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社会物质概念的形成:从儿童绘画看概念学习

社会物质概念的形成:从儿童绘画看概念学习

一、绘画中的机器人与概念形成

当要求孩子们画机器人时,“机器人”这个物质化的词汇立刻与社会关系相互交织。女孩们会“借用”可爱的鼻子,“窃取”绘画灵感,画笔也在设定边界的同时给予启发,比如红色激发了画心的灵感。而且,过去的媒体故事、课堂片段和个人经历也融入其中,机器人的概念并非只存在于孩子们的头脑中,而是存在于这些所有的关系里。

通过将孩子们的绘画与他们在访谈中的表述相联系,我们能了解他们对机器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孩子们对机器人的了解比画中展现的更多。例如,索琳知道真正的机器人需要编程且内部有绿色芯片,但不知如何画出来。孩子们画中的奇幻机器人常受媒体机器人的启发,电影和互联网是重要的灵感来源,同时他们也会相互借鉴。在绘画和交流过程中,他们拓展了“机器人”的概念,这一过程既有物质层面也有概念层面。而我们作为研究者,也从孩子们和他们的绘画中学习,我们对机器人的概念是在人类集体的物质实践中形成的,并非固定不变的。

起初,我们以为孩子们画中的故事是自由幻想,但后来发现很多都受迪士尼电影和游戏的启发。这体现了维果茨基的观点:与青少年和成人相比,儿童在幻想时更依赖物质资源。儿童的幻想并非完全自由,他们难以摆脱物质环境的束缚,而成年人更能进行抽象思考。不过,从后人类主义的角度看,成年人也会受到物质的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幻想不如青少年有创意,因为他们更多依赖手头的物质资源进行思考。成年人在思考时更多是感知,而儿童是感知时思考。但实际上,成年人在思考时也依赖物质,概念在儿童和成年人的生活中不断与新物质相互交织。

绘画只是孩子们赋予“机器人”这个词部分意义的物质化体现。画中内容的取舍不断在情境中协商,“机器人”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