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本质与监狱女性主义:瑞典社会的法律与女权审视
个人经历与对暴力的思考
从小成长在军人家庭,6岁时随父亲前往国外任职,途中在黎巴嫩遭遇内战遗留的雷区,这是我第一次遭遇战争所代表的国家暴力。作为孩子,很难理解草地会成为死亡陷阱,更难理解为何有人要制造这些死亡陷阱。
自那时起,暴力及其意义的问题就一直伴随着我,甚至影响了我的政治信念和职业选择。我曾在瑞典武装部队和监狱与缓刑服务局工作,如今作为律师,我的律所代表寻求庇护者、犯罪受害者和被预防性拘留的人,也处理很多影响跨性别者和其他少数群体的行政法事务。在工作中,我每天都看到人们被剥夺尊严,尽管瑞典宪法规定公共权力应尊重每个人的平等价值、自由和尊严,但现实并非如此。
监狱女性主义的兴起
在瑞典,一位知名律师提出“强奸犯不应获得一分钱赔偿”,她常代表犯罪受害者,在一些女权主义圈子中颇有名气。2021年秋天,瑞典一起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强奸案引发了激烈辩论。该男孩因被捕时被认定为未成年人且被非法拘留时间过长而获得赔偿,但这一事件被一些自称为女权主义者的人利用,将捍卫某些妇女和儿童的权利与主张更多的国家镇压联系起来。
犯罪学家兼女权主义者妮娜·荣格(Nina Rung)曾表示要增加对男性暴力侵害女性行为的惩罚。这种观点代表了一种被称为“监狱女性主义”的运动,该术语由社会学教授伊丽莎白·伯恩斯坦(Elizabeth Bernstein)提出,指女权主义倡导“法律与秩序议程”,以及从福利国家向监狱国家的转变,将其作为实现女权主义目标的执法工具。
监狱女性主义在瑞典女权运动中兴起,与社会的两个根本变化并行:新自由主义在公共行政和整个社会中的胜利,以及种族主义在公共话语中的常态化。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