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司的治理实践与改革之路
1. 亚洲金融危机与韩国公司治理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尽管韩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也开始显现出因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而导致的问题。以财阀为代表的企业集团,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和家族控制模式,成为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然而,财阀体系逐渐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
财阀治理弊端
- 多层所有权结构与隧道效应 :财阀的多层所有权结构使得控制家族能够追求私人利益,导致企业集团竞争力下降。例如,通过隧道效应进行财富转移,将公司资源用于满足控制家族的私利。
- 董事会监督缺失 :在亚洲金融危机前,董事会仅由高管组成,缺乏独立董事,无法有效监督公司运营。这使得控制家族能够轻易地将公司资源用于私人利益,而不受严格约束。
- 法律惩罚力度不足 :韩国法律体系中的民法传统对违反信托责任的行为惩罚力度较弱。对于大型财阀的高管,即使涉及贪污等非法活动,也往往难以受到严厉惩罚,出现了“大而不能倒”的现象。
-
经济危机表现
- 过度投资与高负债 :韩国企业过度依赖外国债务进行投资,尤其是短期债务。当资本投入到盈利能力低下的业务中时,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危机前,韩国财阀的平均债务 - 股权比率高达370%,但在政府“大而不能倒”的保护政策下,这些企业仍能继续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