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U盘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9、重新审视性骚扰:挑战与反思
本文深入探讨了性骚扰举报的困境、国家在应对暴力中的角色,以及北欧‘性别平等’话语背后的悖论。文章指出,尽管北欧地区在性别平等方面享有声誉,但性骚扰和暴力问题依然严峻,且现有制度常使受害者陷入沉默。通过分析施害者的隐形化、本地背景的影响及知识生产的局限,作者呼吁采取跨学科对话、制度变革和社会共责等综合措施,重新想象性骚扰的应对路径。未来需关注弱势群体、加强教育与支持网络,并推动以问责而非单纯惩罚为核心的正义模式,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原创 2025-09-19 10:24:00 · 39 阅读 · 0 评论 -
26、挪威性骚扰法律:进步与倒退并存
本文分析了挪威性骚扰法律在实践中的进步与倒退。尽管《平等与反歧视法》确立了性骚扰的个人与制度双重责任,并通过部分案件明确了‘令人困扰’的标准,但最高法院对举证责任的错误解释、新执法系统导致的高驳回率以及补救权缺失等问题严重削弱了法律效力。通过对‘机械师案’等积极判例的剖析,文章指出雇主预防义务和受害者赔偿权的突破,同时强调需在法律标准、执法可及性和制度监督方面持续改进,以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保护。原创 2025-09-16 09:26:24 · 36 阅读 · 0 评论 -
24、重新审视性骚扰:个人经历与法律视角
本文通过一位女性遭受性骚扰的亲身经历,深入探讨了性骚扰对个人身心的深远影响,并结合挪威及欧盟在性骚扰立法方面的发展,分析了从刑法到平等与非歧视法律框架的演变。文章重点介绍了挪威如何通过《平等和反歧视法》和歧视法庭加强法律执行,同时揭示了#MeToo运动前后法律实践的变化与挑战。最后提出加强宣传教育、简化法律程序和提供心理支持等建议,以提升受害者维权能力,推动建立更公正安全的社会环境。原创 2025-09-14 11:06:55 · 21 阅读 · 0 评论 -
19、暴力本质与监狱女性主义:瑞典社会的法律与女权审视
本文探讨了瑞典社会中监狱女性主义的兴起及其与法律、女权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结合个人经历,回顾瑞典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法律与矫正政策变迁,分析‘法律与秩序’话语如何被吸纳进女权运动,并与新自由主义和种族主义交织,推动更严厉的刑罚政策。文章批判了以惩罚为核心的监狱女性主义对社会平等和个人权利的潜在威胁,呼吁重新审视性暴力问题的解决路径,强调应通过资源再分配、受害者支持、减少社会不平等和监督国家权力来实现真正的社会正义。原创 2025-09-09 13:04:00 · 37 阅读 · 0 评论 -
18、北欧背景下的性勒索问题剖析
本文剖析了北欧背景下性勒索问题的复杂性,聚焦瑞典上诉法院对性勒索案件的争议判决,揭示其忽视权力滥用、过度强调受害者‘同意’的逻辑缺陷。文章引入‘强迫同意’概念,强调在极端权力不平衡和依赖关系中,任何形式的同意均无效。同时批判北欧‘例外主义’自我形象如何掩盖系统性权力滥用,阻碍对高地位施害者的追责。通过比较地区法院与上诉法院的判决逻辑,提出以性勒索分析框架重构法律责任认定,主张将焦点从受害者行为转向施害者权力滥用。最后呼吁法律理念更新、司法实践改革与社会认知转变,以实现更公正的性暴力治理环境。原创 2025-09-08 10:18:19 · 35 阅读 · 0 评论 -
15、关于压迫、沉默文化与性骚扰现象的思考
本文探讨了萨米人长期遭受的国家压迫与文化同化政策,及其导致的沉默文化与社会内部问题,如性虐待和性别不平等。通过历史回顾、小说创作启示与现实案例分析,揭示了不同群体在权力不平等下的共同困境,并提出打破沉默文化的路径,呼吁加强文化保护、性别教育与社会监督,推动公平、包容的社会变革。原创 2025-09-05 11:15:27 · 21 阅读 · 0 评论 -
14、男性畅行学术轨道,女性跨越性别歧视障碍
本文探讨了女性在物理学等STEM学科中面临的性别歧视与性骚扰问题,揭示了男性主导的学术环境如何通过性别敌意、对女性特质的压制以及不必要的性关注边缘化女性。文章分析了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包括性别本质主义和特权盲点,并指出将问题归咎于女性个体的错误观念。最后提出需通过减少男性主导、提升性别能力等结构性干预措施,建立公平包容的学术环境,让女性学者得以充分发挥潜力。原创 2025-09-04 09:30:37 · 26 阅读 · 0 评论 -
13、打破物理学科中的性别壁垒:现状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物理学科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学科的男性化定义、女性学生的适应策略、性别代表性不足以及对女性讲师的负面评价等现象。研究揭示了男性主导文化如何影响女性的归属感与职业发展,并指出性别刻板印象和结构性障碍是主要挑战。文章进一步提出通过改变文化观念、增加女性代表、改善学习工作环境及提供职业支持等措施,推动物理学科实现性别平等与多元化发展。原创 2025-09-03 15:16:09 · 33 阅读 · 0 评论 -
10、赫尔辛基年轻女性应对性骚扰与城市生活体验
本文探讨了赫尔辛基16-17岁女孩和非二元性别年轻人在城市生活中对性骚扰的经历与应对。基于访谈数据,分析了她们在咖啡馆、商场、公园和公共交通等空间中的体验,揭示了性骚扰的普遍性及其与年轻女性气质、社会期望和城市权力关系的交织。研究指出,尽管年轻人采用具身和数字策略应对骚扰,但受限于沉默规范和社会结构,仍面临孤立与不安全。文章呼吁加强法律保护、提升公众意识,并为青年创造更安全、包容的城市环境。原创 2025-08-31 16:56:28 · 23 阅读 · 0 评论 -
9、性别平等背后的暴力与个人经历的困扰
本文探讨了在性别高度平等的北欧国家中存在的‘北欧悖论’——即表面平等背后隐藏的暴力问题。通过分析瑞典性别研究会议对暴力议题的忽视,提出‘暴力体制’作为理解国家与社会中多种暴力形式相互关联的理论框架。结合一位学生在哥本哈根新生之旅中遭遇的身份骚扰经历,揭示暴力如何在日常社交环境中渗透并对个体造成深远心理影响。文章进一步从社会、教育和法律层面提出应对策略,强调实现真正性别平等需正视暴力结构,并加强个人权益保护与社会协同治理。原创 2025-08-30 11:00:12 · 35 阅读 · 0 评论 -
6、职场暴力:女性身体的损耗与社会再生产的困境
本文探讨了职场中针对女性的性别暴力问题,分析其在医疗、教育和服务行业的普遍性及其对女性身心、工作能力、家庭生活和代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基于瑞典的研究案例,文章指出不稳定的就业、不良的管理文化和结构性性别不平等是暴力频发的关键因素,并引入社会再生产理论,强调必须打破工作与家庭的二元分离,重视生殖劳动的价值。通过流程图与表格呈现暴力的影响路径及表现形式,提出需从组织改革、权利保障和文化变革等多维度综合应对,以实现性别公正与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原创 2025-08-27 10:03:13 · 31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