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ko, .o, .so, .a, .la文件

能上线啦      优快云博客第二期云计算最佳博主评选    

Linux下.ko, .o, .so, .a, .la文件       

        分类:            Linux 系列 2669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Linux下文件的类型是不依赖于其后缀名的,但一般来讲:

.ko 是Linux 2.6内核使用的动态连接文件的后缀名,也就是模块文件,用来在Linux系统启动时加载内核模块

.o 是目标文件,相当于windows中的.obj文件

.so 为共享库,是shared object,用于动态连接的,和dll差不多

.a 为静态库,是好多个.o合在一起,用于静态连接

.la 为libtool自动生成的一些共享库,vi编辑查看,主要记录了一些配置信息。可以用如下命令查看file *.la来查看文件类型

创建.a库文件和.o库文件:

  $ gcc -c mylib.c

  $ ar -r mylib.a mylib.o

动态链接库*.so的编译与使用

1、动态库的编译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介绍如何生成一个动态库。这里有一个头文件,三个.c文件:

so_test.h

test_a.c

test_b.c

test_c.c

我们将这几个文件编译成一个动态库:libtest.so。

代码

so_tes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test_a();

void test_b();

void test_c();

test_a.c:

#include \"so_test.h\"

void test_a()

{

    printf(\"this is in test_a...\\n\");

}

test_b.c:

#include \"so_test.h\"

void test_b()

{

    printf(\"this is in test_b...\\n\");

}

test_c.c:

#include \"so_test.h\"

void test_c()

{

    printf(\"this is in test_c...\\n\");

}

$ gcc test_a.c test_b.c test_c.c -fPIC -shared -o libtest.so

2、动态库的链接

在1、中,我们已经成功生成了一个自己的动态链接库libtest.so,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程序来调用这

个库里的函数。程序的源文件为:test.c。

#include \"so_test.h\"

int main()

{

    test_a();

    test_b();

    test_c();

    return 0;

}

将test.c与动态库libtest.so链接生成执行文件test:

  $ gcc test.c -L. -ltest -o test

测试是否动态连接,如果列出libtest.so,那么应该是连接正常了

  $ ldd test

  这时应该会报找不到libtest.so,这里我们再执行一下:

  $ sudo cp libtest.so /usr/lib

  把这个库拷贝到系统默认的库路径即可,这样只是临时测试使用,更合理的方法看后面介绍

执行test,可以看到它是如何调用动态库中的函数的。

3、编译参数解析

最主要的是GCC命令行的一个选项:

-shared 该选项指定生成动态连接库(让连接器生成T类型的导出符号表,有时候也生成

    弱连接W类型的导出符号),不用该标志外部程序无法连接。相当于一个可执行文件

-fPIC:表示编译为位置独立的代码,不用此选项的话编译后的代码是位置相关的所以动

    态载入时是通过代码拷贝的方式来满足不同进程的需要,而不能达到真正代码段共享的目的。

-L.:表示要连接的库在当前目录中

-ltest:编译器查找动态连接库时有隐含的命名规则,即在给出的名字前面加上lib,后面加上.so来确定库的名称

    LD_LIBRARY_PATH:这个环境变量指示动态连接器可以装载动态库的路径。

当然如果有root权限的话,可以修改/etc/ld.so.conf文件,然后调用/sbin/ldconfig来

达到同样的目的,不过如果没有root权限,那么只能采用输出LD_LIBRARY_PATH的方法了。

4、注意

调用动态库的时候有几个问题会经常碰到,有时,明明已经将库的头文件所在目录 通过 “-I

”include进来了,库所在文件通过“-L”参数引导,并指定了“-l”的库名,但通过ldd命令察看时,

就是死活找不到你指定链接的so文件,这时你 要作的就是通过修改LD_LIBRARY_PATH或

者/etc/ld.so.conf文件来指定动态库的目录。通常这样做就可以解决库无法链接的问题 了。

makefile里面怎么正确的编译和连接生成.so库文件,然后又是在其他程序的makefile里面如何编译

和连接才能调用这个库文件的函数????

答:

你需要告诉动态链接器、加载器ld.so在哪里才能找到这个共享库,可以设置环境变量把库的

路径添加到库目录/lib和/usr/lib,LD_LIBRARY_PATH=$(pwd),这种方法采用命令行方法不太方便,一种替

代方法

^^^^^^^^^^^^^^^^^^^^^^^^^^^^^^^^^^^^^^^^^^^^^^^注释^^^^^^^^^^^^^^^^^^^^^^^^^^^^

LD_LIBRARY_PATH可以在/etc/profile还是~/.profile还是./bash_profile里设置,或者.bashrc里

改完后运行source /etc/profile或. /etc/profile

更好的办法是添入/etc/ld.so.conf, 然后执行/sbin/ldconfig

^^^^^^^^^^^^^^^^^^^^^^^^^^^^^^^^^^^^^^^^^^^^^^^注释^^^^^^^^^^^^^^^^^^^^^^^^^^^^

是把库路径添加到/etc/ld.so.conf,然后以root身份运行ldconfig

也可以在连接的时候指定文件路径和名称-I -L.

GCC=gcc

CFLAGS=-Wall -ggdb -fPIC

#CFLAGS=

all: libfunc test

libfunc:func.o func1.o

$(GCC) -shared -Wl,-soname,libfunc.so.1 -o libfunc.so.1.1 $<

ln -sf libfunc.so.1.1 libfunc.so.1

ln -sf libfunc.so.1 libfunc.so

***********************************************注释

************************************************

ln -s是用来创建软链接,也就相当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在当前目录中创建上一级目录中的文件

ttt的命名为ttt2软链接的命令是ln -s ../ttt ttt2,如果原文件也就是ttt文件删除的话,ttt2也变成了

空文件。

ln -d是用来创建硬链接,也就相当于windows中文件的副本,当原文件删除的时候,并不影响“副本

”的内容。

编译目标文件时使用gcc的-fPIC选项,产生与位置无关的代码并能被加载到任何地址:

gcc –fPIC –g –c liberr.c –o liberr.o

使用gcc的-shared和-soname选项;

使用gcc的-Wl选项把参数传递给连接器ld;

使用gcc的-l选项显示的连接C库,以保证可以得到所需的启动(startup)代码,从而避免程序在使

用不同的,可能不兼容版本的C库的系统上不能启动执行。

gcc –g –shared –Wl,-soname,liberr.so –o liberr.so.1.0.0 liberr.o –lc

建立相应的符号连接:

ln –s liberr.so.1.0.0 liberr.so.1;

ln –s liberr.so.1.0.0 liberr.so;

在MAKEFILE中:

$@

表示规则中的目标文件集。在模式规则中,如果有多个目标,那么,\"$@\"就是匹配于目标中模式

定义的集合。

$%

仅当目标是函数库文件中,表示规则中的目标成员名。例如,如果一个目标是\"foo.a(bar.o)\",

那么,\"$%\"就是\"bar.o\",\"$@\"就是\"foo.a\"。如果目标不是函数库文件(Unix下是[.a],Windows下是

[.lib]),那么,其值为空。

$<

依赖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名字。如果依赖目标是以模式(即\"%\")定义的,那么\"$<\"将是符合模

式的一系列的文件集。注意,其是一个一个取出来的。

$?

所有比目标新的依赖目标的集合。以空格分隔。

$^

所有的依赖目标的集合。以空格分隔。如果在依赖目标中有多个重复的,那个这个变量会去除重

复的依赖目标,只保留一份。

*********************************************注释

***********************************************************************

test: test.o libfunc

$(GCC) -o test test.o -L. -lfunc

%.o:%.c

$(GCC) -c $(CFLAGS) -o $@ $<

clean:

rm -fr *.o

rm -fr *.so*

rm -fr test

要生成.so文件,cc要带-shared 参数;要调用.so的文件,比如libfunc.so,可以在cc命令最后加上

-lfunc,还要视情况加上-L/usr/xxx 指出libfunc.so的路径;这样,在你要编译的源文件中就可以调用

libfunc.so这个库文件的函数.

前面的都说的差不多了,最后提醒一下最好提供一个接口头文件

动态加载,用dlopen,dlclose,dlsy

1.2.4.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发布包提供了工具链: glibc: gcc-11.1.0-20210608-sigmastar-glibc-x86_64_arm-linux-gnueabihf.tar.xz uclibc: arm-sigmastar-linux-uclibcgnueabihf-9.1.0.tar.xz 安装步骤如下: step1. 新建工具目录: sudo mkdir -p /tools/toolchain 或者 sudo mkdir -p /opt/sstar(本文以/tools/toolchain为例) step2. 解压安装: sudo tar -xvf ./gcc-11.1.0-20210608-sigmastar-glibc-x86_64_arm-linux-gnueabihf.tar.xz -C /tools/toolchain step3. 可直接在每次编译时export 或 直接添加到/etc/profile、~/.bashrc等启动脚本位置 例:export PATH=${PATH}:/tools/toolchain/gcc-11.1.0-20210608-sigmastar-glibc-x86_64_arm-linux-gnueabihf/bin 1.3. 其他配置¶ 1.3.1. 默认shell配置¶ 编译脚本默认使用的是bash,要求系统的默认shell为bash,可通过ls -la /bin/sh命令来确认。以最常用的Ubuntu为例,高版本的Ubuntu默认shell为dash,修改方式如下: # ls -la /bin/sh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Jun 15 08:49 /bin/sh -> dash # sudo dpkg-reconfigure dash #在弹出的界面选择<NO> # ls -la /bin/sh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Jun 15 08:49 /bin/sh -> bash 1.3.2. 设置默认python版本为python2.x¶ python2python3的语义有差别,SDK编译脚本使用的是python2的语义,因此需要将系统默认python版本设置为python2.x,修改方式请参考网络上的相关文档,比如使用update-alternatives工具来配置。 注意:mksquashfs ubuntu自带有,若没有,再根据提示安装即可。 如果使用低版本的Ubuntu,如在Ubuntu 16.04上建议进行更新源的操作,具体操作请参考网络上的相关文档,若不更新可能会导致后续的编译错误。 1.3.3. 设置默认awk实现¶ 编译脚本默认使用awk/gawk,系统的awk版本需要为awk/gawk,可通过awk --help和awk --version命令来确认。以Ubuntu为例: # awk --help Usage: awk [POSIX or GNU style options] -f progfile [--] file ... Usage: awk [POSIX or GNU style options] [--] 'program' file ... POSIX options: GNU long options: (standard) -f progfile --file=progfile -F fs --field-separator=fs -v var=val --assign=var=val ... # awk --version GNU Awk 4.1.4, API: 1.1 (GNU MPFR 4.0.1, GNU MP 6.1.2) Copyright (C) 1989, 1991-2016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 如果默认awk实现不是awk/gawk,安装gawk,然后修改awk实现为gawk: sudo apt-get install gawk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awk # 选择 gawk 作为默认的 awk 实现 3. 编译¶ 在SDK中编译有所区分,通过不同的配置文件来实现编译不同的uboot defconfig/kernel defconfig,以及打包成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格式。SDK中包含了最新的boot和kernel的sourceCode,SDK的编译过程主要包括: 编译uboot生成uboot image 编译kernel生成kernel image 依赖kernel build环境,将闭源MI模块如xxx.o和xxx_init.c编译链接成xxx.ko和xxx.so 制作分区,打包上述镜像及其余提前编译放置的SDK中的其他binary,生成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格式和estar烧录的脚本。 以本芯片支持的SPI NAND/NOR启动方式为例,举例SDK编译方法。 3.1. Toolchain配置¶ 3.1.1. glibc¶ export PATH=$PATH:/tools/toolchain/gcc-11.1.0-20210608-sigmastar-glibc-x86_64_arm-linux-gnueabihf/bin <若1.2.4中已添加至环境变量,则此步骤可省略> export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export ARCH=arm 3.1.2. uclibc¶ export PATH=$PATH:/tools/toolchain/arm-sigmastar-linux-uclibcgnueabihf-9.1.0/bin <若1.2.4中已添加至环境变量,则此步骤可省略> export CROSS_COMPILE=arm-sigmastar-linux-uclibcgnueabihf- export ARCH=arm 3.2. 编译生成image¶ 解压SourceCode cd SourceCode tar zxvf xxx.tar.gz For BGA12 DDR4: 编译NOR: cd project make ipc_iford.nor.glibc-11.1.0-squashfs.ssc029a.512.bga12_ddr4_defconfig make clean;make image -j32 编译SPINAND: cd project make ipc_iford.spinand.glibc-11.1.0-squashfs.ssc029a.512.bga12_ddr4_defconfig make clean;make image -j32 For QFN128 DDR3: 编译NOR: cd project make ipc_iford.nor.glibc-11.1.0-squashfs.ssc029c.256.qfn128_ddr3_defconfig make clean;make image -j32 编译SPINAND: cd project make ipc_iford.spinand.glibc-11.1.0-squashfs.ssc029c.256.qfn128_ddr3_defconfig make clean;make image -j32 BGA11: NA(待补充) 从alkaid/project/image/output/images目录可获取烧录所需的所有bin档 注意: 切换不同的defconfig编译,需要先执行make clean,再执行make xxx_defconfig。 否则可能会执行报错 3.3. defconfig命名说明¶ 编译之前需要选择对应的defconfig,defconfig各字段说明如下: $(PRODUCT).$(FLASH).$(TOOLCHAIN)-$(TOOLCHAIN_VERSION)-$(FS_TYPE).$(BAROD).$(DDR_SIZE).$(PACKAGE)_[$(DDR_TYPE)]_[$(OPTION)]_defconfig 字段 字段说明 举例 PRODUCT 产品形态 如:ipc/usbcam/nvr/dispcam/ipc-rtos FLASH flash类型 如:nor/nand/emmc TOOLCHAIN 编译链 如:glibc/uclibc TOOLCHAIN_VERSION 编译链版本 如:11.1.0/10.2.1 FS_TYPE 文件系统类型 如:ramdisk/ext4fs/ramfs/squashfs BAROD 板子类型 如:ssc029a/ssm00a/ssm00c DDR_SIZE DDR大小 如:256/512x512(两颗512) PACKAGE 芯片封装类型 如:bga1/bga2/qfn128 DDR_TYPE DDR类型,此字段为可选字段 如:ddr4/ddr3/lpddr3/lpddr4/lpddr4x。如果此字段为空,DDR类型为ddr4 OPTION 标识其它一些功能,此字段为可选字段 如:hyp/optee/pm_rtos_dram/str 其中DDR_SIZE的含义,以512为例:DDR SIZE 512MB,对应.config文件中的LX_MEM的大小: 512MB=512*1024*1024Byte=0x20000000Byte 同样对应boot下bootargs参数中的LX_MEM=0x20000000 3.4. 编译闭源MI模块说明¶ Sigmastar SDK里kernel的source code是开源的,为了避免多媒体MI模块代码直接kernel代码耦合,导致客户开关某些kernel config项需要重新编译MI ko/so,软件采用如下结构: 其中MI module driver以 xxx.o(如vif.o)形式提供给用户,位于sdk/linux/xxx/目录下; MI module init.c以xxx_init.c(如vif_init.c)形式提供给用户,位于sdk/linux/xxx/目录下; Cam wrapper driver位于kernel/drivers/sstar/cam_fs_wrapper/和cam_os_wrapper,最终编译进kenrel image; 当用户对kernel config有重大改动时,按照3.2章节编译project image: make xxx_defconfig 选择对应的project 编译config; make menuconfig,指定kernel编译时使用的客户自己的config; make clean;make image -j32 即可在project\release\chip\iford$(PRODUCT)\common$(TOOLCHAIN)$(TOOLCHAIN_VERSION)\release\modules\5.10\下获取 MI ko。 这是厂商demo编译的教程,详细为我介绍
最新发布
09-16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