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城市NOA为代表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牌桌之上,技术路线加速收敛,各大玩家贴身肉搏已趋于白热化。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搭载城区领航辅助(支持付费选装)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99.5%。前三季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城区NOA的前装标配(含软件)交付渗透率为7.01%,预计年底前或最晚明年一季度,这个数字要突破10%。
伴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第三方供应商也开始了“抢单”大战。但伴随着高阶辅助驾驶技术路径的快速迭代,车企方面已经有理想、小鹏推出VLA大模型方案并陆续量产,同时以元戎启行、华为为代表的VLA、世界模型等新一代技术方案规模化上车,正快速拉升城区NOA市场的竞争门槛。
当前,能否突破大规模量产交付瓶颈,已经成为各大供应商的决胜关键:一方面,规模化量产可进一步放大降本效应,夯实成本优势;更核心的是,基于代大规模量产的真实场景海量数据,才是驱动技术持续迭代、用户体验不断升级的核心燃料与关键基石。
在高工智能汽车看来,从十万到百万量级交付规模的跃迁,将成为定义行业梯队的全新分界线。
日前,据元戎启行CEO周光介绍,从2024年9月首款搭载元戎启行城市NOA系统的车型量产上市,到目前实现多达10款车型辅助驾驶规模化交付,涵盖SUV、MPV、越野车等多个品类。搭载元戎启行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的量产车型已经达到20万辆。

周光指出,2026年高阶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降本,二是性能提升。他指出,”当体验趋同的情况下,竞争的核心将聚焦于成本;但如果智驾系统的体验存在代际差距,性能则成为关键。“
据周光介绍,针对行业对成本敏感的需求,元戎启行的方案可适配不同层级的芯片方案;而据此前周光的介绍,元戎启行搭载VLA大模型的DeepRoute IO 2.0方案,最低可实现15万级区间车型的量产需求。

而在性能层面,基于GPT架构的VLA技术方案无疑具备更强的拟合与学习能力,而以上优势也将在接下来的大规模量产中持续深化并且体现出来。
而据周光透露,不久前元戎启行最新拿下了国内头部新能源主机厂的全系辅助驾驶标配项目。而该客户的SUV车型作为中型SUV市场销冠,这一“爆款效益”将进一步带动其城市NOA产品的交付量进一步爆发。
“赢得这一项目,意味着我们有望在2026年成为城市NOA量产交付的领跑者,明年即可实现百万辆级的交付规模。”周光表示。
伴随着高阶辅助驾驶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除了成功拿下车企的定点项目,根据市场案例来看,能否打造爆款效益,才是最终驱动交付规模爆发的关键。
例如在元戎启行的合作车型中,在今年10月的MPV销量排行中,魏牌高山以9928辆的成绩登顶榜首;在中大型新能源SUV领域,魏牌蓝山、坦克500近一年累计年销量均跻身细分市场前十;而8月最新上市的银河M9,月销量也在10月一举突破万辆级规模。
得益于爆款效益,元戎启行的高阶辅助驾驶产品交付量也进入了高速爆发阶段:从具体数据来看,其月交付量持续环比激增。从2025年年初月交付量的3000台,一举跃升至目前的30000台,实现了10倍的增长。而根据其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元戎启行在辅助驾驶城市 NOA 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的单月市占率接近 40%。
另外据介绍,元戎启行还通过自研的VLA模型推动RoadAGI(道路通用人工智能)落地。RoadAGI融合VLA+VLN两大核心模型,赋能移动智能体凭自然语言指令在真实环境自主导航,使用场景覆盖公开道路、园区通道、室内商场等,打通“任意点到点”通路。
基于规模量产的技术系统平台方案,大规模量产,元戎启行也在加速部署Robotaxi业务落地。消息显示,今年10月,元戎启行与无锡市政府达成战略协议,宣布在无锡建设测试研发基地,并计划于今年年底以消费级量产车型落地Robotaxi业务。

与此同时,元戎启行还通过自研的VLA模型推动RoadAGI(道路通用人工智能)落地。RoadAGI融合VLA+VLN两大核心模型,赋能移动智能体凭自然语言指令在真实环境自主导航,使用场景覆盖公开道路、园区通道、室内商场等,打通“任意点到点”通路。
很显然,来自于大规模量产的技术迭代、海量数据基础、工程化能力以及体系化经验,也正在为元戎启行描绘出更为清晰的业务增长曲线。
元戎启行VLA方案如何领跑城市NOA
57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