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载SerDes 芯片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下,国产厂商正以技术突破与量产验证撕开一道突围口。
近日,国内领先的车规芯片设计公司首传微电子(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传微”)宣布,其自主研发的车规级SerDes(串行/解串器)芯片量产出货量已累计突破60万片,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出货总量将迈过百万片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首传微在车规芯片领域的硬核实力,更标志着国产高端车载SerDes芯片已进入稳定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作为智能汽车数据传输的“神经中枢”,车载SerDes芯片 (串行器/解串器)承担着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屏等核心部件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任务,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安全落地。
由于车规级认证流程严苛、技术门槛较高、量产周期漫长等原因,全球车载SerDes芯片市场长期被ADI、TI等海外厂商牢牢把控,本土玩家在此前很难进入该领域。
近几年,伴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演进,以及HSMT、MIPI A-PHY、ASA 等公有协议的陆续推出,以瑞发科、首传微为代表的国产车载SerDes芯片撕开了重要的突破口。
据了解,首传微的SerDes芯片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车厂测试、各项严苛认证和大量路测后,最终实现了量产的稳定成果。
目前,搭载首传微芯片的领克06车型已畅销市场超过5个月,并且实现了车辆销售上路后0故障、0投诉的完美记录,成功渡过了车规芯片最关键、最危险的量产质量市场期,充分验证了首传微芯片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首传微成为国内继瑞发科之后,第二家实现车规SerDes芯片批量上车的厂商,更是以国际公有MIPI联盟的A-PHY标准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国外巨头主导的市场格局,为国产芯片在高端汽车电子领域的突围树立了标杆。
而在技术创新层面,首传微不仅是A-PHY协议的全球首家量产芯片厂,更是全球首家同时量产A-PHY和HSMT(双协议芯片的厂商。这一技术能力使其产品能够灵活适配未来汽车更高阶、更复杂的传感器和显示系统需求,也能帮助主机厂根据全球不同市场区域的标准偏好灵活适配产品,解决了“标准不兼容”的出海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首传微还在持续发力高阶市场。目前,首传微更高性能的6.4G、8G、12G及以上车载SerDes芯片已进入多家头部车企的测试和评估阶段。预计在2026年初,首传微将助力国内前三的头部车企完成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高阶平台的车型量产测试,为未来智能驾驶平台提供核心支持。
与此同时,首传微大批量产的2/4G速率产品持续获得市场认可,成功斩获吉利汽车多款车型及多家头部车企的畅销车型订单。
首传微公司CEO张晨光表示:“国产车规芯片实现从‘可用’到‘大批量稳定应用’的跨越,需要极大的耐心、投入和对质量的极致追求。首传微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以最高的标准服务客户,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汽车电子供应链中的关键力量。也期待更多同赛道的国产芯片厂商能尽快度过量产难关助力芯片国产化”。
58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