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常见皮肤病的疗效与方法
1. 带状疱疹
1.1 病因与症状
带状疱疹(shingles)由潜伏的水痘 - 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可侵犯神经系统,多发于老年人或免疫抑制人群。除皮肤损伤外,常伴有肋间神经痛或三叉神经痛。急性过程通常为良性,但神经痛,尤其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主要的慢性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主要有四种选穴和针刺方法:
- 围刺法(ENM) :沿皮肤损伤边缘皮下插入6 - 8根针,针尖指向疱疹聚集中心,留针20 - 30分钟,并连接低频、中等强度的电刺激器。
- 选取背部督脉反射点 :根据脊神经节段支配规则,选取与皮肤损伤相对应的背部督脉反射点。电针治疗时,前15分钟使用低频(2 - 10Hz)连续波,后15分钟改为高频疏密波。对于三叉神经痛,选取局部穴位,针刺方法同三叉神经痛。
- 选取远部反射区穴位 :针刺四肢的中枢反射区或与皮肤损伤一致的躯体反射区远部。
- 耳针或耳穴贴压法(ANEM 或 APPM) :每3 - 4天交替刺激双耳与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耳穴反射点,以及脊柱点、脑点和皮质下点。
在疱疹急性期,上述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于PHN,仅使用后三种方法。
1.3 案例分析
| 案例 | 患者信息 | 病情 | 治疗方案 |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