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场外衍生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探索
1. 场外衍生品业务现状与问题
1.1 业务流程复杂与低效率
场外衍生品交易具有明显的定制化特点,其优势在于能更好地满足参与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劣势是业务效率低下。在交易过程中,双方以点对点的方式协商和确认合同条款需要很长时间,涉及大量重复工作和高额文书成本。而且,专属定制合同不易转让或替换,流动性较差。交易后的抵押品管理、事件管理以及与不同交易对手的合同管理都带来了沉重的工作量,难以全面跟踪和管理各种合同,并密切关注复杂的条款。
1.2 标准化的有限作用
尽管场外衍生品数据、文件、协议和程序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效率。例如,ISDA主协议为场外衍生品交易建立了相对固定和标准的合同条款以及明确统一的违约处理机制,使市场参与者能够以较低的协商成本快速进行交易。CPSS - IOSCO倡导使用法律实体标识符(LEIs)系统作为场外衍生品数据聚合的机制,并呼吁行业主导开发标准产品分类系统,用于对场外衍生品产品进行分类和描述。然而,这些措施远远不够。当前的衍生品基础设施效率极低且成本高昂,几乎无法在整个行业实施可扩展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因为每个公司或平台都使用自己独特的事件和流程表示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数据核对,以确保交易双方拥有相同的信息。
2. 区块链在场外衍生品信息交换中的应用
2.1 区块链信息交换平台的构建
可以创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场外衍生品信息交换平台,利用分布式网络实现市场参与者、电子交易平台、中央对手方(CCP)、交易报告库(TR)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避免信息的分散交换,减轻严格监管带来的业务压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