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决策与资产定价问题的建模与求解
1. 投资者初始值问题的求解挑战
在处理投资者的初始值问题(IVP)时,可采用如Bender和Orszag(1999)提出的方法,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PDE)分解为无穷多个线性PDE,然后递归求解。在这些线性PDE中,原非线性项会被替换为前序线性PDE解的独立函数,而原IVP的解就是所有这些线性PDE解的总和。然而,存在两个数学问题:一是不清楚这个总和是否收敛;二是不确定它是否收敛到原IVP的真实解。此外,还需检查条件(119)是否成立,以确保(115)、(116)和(120)中关于μ的积分存在。所以,在完全刻画投资者的IVP之前,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2. 连续时间资产定价
与离散时间资产定价模型类似,连续时间资产的均衡价格通过协调所有投资者的最优行为来确定,以实现资产供需平衡和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为简化问题,Cox和Huang(1989)等人采用鞅方法来描述资产定价。定价核或随机贴现因子$ \Pi_s $是一个随机过程,对于在每个时刻$s \geq t$有收益$x_s$的证券,其价值$P_t$由下式给出:
[P_t = E_t\left[\int_{t}^{T} \frac{\Pi_s}{\Pi_t} x_s ds\right]]
其中,$T$为证券的到期日。当且仅当市场完备且无套利机会时,正的定价核是唯一的;若市场不完备,则定价核不唯一。
以Duffie和Epstein的随机微分效用模型中的最优投资问题(104) - (111)为例,其中每期回报是聚合器(105),Duffie和Epstein(1992b)以及Duffie和Skiadas(1994)证明定价核为:
[\Pi_t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