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量反应研究设计与分析全解析
1. 研究设计与分析阶段的思考差异
在研究设计阶段(数据获取前)和分析阶段(数据获取后),统计思维和考量因素可能有所不同。研究设计阶段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研究框架,而分析阶段则基于已有的数据进行具体的模型拟合和结果分析。
2. Emax模型简介
2.1 模型概述
Emax模型是剂量反应研究中常用的非线性模型之一,其公式如下:
[Y_i = E_0+\frac{E_{max}D_i^H}{D_i^H + ED_{50}^H}+\epsilon_i]
其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1. (i):受试者ID
2. (Y_i):第 (i) 个患者观察到的连续响应变量
3. (E_0):基础效应,即剂量为0mg时的响应
4. (E_{max}):药物可产生的最大效应
5. (ED_{50}):产生 (E_{max}) 一半效应的剂量
6. (H):Hill参数或斜率,衡量响应对药物剂量范围的敏感性,决定剂量 - 响应曲线的陡峭程度
7. (D_i):第 (i) 个患者的剂量水平
8. (\epsilon_i):第 (i) 个患者的随机误差,通常假设 (\epsilon_i) 相互独立且同分布,均值为0,方差为 (\sigma^2),且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
2.2 模型特点与局限性
Emax模型具有4个参数((E_0)、(E_{max})、(ED_{50}) 和 (H)),能灵活拟合各种剂量 - 响应关系,是受欢迎的剂量反应模型之一。然而,该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由于有4个参数,至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