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赋能场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债券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创新之路
1. 场外市场现状与区块链应用优势
1.1 场外市场特点与痛点
与有组织的交易所市场相比,场外(OTC)市场具有分散注册、“点对点”交易和分布式运营的特点。其优势在于机制灵活和产品多样,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 注册分散易导致登记不一致,阻碍产品所有权自由转移。
- 业务涉及多方,信息交换效率低、成本高。
- 市场对监管机构不透明,投资者面临损失风险。
尽管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强了对场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FMIs)的发展和监管,但场外市场仍存在明显痛点。
1.2 区块链应用优势
区块链技术不仅与场外市场的分散或非集中特性天然契合,还能有效解决其痛点:
- 统一产品所有权注册,保持场外市场分散运营的灵活性。
- 无需改变现有格局,实现不同场外FMIs之间的连接,构建统一的全球场外FMI。
- 实现链上多方信息共享,提高信息交换和监管信息报告效率。
- 保留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交易记录,使穿透式、功能性和协同监管成为可能。
2. 区块链在债券FMI互联中的应用
2.1 中国债券FMIs现状分析
2.1.1 形成当前格局的历史逻辑与机制
中国债券市场呈现“两个市场和三个后台”的格局。“两个市场”指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三个后台”分别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CSDC)、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CCDC)和上海清算所(SHCH)。这一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 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