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公司治理与实践剖析
在韩国经济中,企业集团是主要的商业形式,控股股东在企业集团的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控股股东的存在有助于企业集团的高效运作。由于企业集团内各公司所有权结构不同,甚至部分为有少数股东的上市公司,但最终决策者相同,这使得集团在资源和知识共享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控股家族能够在集团附属公司之间进行轻松而高效的协调。
然而,家族控制也存在负面影响。控股股东 - 经理对集团的控制和管理形成垄断,缺乏适当的制衡机制。内部人员与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一致是企业良好绩效的重要条件,但韩国财阀并非如此。控股家族通过隧道效应、从多家附属公司的官方职位获得高额薪酬、以大幅折扣购买股票和资产等方式获取控制权的私人利益,且由于现金流权可被最小化,机会成本极低。
韩国基于民法体系的法律传统,也助长了这种治理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控股家族与少数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未受到严厉惩罚。跨不同所有权结构附属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中的自我交易和追求控制权私人利益的行为普遍存在,但在刑事诉讼中很少受到惩罚,少数股东的集体诉讼也很难成功。
为了最大限度地将留存收益的自由现金流用于私人用途,韩国公司一直保持着极低的股息支付率,历史平均股息收益率低于1.3%。低股息收益率使韩国股票投资者专注于频繁交易,追求短期资本收益。此外,控股家族的帝国建设虽然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但有时会因鲁莽的多元化和固守策略导致财务失败,这也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
企业集团的结构
韩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财阀的金字塔式或迂回式所有权结构,这有助于控股家族维持对企业集团的控制。金字塔式结构在其他国家的企业集团中也常见,但韩国的情况较为独特。除了成员公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