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神经疾病的针灸治疗:原理、方法与案例
1. 肋间神经痛与胸痛
胸痛可能由躯体原因引起,如肋间神经痛、胸部挫伤/扭伤和肋软骨炎等。肋间神经痛常因呼吸运动触发,多为继发性,由周围组织病变所致。胸扭伤常因上臂不当运动或姿势引起,疼痛与肋间神经痛相似。肋软骨炎的胸痛通常局限于肋头或肋头与胸骨柄的连接区域,可能出现肿胀和明显压痛。
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体针针刺远端或局部穴位,可结合耳针埋针法(ANEM)、七星针、拔罐、穴位按压和草药膏等。
- 远端穴位 :侧胸痛可选三阳络(TE8)、支沟(TE6)等;前胸痛可选内关(PC6)、郄门(PC4)等。一般采用强刺激,不留针,针刺得气后将针尖朝向胸部区域,持续行针3 - 5分钟。
- 局部穴位 :适用于局部压痛明显且范围有限的患者,还可结合脊柱上与相应肋骨相连的穴位,如大椎(GV14)、身柱(GV12)等。每次选4 - 6个穴位,留针30分钟,针感弱时可加电刺激或红外线照射。
- 难治性患者 :可将ANEM与体针结合,选取同侧或对侧耳部的反射点,如胸、肺、脊柱等,每隔一天交替刺激双耳。
- 其他方法 :在胸部皮肤过敏区域或肋软骨肿胀表面,可用七星针轻刺出血或拔罐,每日一次。痛点范围有限时,可进行穴位按压和使用草药膏。
案例分析显示,针灸治疗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胸痛有显著效果。如一位36岁女性,因切除主动脉瘤手术后出现慢性胸痛,经针灸治疗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一位19岁女性,患肋软骨炎两年,经针灸治疗12次后胸痛完全消失。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