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gres8guard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6、美国数字包容的现状与趋势
本文分析了美国数字包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从1998年到2000年,美国家庭互联网接入和个人使用率迅速提升,传统数字‘弱势群体’如农村居民、中低收入家庭、少数族裔、50岁以上人群等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尽管整体趋势向好,但残疾人群体、部分少数族裔及低人口密度地区的宽带覆盖仍存在差距。文章还探讨了年龄、种族、收入、教育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数字发展的影响,并呼吁媒体客观报道、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续推进数字包容进程。原创 2025-11-11 03:06:58 · 29 阅读 · 0 评论 -
15、宣告数字鸿沟之战胜利在望
本文探讨了数字鸿沟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硬件成本下降、技术普及、网络外部性等因素在缩小数字鸿沟中的作用。通过数据和案例表明,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正在各阶层中快速普及,城乡、收入、年龄等群体间的差距逐步收窄。文章还强调了学校、图书馆在信息公平中的角色,指出自愿不使用和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随着技术进步与政策推动,数字鸿沟有望在未来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信息社会的包容与公平。原创 2025-11-10 10:11:48 · 30 阅读 · 0 评论 -
14、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现实与迷思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的现实与迷思,分析了不同群体在互联网接入上的差距是否真实存在。通过对比历史技术扩散模式,指出信息商品差距易消除,而信息服务差距持续存在。文章批评了过时调查数据和刻板印象导致的认知误区,强调少数族裔正在快速追赶,真正的挑战在于特定群体如美国原住民和少数族裔高校的接入问题。最后呼吁政策制定应基于准确数据,关注实际需求,推动信息时代的公平与民主发展。原创 2025-11-09 11:03:05 · 15 阅读 · 0 评论 -
13、数字鸿沟的真相与应对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美国不同种族和收入群体在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方面的差异,揭示了数字鸿沟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收入是影响网络接入的最主要因素,而一旦上网,各族群体的在线行为趋于一致。学校虽在技术普及上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设备不足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市场通过降价和免费服务推动普及,非营利组织则在提供设备与培训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文章最后提出多方协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教师培训、降低技术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与构建可持续的支持体系,以实现数字公平。原创 2025-11-08 14:19:33 · 15 阅读 · 0 评论 -
12、克林顿推动计算机普及计划及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本文分析了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推动的23亿美元计算机普及计划,旨在缩小数字鸿沟,涵盖教师培训、社区技术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及特殊群体支持等措施。同时结合多项研究,探讨了不同收入、年龄、种族和教育水平群体在互联网接入与使用上的差异,揭示数字鸿沟正在逐步缩小的趋势。文章还从教育、经济和社会层面提出应对策略,并论述了缩小数字鸿沟对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社会融合与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展望了更加公平包容的数字社会未来。原创 2025-11-07 16:34:17 · 33 阅读 · 0 评论 -
11、美国实现全民电子邮件普及:可行性与社会影响
本文探讨了美国实现全民电子邮件普及的可行性及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从电子邮件的技术特性出发,分析了推动全民接入的必要性,特别是在缩小数字鸿沟、增强公民参与和促进电子商务方面的潜力。文章提出了设备接入、软件管理、地址分配和服务支持等实施路径,并指出了基础设施差异、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通过政策、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建议,强调应将电子邮件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服务,推动开放网络架构与统一监管框架。最终展望了全民电子邮件在提升社会凝聚力、政治参与度和经济效率方面的长期价值。原创 2025-11-06 09:00:14 · 33 阅读 · 0 评论 -
10、美国E-rate项目:四大城市的故事
本文深入探讨了美国E-rate项目在四大中西部城市——芝加哥、克利夫兰、底特律和密尔沃基的实施情况。E-rate项目为学校和图书馆提供高达90%的电信服务折扣,显著加速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善了互联网接入。研究发现,该项目在推动教育公平和技术普及方面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与供应商关系紧张、电气升级和硬件采购资金缺口、教师专业发展不足以及管理层认知欠缺等挑战。文章总结了多部门协作、资金杠杆效应和系统化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应扩大项目覆盖范围、加强政策支持、提升专业发展质量及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建议,以实现真正的教原创 2025-11-05 09:32:10 · 25 阅读 · 0 评论 -
9、信息时代的平等与数字鸿沟挑战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美国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分析了其在学习工具与繁荣工具获取、价格差异及消费者使用模式等方面的体现。文章指出,《1996年电信法》虽旨在促进竞争,却因市场集中和监管缺失加剧了不平等。通过数据揭示不同收入群体在电信服务消费上的巨大差距,强调数字鸿沟本质上是经济鸿沟。为实现信息平等,需从政策监管、企业责任和社会参与三方面协同推进,包括加强价格控制、推动基础设施普及、鼓励技术创新与数字教育,最终构建包容、公平的数字社会。原创 2025-11-04 10:41:20 · 28 阅读 · 0 评论 -
8、通用服务政策:财富再分配视角下的剖析
本文从财富再分配的视角深入剖析了通用服务政策在电信通信领域的作用与局限。文章指出,通用服务政策本质上是一种通过监管和财政手段实现资源再分配的机制,虽有助于缓解社会不平等,但无法替代经济增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根本推动作用。文中分析了财富与电信普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批判了部分倡导者夸大政策效果、忽视市场力量的现象,并强调再分配政策应明确、精准且保持竞争中立。通过对E-rate和电子邮件纳入通用服务等案例的探讨,揭示了政策倡导与实际发展之间的脱节。最后提出,应理性看待通用服务政策的边际贡献,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对新兴原创 2025-11-03 16:53:03 · 23 阅读 · 0 评论 -
7、在线服务的普遍接入:问题剖析
本文探讨了在线服务普遍接入的可行性与挑战,分析了通信与信息的区别,回顾了电话、图文电视和视频文本等技术的历史经验,并评估了在线服务在教育、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价值。文章指出,在当前阶段,在线服务作为信息资源的价值高于其通信功能,推行通用接入需权衡技术成熟度、经济成本和社会优先级。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创新和社会协作,未来有望实现公平、可持续的在线服务普及。原创 2025-11-02 11:02:18 · 23 阅读 · 0 评论 -
6、自下而上的通用服务:新泽西州卡姆登市电话普及情况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新泽西州卡姆登市的民族志调查,揭示了低收入城市社区电话普及率低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影响电信接入的主要障碍并非本地月租费,而是与使用相关的高额费用(如长途话费)及信用风险问题。许多无电话家庭因无法支付超额账单而断网,并面临重新入网的经济壁垒。研究挑战了传统将电话视为唯一必需品的福利主义观点,提出电信接入应被视为包含公用电话、工作电话、寻呼机、有线电视等多种形式的连续谱。数据显示,部分家庭更重视有线电视而非电话服务,且低收入群体广泛消费智能网络功能,存在被过度营销的风险。研究呼吁重新定义通用服务政原创 2025-11-01 11:52:56 · 30 阅读 · 0 评论 -
5、信息差距:现实还是神话?
本文探讨了‘信息差距’是否真实存在,还是被夸大的社会焦虑。从‘普遍服务’的历史出发,回顾电话、电力、汽车、广播和电视等技术的普及过程,指出技术创新通常经历从高成本、小范围到低成本、大规模应用的S型扩散曲线。文章分析了政府在不同技术发展中的角色,强调无需仓促干预,应让市场和技术自然演进。同时指出,部分‘信息差距’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并非纯粹经济问题。最终认为,信息差距虽有现实表现,但更应被视为动态的社会资源配置问题,需通过教育、公共政策与技术发展协同应对,而非过度依赖补贴或管制。原创 2025-10-31 12:53:37 · 31 阅读 · 0 评论 -
4、数字鸿沟的演变:种族与互联网接入和使用的关系
本文探讨了1990年代末美国不同种族群体在互联网接入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重点分析了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与白人在年龄、教育、收入、职业等方面的数字鸿沟演变。研究发现,尽管整体互联网普及率上升,但种族间的接入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扩大,家庭电脑拥有率是关键影响因素。文章还提出了涵盖家庭技术采用、学校与公共接入、教育与收入作用、搜索与购物行为、多元文化内容及在线社区建设等九项未来研究议程,旨在推动公平参与数字经济的政策制定与学术探索。原创 2025-10-30 11:16:34 · 21 阅读 · 0 评论 -
3、数字鸿沟:现状、挑战与应对策略
本文分析了美国在家庭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方面的现状与挑战,揭示了基于收入、教育、种族、家庭类型和地理位置的数字鸿沟现象。数据显示,尽管整体接入率上升,但群体间差距仍在扩大。文章探讨了影响互联网使用的多重因素,并提出通过促进竞争、扩大社区接入中心、提高认知度、解决隐私与儿童安全担忧以及持续监测等策略来缩小数字鸿沟,推动信息社会的公平发展。原创 2025-10-29 15:28:11 · 22 阅读 · 0 评论 -
2、数字鸿沟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本文综述了数字鸿沟的研究现状,基于NTIA和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种族、年龄、教育和地区等因素对电话、电脑及调制解调器普及率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群体在数字接入方面的差异。文章指出当前研究在统计方法上的不足,建议采用方差分析和长期跟踪等手段改进研究方法,并提出精准定位支持对象、实施针对性项目、发挥公共机构作用等政策建议,以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社会的公平与包容。原创 2025-10-28 16:21:01 · 25 阅读 · 0 评论 -
1、数字鸿沟:现状、挑战与机遇
本文探讨了数字鸿沟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机遇与潜在问题。文章指出,虽然互联网接入差距正在缩小,但基于阅读能力和信息利用技能的新鸿沟可能成为关键挑战。通过对比电视与互联网的使用特性,强调了阅读与写作在数字时代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互联网在提升公众阅读能力方面的潜力。同时,文章审视了数字鸿沟概念的历史背景、政策影响及其对民主的双重作用,提出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缩小数字鸿沟中的角色与责任,呼吁采取综合策略推动数字公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创 2025-10-27 16:46:27 · 31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