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值得推荐的日历台历
蜜雪冰陈吖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025日历-丝绸之路
中国是全球最早开始栽培桑树、饲养蚕虫、生产丝绸的国家。邮票的中心图案是玉门关,它曾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关键通道;在前景中,著名的“铜奔马”象征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时也是中国旅游业的标志,其下方展示了“联珠胡王锦”;背景则是宁夏的须弥山石窟,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原创 2024-12-13 12:45:27 · 128 阅读 · 0 评论 -
日历方寸天地-清源山
南音,亦称作“泉州南音”,以其古典之美和深情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它与闽南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泉州,坐落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这张邮票上,我们可以看到泉州的清源山,这座山不仅是道教的圣地,而且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令人赞叹的自然风光。原创 2024-12-12 20:41:09 · 191 阅读 · 0 评论 -
日历方寸天地-中国航海日
自汉代起,“海上丝绸之路”便扮演着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贸易桥梁的角色。在明代,特别是在永乐和宣德年间,郑和的七次远航西洋成为了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自2005年起,我国将每年的7月11日设立为“中国航海日”。这个节日不仅是我国海洋领域唯一由国务院批准的法定节日,同时也是“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特别纪念日。原创 2024-12-12 20:37:19 · 123 阅读 · 0 评论 -
(4-3)跨河风雨桥-侗族建筑
侗族文化中的三件珍宝——侗族大歌、鼓楼和风雨桥,各具特色。风雨桥,以其能够遮风避雨而得名,是侗族建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长廊式的桥梁不仅实用,还融合了亭、塔、楼、阁等多种建筑元素,展现了侗族建筑的宏伟与精致。风雨桥的建造工艺十分考究,桥墩多采用坚固的青石,而桥身、柱子和桥面则运用了传统的榫卯技术,既美观又结实。邮票上的设计采用了横向布局和金黄色调,生动地描绘了风雨桥横跨河流的壮观景象。原创 2024-12-12 20:11:55 · 246 阅读 · 0 评论 -
日历方寸天地-侗族建筑
鼓楼,作为侗族文化的独特标志,是侗族人民举行重要活动和文化传承的核心场所。在这里,老一辈传授歌曲,年轻人放声歌唱,孩子们学习音乐,民间艺术家们则在这里创作和传承侗戏。增冲鼓楼,这座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增冲村的古建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以其独特的穿斗式结构和十三层八角攒尖顶而闻名。它拥有双层楼冠和宝葫芦顶,楼冠下方装饰着精美的如意斗拱。邮票上的画面捕捉了旭日初升时的光影变化,展现了鼓楼的神秘与宏伟。原创 2024-12-12 20:08:33 · 210 阅读 · 0 评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一民族大团结
这部史诗由多个诗章构成,详细叙述了领袖格斯尔汗保卫家园和人民的英勇事迹,同时谴责了侵略者的恶行,展现了人民对于保卫家乡、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在邮票的设计上,展现了蒙古族青年男女演绎的安代舞,这一舞蹈不仅是内蒙古舞蹈的典型代表,还被称为“内蒙古舞蹈的活化石”《格斯尔》是蒙古族中流传的英雄史诗,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同根同源,因此两者合称为《格萨(斯)尔》,体现了浓郁的民间特色和狂欢之舞的特征。原创 2024-12-11 18:36:29 · 118 阅读 · 0 评论 -
方寸天地日历-感恩父亲
父亲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据传,最早提出设立父亲节这一想法的是来自华盛顿州的多德夫人。在她母亲去世后,她的父亲独自承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为了表达对父亲辛勤养育的感激之情,多德夫人倡议设立一个特别的节日来纪念父亲。于是,在1910年6月,人们首次庆祝了父亲节。随后,到了1972年,美国正式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官方的父亲节。原创 2024-12-11 18:12:31 · 367 阅读 · 0 评论 -
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的市楼,别称“金井楼”,矗立于这座古城的心脏地带,作为城内独一无二的楼阁式高层建筑,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座过街楼采用砖木结构,分为两层,拥有三重檐歇山顶的设计,顶部铺设着孔雀蓝、黄色和绿色相间的琉璃瓦,并且装饰有精美的琉璃脊饰,展现出一种庄重而优雅的美。市楼的顶部两侧分别刻有“喜”和“寿”两个大字,寓意着幸福和长寿,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原创 2024-12-11 18:06:52 · 367 阅读 · 0 评论 -
方寸天地日历-儿童画作品选
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发起了设立儿童纪念日的提议。到了1949年11月,为了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遇难的儿童,并确保全球儿童享有生存、健康和教育的权利,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同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将6月1日定为中国儿童节。原创 2024-12-10 18:08:25 · 140 阅读 · 0 评论 -
方寸天地日历-苏州园林拙政园
苏州园林以其精妙融合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而著称,风格独树一帜。在拙政园中,景观围绕水面精心布局,主次有序,既有集中也有分散,利用山石、建筑和植被的相互映衬,营造出湖、池、河、溪等多种不同的自然景区,充满了浓厚的自然韵味。邮票上的图案捕捉了拙政园的几处标志性景观,展示了园中的亭台楼阁、假山小岛、小桥回廊以及花草树木,它们与水面相接,布局错落,疏密适宜,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层次的画面。原创 2024-12-10 18:03:15 · 221 阅读 · 0 评论 -
方寸天地日历-中国历代名楼
岳阳楼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市,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历经唐宋两代,重建次数超过三十次。这座名楼因北宋时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声名远播。岳阳楼以其宏伟的三檐三层盔顶和纯木结构而著称,其建筑工艺精湛,全楼采用榫卯结构,无需铁钉,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特色和精湛技艺。邮票上的图案生动地捕捉了岳阳楼的雄伟与美丽。原创 2024-12-10 17:40:37 · 124 阅读 · 0 评论 -
方寸天地日历-鲁班(小型张)
小型张上的图案呈现了鲁班的形象,画中的鲁班手握墨斗,面带坚定,目光锐利,这不仅反映了无数工匠们不懈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也是对“工匠精神”的直观展现。原创 2024-12-09 19:13:06 · 206 阅读 · 0 评论 -
日历方寸天地-中国剪纸(一)
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的剪纸艺术深刻地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展现出一种古老而富有浪漫情怀、朴素而充满活力、热情而直率的艺术风貌。在邮票上展示的这些剪纸作品,其造型显得粗犷而庄重,线条流畅却不显圆滑,整体风格显得成熟而有力,刚劲中透露出精致,巧妙地在简朴中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稳重的气息。原创 2024-12-09 18:20:50 · 117 阅读 · 0 评论 -
日历方寸天地-国际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是全球劳动者和无产阶级团结抗争的象征。这一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6年,当时第一国际在日内瓦的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的倡议。经过各国工人阶级的不懈努力和斗争,这一理想逐渐成为现实。到了1889年,第二国际在巴黎的成立大会上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并在1890年的这一天举行了大规模的国际游行示威活动。在中国,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通过决议,将5月1日定为全国性的劳动节,以纪念和庆祝劳动者的成就和贡献。原创 2024-12-09 18:16:31 · 191 阅读 · 0 评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这一独特的表演艺术,以其音乐的丰富变化和舞蹈技巧的多彩多姿,深深植根于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它不仅是表演,更是情感的流露,是维吾尔族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韵律和舞步,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邮票上的画面捕捉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欢乐瞬间,他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沉浸在木卡姆的旋律和舞步中。这是新疆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缩影,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这不仅是对木卡姆艺术的致敬,也是对新疆多元文化交融的生动展现。🌈【共庆和谐,共舞欢乐】🌈。💃【邮票上的节日欢歌】💃。原创 2024-12-03 17:51:48 · 180 阅读 · 0 评论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里,长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生活的节奏。从婴儿的诞生到婚礼的喜悦,从乔迁之喜到节庆的欢聚,长调的旋律如影随形,它在每一个重要时刻响起,成为最美好的祝福。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长调与马头琴的合奏,是对生活最美好的赞歌。男子手中的马头琴,是长调演唱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它的音色与长调的悠扬相得益彰,共同编织出草原上最动人的乐章。长调的旋律,马头琴的悠扬,蒙古族人民的欢声笑语,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是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原创 2024-12-03 17:48:02 · 213 阅读 · 0 评论 -
跨越时间长河的非遗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能够触摸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如同跨越时间长河的桥梁,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与流转,将历史与现代紧密相连。这些遗产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而且在不断地适应和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邮票,这个小小的纸片,不仅仅是邮资的凭证,更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在方寸之间,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传承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邮票:历史的缩影,文化的印记】🌟。原创 2024-12-03 17:21:33 · 20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