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住房交易市场潜力巨大,但低效的传统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众所周知,中国住房市场的潜力巨大。从GTV (Gross Transaction Value,总交易额)和住房交易量来看,**中国住房市场位居世界TOP1。**早在2019年市场,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过中介服务的住房交易GTV预计在2019年达到10.5万亿元,2024年达到19.1万亿元,经纪服务渗透率相应从47.1%增长到62.2%,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这样巨大的需求,并没有“很自然地”带来更高效、体验更好的服务模式。传统的住房交易模式。这一切还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离职率、短职业周期等等从业者的“殇”:
- 购房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低频且交易流程复杂又长的
- 同时,用户对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整个市场:供给不确定、需求不确定、条件也不确定、意愿也不确定……
- 经纪人之间是相互割裂甚至敌对的,你有我无,无法多赢、共赢
在这样的情况下,链家作为在房地产行业深耕二十年的”传统玩家“,选择自己革自己的命,推出贝壳找房,一个真正的住房平台,利用自己手里已有的资源、数据,建立起了新的、更健康的行业生态,潜力巨大。据CIC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19 年的贝壳已经占据近10%的市场份额;2020 年,它已经为 103 个城市提供服务,250+ 品牌,连接了 4.4 万 间门店和 45.6 万经纪人。
那么它究竟做了什么扭转了原本的低效局面,”让住房交易变得如点外卖一般便捷?“这句话又是如何实现的?
解决方案
从自营转向平台,三个举措建立住房交易市场的新模式和新规则:
- 大数据打造的超级护城河:楼盘字典 ACN 模式
- 经纪人合作网络 ,从独食到共赢、多赢
- 全渠道运营:基于链家的线下+线上的双边运营能力的扩张
1、越多的数据,越强的超级护城河:楼盘字典
提起贝壳,不得不提它的楼盘字典——建立了行业大数据,属于贝壳的超强护城河。
一如其字面意思,楼盘字典就是一部关于楼盘的字典:从业者可以在字典里找到某个楼盘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每一套房的七级门址、商圈、楼盘别名、行政地址、产权地址、邮编、房间信息、周边设施等基本信息。
贝壳的楼盘字典其实脱胎于链家的内部系统(方便员工快速查询、记录并更新数据),2008年就已经启动。从早期的人工整理、亲自敲门一户一户登记到后来建立起系统自动记录、追踪……贝壳作为一个新平台基于链家的这些经历和资源,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将这些数据开放给更多公司,真正建立起了行业大数据。
楼盘字典的出现既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大数据迈出了一大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