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偏树简介(洛谷P3377题解)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的可并堆实现——左偏树。左偏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通过维护节点的距离属性来保证合并操作的高效性。文章提供了左偏树的合并操作实现,并附带了一个洛谷P3377题目的示例代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感觉自己算法学得好乱啊。。。)

算法简介

左偏树(Leftist Tree)是一种可并堆的实现。所谓可并堆,即既满足堆的性质,又支持堆的合并。
左偏树是一棵二叉树,它的节点除了和二叉树的节点一样具有左右子树指针外,还有两个属性,键值和距离。

算法实现

性质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距离”,即该节点左右儿子距离的最小值+1(如果有一个儿子是没有的距离就是0)。而左偏树的每一个节点都满足这样一个性质:其左儿子的距离大于等于其右儿子的距离。

核心

左偏树算法的核心就是合并操作。对于两棵树x和y,有如下操作进行合并(实际合并时只需拿出根节点即可):
①如果其中一棵是空树,返回另一棵。
②如果x根节点的优先级比y的大,则交换x与y。
③递归合并y与x的右子树。
④如果右儿子的距离大于左儿子了,就把两个儿子交换(保证左偏性)
⑤更新x的距离。

模板

洛谷P3377为例:

非路压版: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MAXN 100000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int ls,rs;//左儿子与右儿子
    int v,dis;//该节点的值与距离
};
int n,m,fa[MAXN+5];
bool f[MAXN+5];
node a[MAXN+5];
//fread读优
inline char readc(){
    static char buf[100000],*l=buf,*r=buf;
    if (l==r) r=(l=buf)+fread(buf,1,100000,stdin);
    if (l==r) return EOF;
    return *l++;
}
inline int _read(){
    int num=0; char ch=readc();
    while (ch<'0'||ch>'9') ch=readc();
    while (ch>='0'&&ch<='9') { num=num*10+ch-48; ch=readc(); }
    return num;
}
inline int findfather(int x){//这里不能路压,因为不是并查集
    while (fa[x]) x=fa[x];
    return x;
}
int merge(int x,int y){
    if (x*y==0) return x+y;//如果其中一个为空返回另一个
    if (a[x].v>a[y].v||(a[x].v==a[y].v&&x>y)) swap(x,y);//如果x的优先级比y的大,交换(这里是小根堆)
    a[x].rs=merge(a[x].rs,y);//递归处理
    fa[a[x].rs]=x;//更新右子树
    if (a[a[x].ls].dis<a[a[x].rs].dis) swap(a[x].ls,a[x].rs);
    //如果右儿子的距离大于左儿子,就把两个儿子交换
    a[x].dis=a[a[x].rs].dis+1;//更新距离
    return x;
}
int main(){
    n=_read(); m=_read();
    memset(f,false,sizeof(f));
    for (int i=1;i<=n;i++){
        a[i].v=_read();
        a[i].dis=0;
    }
    for (int i=1;i<=m;i++){
        int flag=_read();
        if (flag==1){
            int x=_read(),y=_read();
            if (f[x]||f[y]) continue;
            int fx=findfather(x),fy=findfather(y);
            if (fx!=fy)
                merge(fx,fy);
        }
        else{
            int x=_read();
            if (f[x]){
                printf("-1\n");
                continue;
            }
            int fx=findfather(x);
            printf("%d\n",a[fx].v);
            f[fx]=true;
            fa[a[fx].ls]=fa[a[fx].rs]=0;
            merge(a[fx].ls,a[fx].rs);
        }
    }
    return 0;
}

路压版(其实没什么变化):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MAXN 100000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int ls,rs;
    int v,dis;
};
int n,m,fa[MAXN+5];
bool f[MAXN+5];
node a[MAXN+5];
inline char readc(){
    static char buf[100000],*l=buf,*r=buf;
    if (l==r) r=(l=buf)+fread(buf,1,100000,stdin);
    if (l==r) return EOF;
    return *l++;
}
inline int _read(){
    int num=0; char ch=readc();
    while (ch<'0'||ch>'9') ch=readc();
    while (ch>='0'&&ch<='9') { num=num*10+ch-48; ch=readc(); }
    return num;
}
int findfather(int x){//路压
    if (fa[x]==x) return x;
    return fa[x]=findfather(fa[x]);
}
int merge(int x,int y){//合并操作一个样
    if (x*y==0) return x+y;
    if (a[x].v>a[y].v||(a[x].v==a[y].v&&x>y)) swap(x,y);
    a[x].rs=merge(a[x].rs,y);
    fa[a[x].rs]=x;
    if (a[a[x].ls].dis<a[a[x].rs].dis) swap(a[x].ls,a[x].rs);
    if (a[x].rs) a[x].dis=a[a[x].rs].dis+1;
    return x;
}
int main(){
    n=_read(); m=_read();
    memset(f,false,sizeof(f));
    for (int i=1;i<=n;i++){
        a[i].v=_read();
        fa[i]=i;
    }
    for (int i=1;i<=m;i++){
        int flag=_read();
        if (flag==1){
            int x=_read(),y=_read();
            if (f[x]||f[y]) continue;
            int fx=findfather(x),fy=findfather(y);
            if (fx!=fy){
                merge(fx,fy);
            }
        }
        else{
            int x=_read();
            if (f[x]){
                printf("-1\n");
                continue;
            }
            int fx=findfather(x);
            printf("%d\n",a[fx].v);
            f[fx]=true;
            fa[a[fx].ls]=a[fx].ls; fa[a[fx].rs]=a[fx].rs;
            fa[fx]=merge(a[fx].ls,a[fx].rs);
            a[fx].ls=a[fx].rs=0;
        }
    }
    return 0;
}
洛谷 P2516 题目涉及的是一个与字符串处理和动态规划相关的挑战。题目要求对一个由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进行分割,使得每个分割出的数字子串能构成一个递增序列,且每部分对应的数值都比前一部分大。以下是解题思路及实现方法。 ### 问题解析 - 输入是一个长度不超过 **40** 的纯数字字符串。 - 目标是将该字符串分割成若干个非空数字子串,这些子串所表示的数值形成一个严格递增序列。 - 每个分割出来的子串必须满足其数值大于前一个子串的数值。 - 最终输出所有可能的合法分割方案的数量。 ### 解法概述 此问题可以通过 **深度优先搜索 (DFS)** 或 **回溯法** 来解决: - 使用递归的方式尝试在每一个位置进行分割。 - 对于每一次分割,提取当前子串转换为整数,然后判断它是否大于上一次分割得到的值。 - 如果符合递增条件,则继续递归处理剩余的字符串部分。 - 当遍历完整个字符串且满足所有分割条件时,计数器加一。 ### 实现细节 - 因为输入字符串长度最大为 **40**,所以需要考虑大数问题(超过 `int` 范围),建议使用 `long long` 类型或 Python 中的 `int` 类型自动处理大整数。 - 在分割过程中,确保没有前导零(除非子串长度为 1)。 - 递归终止条件是字符串已经被完全分割。 ### 示例代码 (C++)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ount = 0; // 将字符串 s 的 [start, end) 子串转换为整数 long long to_number(const string &s, int start, int end) { long long num = 0; for (int i = start; i < end; ++i) { num = num * 10 + (s[i] - '0'); } return num; } // DFS 函数:从 pos 位置开始分割,last_num 表示上一次分割出的数 void dfs(const string &s, int pos, long long last_num) { if (pos == s.size()) { count++; return; } for (int i = pos + 1; i <= s.size(); ++i) { // 剪枝:如果子串长度大于1且以0开头,则跳过 if (i - pos > 1 && s[pos] == '0') break; long long current = to_number(s, pos, i); if (current > last_num) { dfs(s, i, current); } } } int main() { string s; cin >> s; dfs(s, 0, -1); // 初始时 last_num 设置为 -1,保证第一个数可以任意选择 cout << count << endl; return 0; } ```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为指数级 $O(2^n)$,因为每次递归都有多个分支。 - 空间复杂度:主要取决于递归栈深度,最多为 $O(n)$。 这种方法适用于题目给定的数据规模(字符串长度 ≤ 40),通过适当的剪枝优化,可以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计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