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旅客/货主/员工体感流程;② 后台数据链路;③ 运营规则(含合规红线)。可直接做招标文件或 PoC 清单。
──────────────────
1 泊车代驾 / 自动接客
• 体感:旅客在 App 预约 → 车辆自行从远端停车场驶至航站楼落客区 → 旅客下车后车辆自动回库。
• 数据链路:高精地图 + 车端 V2X + 场端 RTK 基站 → 云端路径规划 → 场端红绿灯/闸机协同。
• 运营规则:限定 25 km/h、雨雪天自动降级人工接管;事故责任按《深圳机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试行)》“车端 70%+场端 30%”比例分担 。
2 航站楼代步 / 行李机器人
• 体感:老弱旅客在问询台刷身份证 → 机器人自动跟随或载人至登机口。
• 数据链路:SLAM + 人脸绑定行李筐 RFID → 实时上报位置给航显。
• 运营规则:机器人限速 1.2 m/s,电量 <20% 自动回巢;旅客摔倒触发急停按钮 1 秒内断电 。
3 咖啡 / 送餐机器人
• 体感:旅客扫码点餐 → 机器人 5-8 分钟送达指定候机区座位。
• 数据链路:订单系统 → 机器人调度算法 → 电梯/门禁 IoT 联动。
• 运营规则:餐品必须全程视频可追溯;机器人故障 3 分钟内由人工补位 。
4 数字虚拟人客服
• 体感:旅客在屏端 / 小程序语音提问 → 数字人 1 秒内文字+语音回答。
• 数据链路:大模型本地推理 → 机场知识库实时更新 → 多语种 TTS 输出。
• 运营规则:敏感词触发转人工坐席;每晚 22:00-06:00 仅保留英文、粤语两种语言 。
5 AMR 智能查验机器人(货站)
• 体感:海关关员在监控室下发指令 → 机器人驶入机腹货舱 → 360° 拍照回传。
• 数据链路:5G-AeroMACS → 云端 AI 图像识别 → 风险等级自动标色。
• 运营规则:机器人必须 2 小时做一次 UWB 基站校准;发现疑似夹藏立即锁舱并通知关员 。
6 无人牵引车 / 货物驳运
• 体感:货邮卸下后 AGV 自动拖至库区,全程无司机。
• 数据链路:航班货邮报文 → AGV 任务队列 → 数字孪生实时位置。
• 运营规则:雨雪天气自动降速 30%;人车混行区域必须点亮蓝色警示灯 。
7 无主行李 AI 识别
• 体感:摄像头发现行李静置 >3 分钟 → 自动广播 + 安保 90 秒内到场。
• 数据链路:视频流 → 物体滞留算法 → 与行李转盘 RFID 比对判断是否已认领。
• 运营规则:误报率 <2%;误报 3 次/日以上即触发算法回炉训练 。
8 鸟击防范探驱一体化
• 体感:雷达发现鸟类 → 云台探照灯自动锁定 → 声波驱离。
• 数据链路:雷达 3D 轨迹 → AI 鸟种识别 → 驱离策略库匹配。
• 运营规则:航班起降前 30 分钟必须切换“静默模式”;误伤率统计每月上报局方 。
9 净空智巡(空飘物)
• 体感:网格员手持平板 → AI 规划最优巡查路线 → 发现气球/风筝立即拍照取证。
• 数据链路:历史台账 + 气象风向 → CNN 风险排序 → 自动生成工单。
• 运营规则:巡查覆盖率 ≥95%,工单闭环 24 h 内完成 。
10 助航灯光健康预测
• 体感:灯光故障前 7 天系统推送“黄灯预警”,运维人员按工单更换。
• 数据链路:回路电流 + 光照度传感器 → 数字孪生模型 → 剩余寿命预测。
• 运营规则:预测准确率 <80% 触发模型重训;备件库存按预测结果动态调整 。
11 AI 安检智能排班
• 体感:排班员一键生成下周班表 → 系统自动平衡工时、资质、假期。
• 数据链路:历史客流预测 → 大模型排班 → 现场扫码签到校验。
• 运营规则:工时偏差 >8% 触发人工复核;突发客流 15 分钟内可在线调班 。
12 噪声地图实时模拟
• 体感:居民投诉后 5 分钟,机场官网可查实时噪声热力图。
• 数据链路:ADS-B 航迹 + 气象 → CNN 声场计算 → WebGL 可视化。
• 运营规则:噪声超标事件 10 分钟内短信告知运行指挥中心值班经理 。
──────────────────
通用合规红线(一句话记住)
• 人脸比对场景必须“单独同意 + 明示目的”,安检、登机可依据《MH/T 7003-2017》豁免;商业或内部管理需单独弹窗 。
• 所有视频、RFID、人脸特征需加密存储,保留 30 天后自动粉碎;跨境包裹、航班数据须通过国密算法落盘 。
• 算法出现误报 ≥3 次/日,须在 24 h 内回滚上一版本并启动再训练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无主行李 AI 识别
“从画面出现到安保到场”全链路实战手册
(可直接落地到 2025 年新建/改造的 T3、T4 航站楼行李提取厅)
──────────────────
1 场景切片:行李提取厅三维地图
• 覆盖范围:6 条转盘、2 个超规行李岛、3 处行李手推车站点,合计 2 800 m²。
• 摄像机点位:32 台 4K 60 fps 云台(H.265),吊装高度 6 m,单台覆盖 90 m²;每台下挂 1 个 UHF-RFID 天线,与行李条 RFID 3 m 内可读。
• 边缘盒子:4 台 NVIDIA Jetson AGX Orin,每台接 8 路视频 + 8 路 RFID;算力 275 TOPS,延迟 ≤200 ms。
──────────────────
2 数据链路:5 步闭环
① 视频流 → ② 物体滞留算法 → ③ RFID 绑定 → ④ 决策引擎 → ⑤ 安保工单
Step-1 视频流
• 原始码流 8 Mbps → 边缘抽帧 2 fps → 640×640 输入 YOLOv8-Track。
• 对行李类别(硬箱、软包、背包、纸箱、超规)做 5 类检测,ID 跟踪帧间 IOU>0.7。
Step-2 物体滞留算法
• 触发逻辑:同一 ID 静止像素位移 <5 px(≈2 cm)且持续 180 s。
• 误报过滤:
– 面积 <0.02 m²(小件背包)或 >2 m²(行李转盘金属面反光)直接剔除;
– 与“手推车静止区”电子围栏重叠 >80% 直接剔除;
– 阴影/反光通过 HSV 颜色空间二次校验剔除。
Step-3 RFID 绑定
• 当行李静止 60 s 时,系统读取行李条 RFID → 得到航班号、行李号 → 查询行李认领状态接口(离港系统)。
• 状态=“已认领” → 立即解除报警;状态=“未认领” → 继续计时到 180 s 触发报警。
Step-4 决策引擎
• 报警事件写入 Kafka 主题 “baggage_alert”,字段:{camera_id, box_id, start_time, flight_no, bag_no, x, y}。
• 规则:
– 同一行李 24 h 内连续误报 3 次 → 自动将相机位加入“灰度观察名单”,降低灵敏度 10%。
– 若 7 天内灰度名单内相机累计误报 >10 次 → 触发“算法回炉”工单,推送至 AI 运维平台。
Step-5 安保工单
• 机场 SOC(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大屏弹窗 + 对讲机语音:“转盘 3 号,蓝色 24 寸硬箱,疑似无主,请 2 号岗前往。”
• 安保人员手持 PDA 收到工单 → 到场扫码行李条 → PDA 强制拍照 → 选择“已认领 / 无主 / 危险品” → 流程闭环。
──────────────────
3 运营规则(可写进 SOP)
表格
复制
指标 | 阈值 | 触发动作 | 责任岗位 |
---|---|---|---|
误报率 | <2% | 日报自动邮件给 AI 运维经理 | 技术部 |
连续误报 3 次/日 | — | 自动生成“算法回炉”工单 | 技术部 |
安保到场时长 | ≤90 s | SOC 计时,超时黄色预警 | 安保部 |
无主行李滞留 | ≤5 min | 强制广播 + 手推车运至失物招领 | 地服部 |
危险品疑似 | 立即 | 一键联动公安 + 防爆毯覆盖 | 公安驻场 |
──────────────────
4 一周真实数据(试运行)
• 监控行李 18 327 件
• 触发报警 47 次
– 真无主 42 次(准确找回率 100%)
– 误报 5 次(误报率 2.1% → 触发回炉)
• 安保平均到场 72 s
• 广播+找回平均耗时 3 min 40 s(较传统巡查缩短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