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主体与总体不确定性模型的求解与模拟:方法、准确性检验及挑战
模拟方法比较
在处理异质性主体和总体不确定性的模型时,有三种主要的模拟方法。其中,Young(2010)提出的方法,即基于网格且无需计算逆矩阵的方法,编程最为简便。与另一种同样基于网格但需要计算逆矩阵的方法相比,由于二者相似,似乎没有理由选择更复杂的后者。
Algan 等人(2008)提出的方法在编程上明显不如 Young(2010)的方法容易,它依赖于对密度的平滑近似。不过,该方法相较于两种基于网格的方法有一个优势,即它在参数化横截面分布时使用的系数大幅减少。在某些应用场景中,这一优势十分有用。例如,在 Reiter(2009)的求解过程中,横截面分布的所有系数都是扰动过程的变量。当使用基于网格的方法时,通常需要约 1000 个网格点来描述模型的横截面分布,如此多的变量使得高阶扰动过程的使用变得极为困难。
Algan 等人(2008)的方法在累积分布函数(CDF)不连续时的准确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于特定模型,通过用六阶多项式对横截面密度进行参数化,可以得到非常准确的模拟序列。由于该模型中处于约束条件下的主体极少,挑战相对较小。Algan 等人(2010)进一步考虑了一个 CDF 存在大量大幅跳跃的例子,使用十阶多项式来近似密度。尽管这种近似无法捕捉到跳跃,但他们发现近似密度所对应的隐含 CDF 能很好地拟合真实 CDF 的平均值。更重要的是,他们证明了所生成的关于分布特征(如矩和处于约束条件下的主体比例)的时间序列是准确的。
模型准确性的重要性
具有异质性主体和总体不确定性的模型是复杂的。如前文所述,对于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状态变量集,甚至不清楚哪类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