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及妇科疾病的应用与疗效
1. 尿潴留
1.1 病因
尿潴留的病因多样,可能是功能性的,如膀胱逼尿肌松弛、妇科手术(如分娩)导致尿道外括约肌紧张收缩或术后肛门疼痛;也可能由下尿道梗阻引起,如前列腺增生压迫。
1.2 治疗方法
- 针刺与艾灸 :选取下肢内侧、下腹部、骶部或臀部的泌尿生殖反射区有压痛或酸痛的反射点,如水道(ST28)、秩边(BL54)、阴陵泉(SP9)、三阴交(SP6)等。针刺下腹部穴位时,使针感传至会阴;针刺骶部穴位时,使针感传至下腹部;针刺下肢穴位时,使针感向上传至膝部或大腿内侧。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以加强刺激。拔针后,在穴位上施雀啄灸5 - 10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润。每日针刺1次,艾灸2 - 3次,直至症状消除。
- 穴位按压 :可结合指压或使用电动按摩器刺激会阴和腰骶部次髎(BL31 - 34)附近的敏感点,每日1 - 2次,尤其适用于梗阻性尿潴留。
1.3 案例分析
- 案例95:25岁女性,产后尿潴留3天,下腹部热敷无效。针刺水道(ST28)、秩边(BL54)、三阴交(SP6)后施灸,2小时后恢复自主排尿。
- 案例96:因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详见后续前列腺疾病相关内容)。
1.4 作用机制
针灸治疗功能性尿潴留效果显著,其机制与降低膀胱颈压力和尿道闭合压力等有关。对于器质性梗阻引起的尿潴留也有一定作用,可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缓解症状,但通常需要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