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6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9、提升医疗机器人应用中人机交互效率:KUKA Iiwa 机器人软件库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KUKA LBR iiwa协作机器人的客户端-服务器软件库,旨在提升医疗协作机器人系统中人机交互的效率与安全性。该库基于Sunrise.OS API开发,支持远程PC通过MATLAB进行高效通信与控制,具备信息获取、机器人操作、运动控制、网络监控和辅助编程等五大类功能。文章详细分析了CRS中的控制策略与安全要求,阐述了软件库的技术实现与实际应用案例,并验证了其在复杂轨迹规划和精确运动控制方面的有效性。未来,该库有望通过集成更多传感器和优化算法,在更广泛的医疗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原创 2025-09-29 04:51:54 · 53 阅读 · 0 评论 -
28、机器人工具电池更换算法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小型移动机器人(SMR)协同完成目标机器人(RT)电池更换的高效算法。该算法结合LiDAR数据、ArUco标记视觉识别与MEMS传感器信息,实现了在均匀与非均匀表面环境下的精确定位与姿态调整。通过DBSCAN聚类进行轮簇识别,利用OpenCV计算偏差角度,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确保操作可靠性。实验在Gazebo中进行,结果表明系统在不同地形下均能成功完成电池更换任务,显著减少RT闲置时间,具备良好的通用性与应用前景。原创 2025-09-28 11:11:41 · 45 阅读 · 0 评论 -
27、移动机器人监控诊断系统与电池更换算法研究
本文研究了移动机器人监控诊断系统与自动电池更换算法。在监控诊断方面,提出基于带领导者结构的多机器人协同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针对机器人续航问题,设计了一种由两个服务移动机器人(SMR)协作完成的电池更换算法,利用ArUco标记与LiDAR实现精确定位,并在ROS和Gazebo中进行测试,实现了不同地表条件下的自动换电。研究表明,该方案显著减少了机器人停机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未来将聚焦于通信延迟优化、定位精度提升及应用场景拓展。原创 2025-09-27 15:20:49 · 30 阅读 · 0 评论 -
26、无人机与移动机器人群组控制技术实验及模拟研究
本文介绍了无人机三维地图构建实验与移动机器人群组控制技术的模拟研究。通过Gazebo和ROS平台,利用Intel RealSense D455相机进行数据采集,采用Cartographer构建高精度三维地图,重建误差平均为13.01厘米。同时,设计了基于分布式注册表的移动机器人群组模拟程序模型,涵盖机器人建模、环境建模、信息交互和控制模拟等模块,有效应对通信延迟与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在地震监测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未来将向智能化算法、多传感器融合与集群化方向发展。原创 2025-09-26 16:42:13 · 24 阅读 · 0 评论 -
25、自动化石块收集与无人机覆盖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了自动化石块收集与无人机覆盖轨迹规划两种方法。自动化石块收集基于异构机器人系统,结合NDVI分析实现农业土地中石块的高效检测与清理,整体有效率达77.2%;无人机覆盖轨迹规划采用非地形分解的来回扫描模式,结合局部避障算法,用于复杂地形下的地震模块区域监测,地图重建平均误差为13.01 cm。文章还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优化方向及潜在结合应用,为农业自动化与地质勘探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原创 2025-09-25 12:57:43 · 38 阅读 · 0 评论 -
24、基于异构机器人系统的农田石块自动收集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机器人系统的农田石块自动收集方法,结合无人机(UAV)与地面机器人协同作业,利用NDVI指数变化和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外来物体污染区域的自主识别与分级。通过构建污染地图、优先级排序和优化路径规划,系统可高效执行石块检测与收集任务。实验在Gazebo虚拟环境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高污染扇区石块收集平均率达76%。该方法具备高自主性、适用于大面积农田,未来可通过优化路径、提升设备性能和增强环境适应性进一步改进。原创 2025-09-24 14:53:25 · 34 阅读 · 0 评论 -
23、智能几何控制架构助力无人机灭火
本文探讨了智能几何控制架构在无人机灭火任务中的应用,通过多智能体协同与优化算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分配,并结合几何控制与智能控制方法应对风力、障碍物等不确定环境因素。提出分层控制架构,涵盖战略任务分配、战术轨迹跟踪与目标监测,实验验证了其在复杂场景下的有效性。文章还分析了该架构的优势、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展示了其在环境监测、农业作业和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拓展潜力。原创 2025-09-23 14:08:32 · 23 阅读 · 0 评论 -
22、资源节约型任务分配与无人机灭火智能几何控制
本文探讨了资源节约型任务分配与无人机灭火智能几何控制两大前沿技术领域。在任务分配方面,通过可靠性函数分析和多阶段决策流程,实现数据处理与传输的最优资源配置,并结合模拟实验验证方法有效性。在无人机灭火应用中,提出基于战略、战术、执行三层架构的智能几何控制方案,融合轨迹优化、动态规划与智能算法,应对复杂火灾环境下的协同控制挑战。文章还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的不确定性、通信可靠性与计算资源限制等问题,并展望了人工智能融合、多传感器集成与集群智能等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系统性参考。原创 2025-09-22 11:30:11 · 50 阅读 · 0 评论 -
21、复杂用户识别、行为分析与雾机器人资源节约任务分配
本文探讨了复杂用户识别与行为分析以及雾机器人资源节约任务分配的关键技术与实验成果。在用户识别方面,通过RFID认证和异常行为检测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实时性与高效性,结合多方法识别的PACS系统显著提升了安全性与管理灵活性。在雾机器人领域,针对计算资源受限问题,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函数与工作负载的任务分配模型,并通过数学建模和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优化任务分配以延长设备生命周期。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系统集成、智能算法应用及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开发,旨在推动企业智能空间与工业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原创 2025-09-21 10:15:44 · 24 阅读 · 0 评论 -
20、水下仿生机器鱼与企业智能空间安全异常检测研究
本文探讨了水下仿生机器鱼与企业智能空间安全异常检测两个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水下机器人方面,分析了仿生机器鱼的运动性能及其结构与环境因素对游泳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方向;在智能安全领域,介绍了一种融合RFID与人脸识别的多模态物理访问控制系统架构,构建了支持异常检测的数据模型,并分类了自动与手动访问模式下的各类安全异常。通过系统化设计与数据分析,提升了水下机器人性能与企业空间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原创 2025-09-20 09:55:08 · 40 阅读 · 0 评论 -
19、家庭四足机器人步态合成与仿生机器鱼游泳模拟研究
本文探讨了家庭四足机器人步态合成与仿生机器鱼游泳模拟的研究进展。在四足机器人方面,采用贝塞尔多项式实现驱动角度的紧凑表示与低复杂度计算,结合中间状态简化步态切换,并通过SSM准则评估稳定性。在仿生机器鱼研究中,基于金枪鱼形态设计机器人,利用伺服系统模拟屈伸肌动力学,通过控制尾鳍振荡幅度与频率实现推进,并结合实验与ANSYS-based模拟分析运动性能。研究表明,两种系统在各自运动模式下均表现出良好性能,未来可进一步优化控制策略、提升环境适应性,并拓展至家庭服务、海洋监测等应用领域。原创 2025-09-19 10:02:58 · 27 阅读 · 0 评论 -
18、家用四足机器人步态合成
本文探讨了家用四足机器人的步态合成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步态生成策略,通过预计算和重复使用基本足部运动来降低计算成本并提升运动稳定性。文章分析了交替转移、同时转移和不连续等多种步态类型的特点,比较其在稳定性与运动效率方面的表现,并结合路径规划与腿部控制流程,展示了该方法在复杂家庭环境中的适用性。最终通过mermaid流程图和表格形式直观呈现步态生成逻辑与选择依据,为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家用机器人运动控制提供了可行解决方案。原创 2025-09-18 11:30:09 · 41 阅读 · 0 评论 -
17、外骨骼手臂灵敏度调整技术的实验研究
本文研究了外骨骼手臂灵敏度调整技术,提出基于贝塞尔曲线的非线性校正方法,通过调节控制点坐标实现对EMG信号的动态灵敏度调整。结合多种运动场景下的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同负载与速度条件下的有效性,优化了外骨骼系统的控制精度与响应特性。研究为可穿戴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验依据。原创 2025-09-17 11:09:02 · 19 阅读 · 0 评论 -
16、强化学习与机器人运动学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了强化学习中的领域随机化与自适应权重蒸馏方法(DRAWD),并应用于6-DOF机器人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通过构建几何模型与雅可比矩阵,采用高斯方法实现数值迭代求解,并开发了基于C++的软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以KUKA KR 10 R900机器人为例,结果表明随着迭代次数增加,轨迹精度显著提升,运行时间呈线性增长。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算法在工业生产与空间探索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在高效算法、复杂环境规划及人机协作方向的研究展望。原创 2025-09-16 10:00:09 · 25 阅读 · 0 评论 -
15、自适应权重蒸馏的领域随机化算法解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权重蒸馏的领域随机化算法(DRAWD),旨在解决深度强化学习在机器人控制任务中面临的现实差距与泛化性挑战。DRAWD通过在多个随机化领域中训练教师策略,并利用测试性能自适应地为各教师策略分配蒸馏权重,使学生策略能更有效地从高性能教师中学习,同时降低模型方差。实验在Mujoco的蚂蚁和半猎豹任务上验证了该方法在收敛速度、稳定性及未知环境泛化能力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DRAWD显著优于均匀领域随机化(UDR)和传统蒸馏方法(DiDoR),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可拓展至多智能体、离散控制等场原创 2025-09-15 09:25:01 · 51 阅读 · 0 评论 -
14、移动机械臂开门策略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和立体相机的移动机械臂开门解决方案,采用分层架构将任务划分为战略、战术和反应三层。通过YOLOX-s和HRNet-Lite实现门把的2D检测与关键点回归,并结合深度图计算3D坐标。在微微开门阶段利用力控模式扭转把手并估计门轴位置,最后通过模型预测控制规划轮式平台轨迹,实现全身协同开门。实验表明该方法在真实环境中可高效准确完成开门任务,适用于办公室场景下的移动机器人系统。原创 2025-09-14 12:31:10 · 47 阅读 · 0 评论 -
13、强耦合结构弹性执行器的阻抗控制与移动机械手开门策略
本文研究了强耦合结构弹性执行器的阻抗控制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差速齿轮箱的2自由度关节建模与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包含谐波传动和差速齿轮弹性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弹性结构保持(ESπ)框架的阻抗控制器,实现了良好的动态响应与力交互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移动机械手开门的新方法,结合视觉定位、轨迹优化与高级阻抗控制,分阶段完成门把手识别、扭转解锁及广泛开门任务。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在高虚拟刚度下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展示了其在人机共存环境中操作可动物体的应用潜力。未来工作将聚焦于控制饱和、非线性弹性元件及完原创 2025-09-13 09:14:02 · 35 阅读 · 0 评论 -
12、机器人操作任务的控制策略与阻抗控制研究
本文研究了机器人操作任务中的控制策略与阻抗控制方法。针对按钮推动任务,提出基于动态运动基元(DMP)的两阶段控制算法:全局阶段采用强化学习(RL)实现粗定位,局部阶段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完成精确推动动作。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仿真和真实环境中均具备可行性,但存在末端位置方差较大的问题,需切换至高精度控制策略。在柔顺性控制方面,探讨了弹性执行器的阻抗控制机制,设计了适用于差动驱动关节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系统,并通过Simulink验证性能。文章对比了Voigt与Maxwell变形模型的阻抗特性,强调了解耦控制的重原创 2025-09-12 12:41:08 · 38 阅读 · 0 评论 -
11、大型室内环境中的SLAM评估与机器人操作控制策略
本文探讨了大型室内环境下的SLAM技术评估与机器人操作任务的控制策略。针对SLAM,比较了RTAB-Map和Voxgraph在内存消耗与定位精度方面的表现,指出其在长轨迹和高噪声下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如内存高效闭环检测与拓扑SLAM。在机器人操作方面,提出一种结合动态运动原语(DMP)、模型预测控制(MPC)和深度强化学习的两步组合控制方法,并在模拟与真实机器人上验证了其在按钮推动任务中的有效性。研究为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可行路径。原创 2025-09-11 09:00:01 · 38 阅读 · 0 评论 -
10、大型室内环境中 RGB - D SLAM 的评估
本文对RTAB-Map和Voxgraph两种RGB-D SLAM方法在大型室内环境中的性能进行了实证评估,重点分析了不同里程计噪声水平下的绝对轨迹误差(ATE)、相对平移与旋转误差以及内存消耗。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噪声环境下RTAB-Map具有更优的绝对轨迹估计精度,而Voxgraph在高噪声条件下展现出更强的鲁棒性、更低的相对误差和显著减少的内存占用。研究还探讨了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未来改进方向,如算法优化、多传感器融合及在医院、商场等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拓展。原创 2025-09-10 11:55:01 · 25 阅读 · 0 评论 -
9、基于ROS的单目视觉SLAM方法比较
本文对基于ROS的四种开源单目视觉SLAM方法(ORB-SLAM2、ORB-SLAM3、DSO和LDSO)进行了系统性比较,涵盖基于特征与直接方法的技术原理,并使用EuRoC和KITTI数据集评估其定位精度。通过绝对轨迹误差(ATE)、相对位姿误差(RPE)和均方根误差(RMSE)等指标分析,结果显示ORB-SLAM3在全局精度和功能完整性上表现最优,适用于长距离复杂场景;而DSO和LDSO在局部精度方面表现良好,适合短距离高精度任务。文章还提供了算法特性对比、选择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机器人开发者在不同应原创 2025-09-09 14:13:59 · 29 阅读 · 0 评论 -
8、模块化多功能机器人平台全向底盘的设计、建模与构建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多功能机器人平台的全向麦克纳姆轮底盘的设计、建模与构建方法。该底盘采用双层结构,集成树莓派4与ATmega2560控制器,支持ROS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复用性。文章详细阐述了机械设计、3D建模、硬件组装、电机控制算法(包括正向运动学计算与PID控制)以及里程计数据处理方案,并通过Gazebo仿真与实际测试验证了其性能。该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医院配送、商场导购、仓储搬运等服务机器人场景,具有低成本、高灵活性和强适应性的优势。原创 2025-09-08 10:15:14 · 40 阅读 · 0 评论 -
7、基于YOLOv5的移动平台语义场景分类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的移动平台语义场景分类方法,旨在解决相机抖动和视角变化对场景分类的影响。该方法利用YOLOv5提取视频帧中的物体信息,通过语义嵌入层融合类别置信度、位置、大小及TF-IDF加权的语义信息,并采用LSTM捕捉时间序列特征,实现准确的场景识别。在Moving+、扩展及混合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动态与静态视频中均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尤其在校园、实验室等场景表现优异。尽管TF-IDF效果受物体丰富度影响存在波动,整体方法仍展现出较强的鲁棒性与应用潜力。未来可优化特征权重机制并拓展原创 2025-09-07 14:12:32 · 17 阅读 · 0 评论 -
6、口腔放射辅助机器人与移动场景分类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口腔放射辅助机器人(IRAR)与移动场景分类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IRAR通过6自由度运动学模型、精确的路径规划与双目视觉校准,结合深度学习驱动的面部识别,实现了亚毫米级精度的口腔病变成像定位,适用于疾病诊断、手术导航与远程医疗。针对移动机器人场景理解难题,提出基于YOLOv5目标检测与LSTM时序建模的两阶段分类方法,融合TF-IDF语义加权,在moving+与混合数据集上取得93%以上的准确率。两项技术分别在智能医疗与自主导航领域展现出高精度、强鲁棒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9-06 12:37:39 · 26 阅读 · 0 评论 -
5、注意力引导的6D物体姿态估计与口腔X光辅助机器人设计
本文介绍了注意力引导的6D物体姿态估计方法与基于人脸识别的口腔X光辅助机器人设计。在6D姿态估计方面,提出多约束损失函数和霍夫曼投票策略,在LINEMOD和Occlusion LINEMOD数据集上取得了先进性能,尤其在遮挡和小物体场景下表现突出;在医疗应用方面,设计了一种结合人脸识别与机器人技术的口腔X光辅助系统(IRAR),实现了高精度、非接触式的口腔成像辅助,实验显示其重复定位精度≤1mm,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最后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在无监督6D估计与智能医疗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9-05 10:35:14 · 29 阅读 · 0 评论 -
4、交互式导览机器人与6D物体姿态估计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交互式导览机器人的导航与自主避障系统设计,结合云端计算实现高效的人机对话与人脸识别功能。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多约束投票网络的注意力引导6D物体姿态估计方法,通过引入DenseASPP和CCA模块以及多种损失约束,显著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姿态估计精度。实验验证了机器人在路径规划、避障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可靠性,以及所提姿态估计方法的优越性能,展望未来可拓展至无线充电与机械臂应用等领域。原创 2025-09-04 09:50:13 · 39 阅读 · 0 评论 -
3、人机协作中的智能识别与任务分配技术
本文探讨了人机协作中的智能识别与任务分配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骨骼数据的手势识别、采用YOLOv5的机械工具识别、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动态任务分配模拟,以及结合云平台与拟人化设计的导览机器人实现。文章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前景,讨论了数据质量、环境适应性和计算效率等挑战及解决方案,并展望了未来人机协作向智能化、人性化和集成化发展的趋势。原创 2025-09-03 15:53:42 · 28 阅读 · 0 评论 -
2、桌面机械臂与协作机器人单元的智能控制技术
本文探讨了桌面机械臂手势控制系统与基于RGBD相机的协作机器人单元监督系统的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等待参数下的误差与延迟表现,并引入均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优化运动轨迹。监督系统结合人脸、身体、手势及工具识别算法,实现高效人机协作。任务分配涵盖分解、静态与动态分配三个步骤,采用ROS2与有限状态机进行模拟验证。未来可通过多算法融合与深度学习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原创 2025-09-02 09:58:14 · 36 阅读 · 0 评论 -
1、2022 国际交互式协作机器人会议与桌面机械臂手势控制系统解析
本文介绍了2022国际交互式协作机器人会议(ICR 2022)的组织架构与学术背景,并重点解析了一种基于Leap motion手势传感器的桌面机械臂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坐标转换实现对手掌位置的实时捕捉与机械臂运动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平均位置跟踪误差为2.0-2.3mm,响应延迟在115-130ms之间,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文章分析了系统性能,总结了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了多传感器融合、算法优化及功能扩展等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01 12:39:33 · 3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