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CM训练历程

2015年10月25日,我在沈阳市东北大学刘长春体育馆参加了第一次ACM区域赛,经过了紧张的5小时,以一枚铜牌收尾,从此算是暂时结束了我的ACM训练历程(明年看情况决定是否参加)。


回想整个比赛过程,第一个通过的是B题,队友用了strstr函数暴力过了这道题,排到第29名,甚为欣喜!一个小时左右,终于找到了D题组合游戏的规律后过了(WA了一次,一开始找错规律了,随后发现要用gcd),位于银牌区的35名左右。然而不幸的是,后面的4个小时,我们再也做不出题了,M题和F题一直到比赛结束的那一刻都没能做出一道。不过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真的用尽全力思考了,没有做出来实在是我们队能力有限,毕竟是第一次打,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在这次比赛中,亲眼目睹了岛娘凶残的7道题全部1Y,封榜之前一直在第一名。也目睹了北航的昂神最终以题目取胜,勇夺第一的霸气。我和他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因此只能仰望这些大牛,也很羡慕他们可以做出来这么多题,顺利晋级世界总决赛。曾经,我也有过世界总决赛的念头,但是现在显然是没有实力去冲击WF的。听说岛娘已经打了12年的算法竞赛了,终于圆梦了WF,这真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故事了。


回想自己,从大一连C语言都不知道是啥,到如今可以参加第一次区域赛,我亲自体验了这中间的一切。还很清晰的记得,我第一次参加的算法竞赛是2014年编程之美的资格赛,C题是一个需要用网络流才能解决的问题,却硬是被我用自己笨拙的办法过了小数据。从周五晚上到周日下午点名之前,我花了整整2天时间。快一整页的WA,到PE,再到最后的令人眼前一亮的AC,我真的是激动地欢呼起来。(那时,还不知道网络流到底是何物,看了题解也是一头雾水)从此决定“入坑”。


入坑的时候,根据学长的建议,我买了本紫书和大白书,开始了个人训练的历程。其实这之前我也看过电子版的小白书,但自从第一次参加校赛就被虐的体无完肤后,我决定想抽空踏踏实实从头学一遍。而决定入坑的那天,就是我开始行动的时候。刚刚买来紫书的时候,翻了翻,感觉自己会度过一段充实的暑假了。不过实际情况是,暑假并没有做太多的题,暑假后的我开始紧张的大二上学期,一大波课程,我没有太多时间来学习算法竞赛了。然而快到期末的时候,算了算时间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