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6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9、对话行为的增量识别与预测
本文探讨了在未分割的口语对话中进行对话行为增量识别与预测的方法,提出结合局部和全局分类器的策略以提升识别准确性。局部分类器捕捉细节特征,而全局分类器利用先前及后续预测的上下文信息,有效纠正错误并提高F-scores。通过引入优化的全局搜索策略,并融合词级、N-元组、韵律声学及话语历史等多类特征,系统在AMI和Map Task数据集上表现出显著性能提升。文章还分析了增量解释的优势,如增强交互性、降低语义复杂度,并指出未来需在模块集成、特征融合与策略优化方面深入研究,以实现完全在线的口语对话理解。原创 2025-11-18 07:01:23 · 14 阅读 · 0 评论 -
28、对话行为的增量识别与预测
本文研究了对话行为的增量识别与预测,探讨了综合利用语言、感知和上下文等多模态信息的方法。通过在AMI和Map Task语料库上的实验,比较了贝叶斯网络与Ripper规则归纳器在联合分割与分类任务中的性能,并分析了不同特征和策略对识别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步学习和任务拆分策略能有效提升分类精度,尤其在处理复杂维度识别时表现更优。尽管当前方法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探索片段多功能性处理、特征优化及分类器组合等方向,以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原创 2025-11-17 12:59:30 · 18 阅读 · 0 评论 -
27、语言组合操作标注与对话行为的增量识别预测
本文探讨了语言组合操作中的修饰结构特质选择与点对象类型利用的标注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对话行为的增量识别与预测。通过分析形容词修饰、名词复合词及复杂类型的选择机制,结合增量式语言理解模型,提出基于局部与全局分类相结合的对话行为识别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融合上下文信息与多特征的机器学习方法显著提升了识别准确率。未来可结合深度学习与非语言特征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推动智能交互应用发展。原创 2025-11-16 16:19:53 · 16 阅读 · 0 评论 -
26、基于GLML的语义组合操作标注解析
本文系统介绍了基于Generative Lexicon Markup Language(GLML)的语义组合操作标注方法,涵盖理论基础、标注框架与语料库构建。文章首先阐述语义标注的演进与GLML在捕捉论元选择和类型强制中的优势,继而介绍生成词库理论中的四类特质结构与三类语义类型,并提出基于动词的论元选择与强制(ASC)任务。通过MATTER方法指导语料库开发,采用浅层类型系统对BNC语料进行标注,数据以XML格式存储,支持机器学习应用。进一步扩展至名词层面,利用FORMAL、CONSTITUTIVE、TEL原创 2025-11-15 11:33:20 · 15 阅读 · 0 评论 -
25、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动词分类与语义标注技术
本文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动词分类与语义标注技术,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VerbNet类消歧器,在多义词动词上达到88.67%的平均准确率,相较基线错误率降低49%。通过分析词汇、句法、语义及DDN等特征组合,发现句法和DDN特征显著提升性能。研究还揭示了Semlink语料库中存在的不恰当映射与隐喻扩展问题,并提出了未来改进方向,包括扩大覆盖范围、增加标注、处理隐喻用法、扩展DDN特征及推动深度语义分析应用。结合GLML标记语言与语义角色标注,可实现句子深层语义表示,为智能问答、机器翻译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原创 2025-11-14 09:36:37 · 35 阅读 · 0 评论 -
24、VerbNet类分配:作为词义消歧任务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将VerbNet类分配作为词义消歧任务的可行性与方法,提出基于监督机器学习的分类器,利用Semlink语料库中的多类动词实例进行训练与测试。通过融合词汇、句法和语义特征,分类器在多类动词上达到88.67%的准确率,相比最频繁类基线实现了49%的错误率降低。实验结果表明,丰富的特征表示能有效提升动词语义分类性能,为语义分析和推理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工作将聚焦于特征优化、算法改进及在更多NLP任务中的应用拓展。原创 2025-11-13 11:07:08 · 39 阅读 · 0 评论 -
23、对话行为的上下文变化语义学
本文介绍了对话行为的上下文变化语义学,重点分析了通用与特定维度的交际功能及其语义更新机制。内容涵盖信息提供、信息寻求、承诺类和指令类功能,并深入探讨反馈、话轮管理和时间管理等特定功能的语义表达。同时,文章阐述了限制性和添加性交际功能限定词的作用,展示了不确定性、条件性和情感如何影响语义解释。基于ISO 24617-2和DIT++标准,提出了计算机实现、测试与评估的未来工作路径,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对话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应用方向。原创 2025-11-12 12:58:30 · 14 阅读 · 0 评论 -
22、对话行为的语境变化语义学
本文探讨了对话行为的语境变化语义学,系统介绍了对话行为的依赖关系、具体语法(如DiAML)、语义定义及其在信息状态更新中的应用。文章详细阐述了语境模型的五个组成部分:语言、任务、认知、物理/感知和社会语境,并引入语义原语和基本更新函数来形式化描述各类交际功能的语义效果。通过实际对话示例分析,展示了从依赖关系识别到语义解释的完整流程,最后总结了理论框架的应用价值与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11-11 15:37:37 · 11 阅读 · 0 评论 -
21、对话行为的上下文变化语义学
本文介绍了对话行为的上下文变化语义学,重点探讨了DIT++分类法和ISO标准24617-2中的对话行为标记语言(DiAML)及其在信息状态更新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交际功能、维度划分和功能片段的概念,文章阐述了对话行为如何影响对话上下文,并支持口语对话系统与具身代理的设计。同时,讨论了当前研究的挑战与未来方向,包括信息状态优化、多模态对话融合及跨语言跨文化扩展。原创 2025-11-10 10:26:13 · 12 阅读 · 0 评论 -
20、设计高效的本体控制语言
本文探讨了设计高效本体控制语言(CLs)的方法,重点针对DL-LiteR,⊓逻辑系统,提出通过扩展词汇表、限制布尔封闭结构以保持良好的数据复杂度。结合范畴语法(CGs)和语料库驱动的分布分析,识别出在表达能力与计算效率之间具有良好权衡的英语构造。利用Boxer解析器对多个语料库进行语义解析,发现非布尔封闭片段(如{∃, ∧})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占主导地位,支持构建可处理的CLs。文章还回顾了相关控制语言及其计算属性,并基于CG-lite形式化捕获DL-LiteR,⊓的理论基础,为构建高效自然语言接口提供了系统原创 2025-11-09 09:21:54 · 13 阅读 · 0 评论 -
19、本体高效受控语言设计
本文探讨了基于范畴语法的本体高效受控语言设计方法,提出通过精简英语语法CG-Lite来表达DL-Lite逻辑家族。利用范畴语法的‘解析即演绎’特性与柯里-霍华德对应,实现句法与一阶语义的紧密映射,从而构建可处理的自然语言片段。重点分析了DL-Litecore和DL-Lite$_{R,\sqcap}$在否定、存在量词、合取及限定词等方面的语言表达机制,并展示了如何通过句法约束保持推理的可处理性。文章总结了该方法在语义精确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了语言复杂性和语义歧义等挑战,为本体工程中的自然语言接口原创 2025-11-08 13:27:42 · 8 阅读 · 0 评论 -
18、自然逻辑、自然语言推理与高效受控语言设计
本文探讨了自然逻辑在自然语言推理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提出将自然逻辑与广泛覆盖系统混合以提升性能。文章重点研究受控语言的设计,通过限制语法和词汇来降低语义复杂性,并结合范畴语法与语料库分析方法,构建具有高效计算性质的语言片段。同时,介绍了DL-Lite描述逻辑家族,强调其在数据复杂性上的优势,适用于大规模本体管理。最终整合多种方法,为高效、可处理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原创 2025-11-07 13:02:34 · 10 阅读 · 0 评论 -
17、自然逻辑与自然语言推理:原理、应用与评估
本文探讨了自然逻辑在自然语言推理中的原理、应用与评估,重点分析了量词和动词的投射特征、蕴含词与叙实词的分类及其蕴含行为,并通过原子编辑序列建立前提与假设之间的蕴含关系。文中展示了多个复杂推理示例,揭示了不同编辑序列对推理结果的影响。最后介绍了NatLog系统的实现挑战及其在FraCaS和RTE3测试套件上的评估表现,表明自然逻辑在NLI任务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与实用性,同时指出了当前方法在编辑序列选择与信息组合方面的局限性。原创 2025-11-06 16:13:46 · 11 阅读 · 0 评论 -
16、自然逻辑与自然语言推理:理论基础与应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展的自然逻辑模型,旨在解决传统单调性演算在自然语言推理(NLI)中无法处理语义排除关系和蕴含词交互的问题。模型引入了包含7种基本蕴含关系的集合B,定义了关系间的连接运算,并通过投射性签名推广了单调性概念,以支持更丰富的语义组合分析。该模型在文本蕴含识别、问答系统和信息检索等任务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其在词汇语义处理、上下文理解和计算复杂度方面的局限性及未来改进方向。原创 2025-11-05 16:44:52 · 13 阅读 · 0 评论 -
15、自然语言推理:基于知识库的溯因推理与自然逻辑模型
本文探讨了自然语言推理中的两种重要方法:基于大型知识库的溯因推理和自然逻辑模型。溯因推理利用加权推理和语义角色标注从文本中推断隐含信息,依赖于如FrameNet等语义资源;自然逻辑模型则通过词汇与句法特征进行推理,避免完整语义解析的复杂性,支持否定、反义和非事实性上下文等现象。文章分析了两类方法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了未来改进方向,包括计算优化、逻辑处理扩展和知识库扩充,旨在提升推理系统的性能与效率,推动其在语义搜索、问答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原创 2025-11-04 11:55:49 · 11 阅读 · 0 评论 -
14、基于大型知识库的溯因推理用于话语处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大型知识库的溯因推理方法,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话语处理与文本蕴含识别(RTE)任务。通过整合WordNet和FrameNet等语义资源构建包含数十万条公理的知识库,并对Mini-TACITUS推理系统进行时间与深度限制优化,提升了在大规模数据下的推理效率。实验在RTE-2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蕴含判断的准确率,尤其在摘要(SUM)任务中表现突出。同时,文章分析了现有方法在逻辑结构处理、原子命题重叠判断等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引入复杂分类模型、改进特征提取和扩展知识库等改进方原创 2025-11-03 11:40:20 · 10 阅读 · 0 评论 -
13、基于大型知识库的溯因推理用于语篇处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大型知识库的加权溯因推理方法在语篇处理中的应用。通过结合Mini-TACITUS推理系统与从WordNet和FrameNet构建的知识库,实现对自然语言文本的逻辑形式解释,解决指代消解、语义歧义等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加权溯因推理的机制,包括反向链式推理、合一操作及非合并约束,并展示了其在文本蕴含识别(RTE-2)任务中的评估过程与结果。该框架利用成本最小化策略选择最佳解释,在问答、信息检索等NLP任务中展现出良好潜力。原创 2025-11-02 11:11:57 · 14 阅读 · 0 评论 -
12、文本蕴含识别与计算语义学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文本蕴含识别(RTE)系统的性能表现,基于逻辑推理的方法在精确率较高但召回率较低的原因。通过分析真正例、假正例和假反例,揭示了系统在合取消除、主动-被动转换、代词解析等语义现象上的处理能力及局限性。重点指出当前RTE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必要的隐含背景知识,并提出了优化语义规则、改进解析器训练、完善指代消解、扩展语义分析能力和探索无监督知识挖掘等提升策略。最后展望了知识资源整合、多模态融合、深度学习应用和跨语言研究等未来方向,为推进RTE技术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思考。原创 2025-11-01 13:26:02 · 9 阅读 · 0 评论 -
11、文本蕴含识别与计算语义学
本文探讨了基于逻辑推理的文本蕴含识别(RTE)方法,重点分析了深度语义分析与一阶逻辑推理在自然语言理解中的应用。通过C&C解析器和Boxer系统生成话语表征结构(DRS),并结合Vampire定理证明器进行逻辑推理,研究发现尽管语义覆盖率达98%,但实际证明数量极少,主要瓶颈在于背景知识的缺失。文章还评估了RTE数据集作为黑盒测试的适用性,并指出未来改进方向包括整合常识知识、优化语义分析及融合多方法策略。原创 2025-10-31 10:23:56 · 7 阅读 · 0 评论 -
10、组合分布式语义模型中的具体句子空间
本文介绍了组合分布式语义模型在句子语义分析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基于名词和动词属性的语义计算方法,涵盖形容词、介词短语和副词的处理机制。通过从语料库中获取计数并构建向量空间,模型能够实现不同语法结构句子的语义组合与相似度计算,并有效区分歧义词的不同含义。文章还对比了相关工作,展望了模型在机器翻译、问答系统等NLP任务中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30 11:07:17 · 8 阅读 · 0 评论 -
9、组合分布式语义模型的具体句子空间
本文介绍了组合分布式语义模型,该模型融合了分布式语义模型和形式语义模型的优点,通过类型逻辑与向量空间语义的结合,利用句法结构指导单词意义的组合,实现句子层面的语义表示。文章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数学框架、具体实现步骤及在句子相似度计算、释义评估和问答系统等任务中的应用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料库统计信息构建名词和动词向量的方法,并通过内积操作降低语义空间维度,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型中高维复杂度和缺乏组合性的问题,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29 16:05:30 · 8 阅读 · 0 评论 -
8、有效助力语义解释的标注
本文探讨了语义标注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分析了语义对齐和语义显化两个方面。语义对齐通过引入可标记变量对确保标注与源文本的准确对应,避免解释不一致;语义显化则通过语义角色和隐含话语关系的标注,明确句子间的隐含逻辑,提升语义解释的准确性。结合USR与AIR的合并机制,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歧义问题,为计算语义解释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路径。原创 2025-10-28 14:04:42 · 31 阅读 · 0 评论 -
7、有效助力语义解释的标注
本文探讨了语义标注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关键作用,重点分析了其如何通过语境化、消歧和语义关系指定等方式有效助力语义解释。文章介绍了语义标注的语义基础,包括基于DRS的转换方法和CASCADES设计框架,并详细说明了ISO-TimeML的抽象语法、语义与具体语法结构。通过实例展示了语义标注在共指解析、多义词消歧和语义角色标注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语义标注对提升语义表示具体性的价值,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27 12:01:36 · 31 阅读 · 0 评论 -
6、逻辑形式与向量空间语义学及语义注释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逻辑形式与向量空间语义学及语义注释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结合与应用。通过分析极性环境与语义现象的交互,展示了暗示性动词、否定、上下位关系和词义歧义在蕴含判断中的复杂作用。文章介绍了语义注释的三大功能:重新编码、语境化和明确化,并强调其与组合语义分析结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将逻辑形式与向量空间通过词汇映射相连,利用加权一阶表示(如马尔可夫逻辑)实现对多义性、上下位和暗示性的统一建模。该方法融合硬一阶逻辑与软权重推理,有效解决复杂文本蕴含问题。最后,展望了在上下文向量计算、加权规则扩展及更广泛语言现象建原创 2025-10-26 10:40:24 · 7 阅读 · 0 评论 -
5、自然语言逻辑形式转换与语义处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结合逻辑形式与向量空间词汇语义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旨在解决词义歧义、上下位关系和嵌套命题隐含性等问题。通过使用Boxer将文本转换为话语表示结构(DRS),并引入上下文感知的向量映射与WordNet限制,系统能够动态确定词汇意义,生成加权推理规则。同时,基于蕴含特征签名处理事实性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推理行为,提升自然语言推理的准确性。该方法适用于信息检索、问答系统和机器翻译等应用场景。原创 2025-10-25 15:22:35 · 7 阅读 · 0 评论 -
4、形式化方法:连接逻辑形式与向量空间词汇语义
本文提出一种将向量空间中的分布式词相似性信息注入一阶逻辑形式的形式化方法,通过定义词汇映射函数和推理投影机制,实现从向量空间到逻辑形式的推理投影。结合上下文感知的多义词处理策略与马尔可夫逻辑网络(MLN)的概率推理能力,该框架有效融合了逻辑系统的表达力与统计模型的鲁棒性。实验基于自建文本蕴含数据集,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上均表现良好,尤其在考虑上下文的多义词场景下性能显著提升。与传统纯逻辑或纯向量方法相比,本方法兼具强逻辑表达能力、不确定性处理能力和多义词分辨能力,为构建更完整、可靠的自然语原创 2025-10-24 10:09:53 · 29 阅读 · 0 评论 -
3、句子到欠指定语义的确定性统计映射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句子确定性地映射到欠指定语义表达式(NLF)的统计方法。通过构造与自然语言结构紧密对应的NLF表达式,并将其编码为带标签的依赖树,利用统计依赖解析器实现从句子到语义的转换。文章详细阐述了NLF的构成、语义编码策略(包括对齐、中心性和标签构造),并在WSJ语料库上进行实验,评估不同数据处理方式(如是否包含Null运算符、是否自动对齐)对映射准确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无需传统句法信息的情况下,单词级语义准确率可达79%–86%,验证了仅依赖语义标注训练高效语义映射器的可行性。原创 2025-10-23 15:01:37 · 29 阅读 · 0 评论 -
2、自然语言语义处理的前沿技术与方法
本文综述了自然语言语义处理的前沿技术与方法,涵盖基于自然逻辑的推理模型、高效受控自然语言的识别、多种语义资源与标注体系(如对话行为分析、动词词义分类、GLML组合标注)以及文本到语义的确定性统计映射方法。重点介绍了NLF(自然逻辑形式)在语义映射中的设计优势与实现流程,并展示了这些技术在智能对话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向更高效、精准和可解释的方向发展。原创 2025-10-22 15:10:20 · 36 阅读 · 0 评论 -
1、计算自然语言意义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在计算自然语言意义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意义概念复杂、信息源多样以及对意义理解不足等问题。文章回顾了传统语义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并介绍了欠指定意义表示、统计与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以及多种语义表示与组合性方法,如确定性统计映射、逻辑形式与向量空间的结合等。同时,阐述了基于文本蕴含、溯因推理和自然逻辑的推理方法,并总结了语义资源与标注相关技术,如VerbNet类分配、GLML标注和对话行为预测。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信息融合、深度学习应用和跨语言研究,旨在推动自然语言意义计算能力的进一步原创 2025-10-21 12:11:51 · 1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