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财阀治理与CEO模式的变革:从危机到转型
1. 韩国财阀面临的环境变化
20世纪90年代,韩国国内和全球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方面,原有的威权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成功模式面临挑战,财阀本应通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能力,快速向中高端全球细分市场转型,但却错误地选择进一步强化现有的不相关多元化和低端市场数量增长战略。
全球层面,大约在1990年,新自由主义兴起,带来了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即无边界的极端市场竞争。这使得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迫开放金融和产品市场,90年代中期WTO体系的制度化进一步削弱了韩国政府保护国内市场的能力。原本在国内市场近乎垄断的财阀,突然在国内外市场都面临来自发达工业国家强大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对韩国经济的最大冲击是金融市场的开放,这对财阀产生了双面影响:
- 积极方面 :财阀得以自由进入广阔的全球金融市场,缓解了因国内金融行业规模小和政府严格资源控制导致的资源约束问题。
- 消极方面 :外国投资者也能自由进入韩国金融市场,使韩国经济易受全球环境波动和外国投资者掠夺性侵占的影响。
此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还从根本上改变了竞争格局,形成了所谓的“新竞争”或“超竞争”。这种全方位无边界的竞争使得基于特定优势长期维持竞争地位变得不可能,到90年代中期,全球“超竞争”格局得以确立。在新环境下,只有全球市场中最快、最具创新力、质量最高或成本效益最高的企业才能获得暂时的垄断地位,因此全球企业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范式转变。
2. 韩国财阀范式转变的失败与1997年危机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促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