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同智”,被不少车企和供应商视为新的机会。
一直以来,传统燃油车的电气化架构由于存在不足,以及为实现高算力所需的电能供应缺陷,被视为实现智能化的主要挑战。
9月29日,上汽大众正式迎来Pro家族2026款的上市,新车定位“超聪明油车”,以“油电同智”为核心理念,打破燃油车在智能体验上的“代际落差”,推动燃油车智能化持续落地。
此次变化,和上一代Pro车型的最大差别之一就是,新一代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将首次支持端到端高快NOA功能,这是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主打的智能化核心功能。
这套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由上汽大众与卓驭联合开发。按照后者的说法,公司解决了燃油车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行业难题。比如,“风冷+增强辅助”散热方案、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以及打通所有与辅助驾驶相关的通讯协议。
而卓驭的这套方案(惯导双目™立体视觉+中低算力平台),行业并不陌生。此前已经在五菱、红旗、奇瑞、比亚迪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量产上车。

几乎是同一时间,大众集团旗下豪华品牌—奥迪,则是选择华为乾崑智驾方案上车。同样,双方基于E³ 1.2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了在燃油车上构建与电动车同级的智能驾驶硬件基础,解决了动力协同、供电稳定等问题。
除了奥迪e-tron家族新能源车型,包括奥迪A5L、Q5L、奥迪A6L等热销燃油车型也将陆续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方案。其中,上汽奥迪A5L业界首款搭载华为智驾技术的燃油车型。
而希望赶上这一波“油电同智”船票的还有自主品牌。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智能化,本身就是为燃油车带来新一轮市场红利。
8月29日,在2025年成都国际车展上,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星越L和星瑞两款车型首次亮相。作为两款燃油车,采用GEEA3.0电子电气架构,全系标配Flyme Auto智能车机系统,并首次搭载千里浩瀚H3智驾方案。
按照计划,今年吉利还将有多款主力燃油车型陆续换代升级。而奇瑞也同样提出了“油电同智”战略,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让超过30款燃油车型搭载“猎鹰智驾”系统。
此前,作为奇瑞合作伙伴的博世,也在公开场合直言,“从技术角度而言,燃油车实现中高阶智驾完全可行。”但,燃油车机械件的复杂,非常考验智驾系统的操控能力。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高速NOA交付新车296.38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高达97.34%。
而从搭载率来看,新能源车型高速NOA的标配率达到38.97%,相对应的燃油车高速NOA的标配率仅为1.13%。巨大的差距,也为市场注入潜在想象空间。
“从用户选择来看,购买Pro家族车型的用户,基本都是冲着其智能化来的。”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傅强表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的差距正在被重新定义。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长期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一定的分化格局,混动、纯电、燃油三条技术路径将基本形成4:3:3的市场格局。
数据似乎也在验证判断。

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给出的数据,今年8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新能源乘用车交付量同比增速降至9.06%。而作为头部玩家的比亚迪,从今年3月开始,连续累计月度能源车型同比增速持续下滑。
此外,比亚迪9月销量更是同比下降5.52%,这也是自2024年3月以来,该公司首次出现单月同比下降,终结了连续18个月的同比增长势头。
同时,从单月增速上来看,比亚迪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增速突然降低;其中,今年7月增速为0.6%,8月增速为0.1%,基本仅能够与去年持平。
一方面,这种变化源自于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不断白热化,其他车企对比亚迪产生冲击。比如,9月新能源全市场车型销量排名,五菱宏光MINI EV重新回归榜首。而比亚迪海鸥曾蝉联2023年及2024年A00级市场年销冠军。
另一方面,燃油车加速智能化上车,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部分消费者。以吉利为例,今年1-8月,旗下燃油车型依然实现同比增长8.09%;奇瑞旗下燃油车型也实现同比增长2.86%。

9月27日,奇瑞正式发布“中国新燃油”战略。瑞虎9X作为首发车型之一,首搭高通骁龙8255芯片和猎鹰500智驾系统(地平线征程6),后者的系统算法供应商涉及轻舟智航、鉴智机器人等本土新势力玩家。
尤其是新能源车二手残值率持续下滑,正在影响市场。尤其是纯电玩家陆续杀入插混和增程车型,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市场的妥协。
最新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损失率比燃油车高1.5~2倍,这意味着,前者通常更有可能被推定为全损车;目前,新能源汽车三年残值率低于50%,比燃油车低近10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变化波动大,也造成不少消费者直言不爽,“车型更新换代过于频繁,配置变化也是朝令夕改,更是让老车主频频遭背刺”。
同时,加上主动安全、辅助驾驶相关强制性国标即将在未来几年陆续发布实施,对燃油车市场的传统配置也带来升级需求。
而在海外市场,由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智能化加持燃油车,也更能适应当前全球主流市场的消费需求。这也意味着,市场机会不再是新能源一条路。
比如,奔驰的新能源战略已调整为“油电并行”的灵活策略,目标是在2030年前,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在总销量中占比最高达50%,而非此前的全面纯电动化目标。
2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