研究共同推动触觉界面优化及在航空航天、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未来在多模态反馈与复杂信号区分中的深入探索。原创 2025-10-12 09:46:27 · 14 阅读 · 0 评论 -
6、触觉输入与手部运动方向判断的研究洞察
本文探讨了触觉输入在感知判断中的作用及其对手部运动方向的影响。研究发现,触觉在绝对距离判断中比动觉更可靠,而在相对判断中则相反。实验表明,手部向触觉目标运动时的轨迹弯曲主要由方向判断失误引起,且方向判断误差与初始运动方向误差高度相关。此外,终点误差和重力因素也可能影响运动表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触觉感知与运动控制机制的理解,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视角。原创 2025-10-11 15:15:44 · 9 阅读 · 0 评论 -
5、触觉感知实验:杆长判断与线长判断的奥秘
本文介绍了两项关于触觉感知的实验研究:触觉杆长判断与线长判断。杆长判断实验发现,虚拟现实设备能显著降低长度估计的变异性,提示视觉信息在触觉任务中的重要作用;线长判断实验则揭示,在特定条件下皮肤输入比传统认为更重要的动觉输入更准确,挑战了现有触觉理论。研究结果深化了对触觉感知机制的理解,并为虚拟现实、康复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指出了实验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10 16:26:20 · 11 阅读 · 0 评论 -
4、触觉感知:从艺术设计到实验研究
本文探讨了从艺术设计到实验研究的触觉感知技术发展。介绍了Lumen、水之标志和640×480等创新触觉装置,分析其交互方式与应用场景;阐述了Reactant项目如何通过智能材料实现类生命触觉响应,强调触觉在人类感知中的核心作用;并通过对比传统与虚拟现实装置的触觉棒长度感知实验,揭示视觉因素对触觉判断的影响。文章进一步展望了触觉技术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讨论当前面临的技术与伦理挑战,并提出多模态融合、智能化个性化及生物启发式设计等未来发展方向,展现触觉感知在人机交互中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10-09 13:55:14 · 16 阅读 · 0 评论 -
3、触觉与本体感受重量感知及触觉艺术探索
本文探讨了触觉与本体感应在重量感知中的作用,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皮肤刺激面积对重量估计的影响,并分析了触觉与其他感官的密切关系。同时,文章介绍了触觉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创新应用,如Aegis Hyposurface、Super Cilia Skin和Lumen等项目,展示了触觉艺术如何借助新兴技术提升人类感知体验。最后展望了触觉艺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等领域的未来发展潜力,强调触觉作为最基本且深刻的感觉,值得更多关注与探索。原创 2025-10-08 15:05:29 · 18 阅读 · 0 评论 -
2、触觉力感知与重量感知研究
本文探讨了触觉力感知在双手操作中的最小可觉差(JND)变化,以及刺激面积对皮肤和本体感受重量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双手运动时JND显著升高,非优势手的变化尤为明显;同时,压力分布面积会影响重量感知,对触觉系统与界面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两项研究分别从力反馈精度与重量感知机制出发,为未来触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应用方向。原创 2025-10-07 15:53:40 · 14 阅读 · 0 评论 -
1、触觉领域研究进展与 EuroHaptics 2012 会议综述
本文综述了EuroHaptics 2012会议的主要内容,涵盖触觉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及特殊群体关怀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会议展示了触觉感知机制、设备改进和多感官交互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技术精度、多感官融合和成本普及等挑战。未来,触觉技术将在虚拟现实、医疗培训和智能设备交互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原创 2025-10-06 12:21:43 · 15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