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量 - 反应建模:原理与方法
1. 暴露与剂量
暴露描述了个体与外源性物质的接触情况,具有定性和定量的特征。剂量则是一个精确的数值量,描述了物质进入生物体并作用于靶部位的量。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吸入、皮肤接触、口服等)在不同情况下进入生物体。在体内,物质会经过多个部位,可能产生多种代谢产物或诱发有害物质的产生。
剂量可分为以下几种:
| 剂量类型 | 定义 |
| ---- | ---- |
| 应用剂量 | 用于吸收的物质的量 |
| 内剂量 | 穿过吸收边界的物质的量 |
| 递送剂量(靶剂量) | 在毒性相互作用器官处可用的物质的量 |
美国环保局(1999)建议检查以下几点:
- 剂量是否以环境浓度、应用剂量或靶器官的递送剂量表示。
- 剂量是否以母体化合物、一种或多种代谢物或两者表示。
- 剂量模式和时间的影响是否显著。
- 使用动物数据时,从动物剂量到人类剂量的转换。
- 不同暴露途径之间的转换度量。
在实际风险评估中,可能无法测量靶器官剂量,原因包括数据仅来自动物实验、缺乏易感亚组的剂量信息、暴露数据与要监管的暴露类型不对应或由于生物机体的复杂性无法在靶部位进行测量。为了计算剂量参数,已经开发了种间和种内剂量调整、途径间外推和基于生理模型的毒代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当暴露持续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时,还提出了个体剂量平均方法。
mermaid图如下:
graph LR
A[物质进入生物体] --> B[多种途径]
B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