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41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高级篇) 第二章——谐振变换器(上)

谐振变换器技术综述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针对PWM变换器高频工作时的开关损耗和寄生参数敏感问题,提出谐振变换器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串联谐振变换器(SRC)和并联谐振变换器(PRC)的基本模态、软开关实现机制、状态轨迹分析方法及电压增益特性。研究表明,谐振变换器通过软开关技术可显著降低开关损耗,其带通滤波特性使其更适合高频工作,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文中还阐述了多电平模块化转换技术扩展功率处理能力的方法,并提供了具体设计实例。

2025-11-19 23:54:36 1334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高级篇) 第一章——基础篇重点知识回顾

本文系统介绍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分析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稳态分析方法(小纹波近似、伏秒平衡原则)和纹波计算步骤;2.非连续导电模式(DCM)的产生条件与边界分析;3.各类开关元件(二极管、BJT、MOSFET等)的象限特性与选型要点;4.变换器衍变技术(反向/级联连接、开关网络旋转);5.DC-DC变换器拓扑(正激/反激/桥式等)及其隔离型设计方法;6.整流器拓扑(单相/三相、可控/不可控)与工作特性;7.方波/PWM逆变器原理,重点分析调制方法、谐波特性及滤波器设计。全文通过原理图与波形分析相结合,

2025-11-19 23:40:54 690

原创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第三章——复变函数的积分

本文介绍了复变函数积分的基本概念与核心定理。主要内容包括:1)复变函数积分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涉及有向曲线和简单闭曲线的正向定义;2)柯西-古萨定理及其应用,分析积分值与路径的关系;3)复合闭路定理和闭路变形原理;4)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相关定理;5)柯西积分公式及其应用;6)解析函数高阶导数;7)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联系,包括共轭调和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文章通过理论阐述结合例题,系统讲解了复变函数积分的重要概念和定理。

2025-11-15 23:01:10 817

原创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第二章——解析函数

由于复变函数中导数的定义与一元实变函数中导数的定义在形式上完全一致,并且复变函数中的极限运算法则也和实变函数中一样,因而实变函数中的求导法则都可以不加更改地推广到复变函数中来。

2025-11-15 11:04:46 436

原创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

本文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了复变函数的基础知识,包括:1.复数概念及其代数运算,重点讲解了复数的表示形式、运算规则及共轭复数性质;2.复数的几何意义,阐述了复平面、辐角及四种表示方法;3.复数乘幂与方根的运算规则;4.区域概念,详细解析了邻域、内点、开集、连通集等拓扑概念;5.复变函数定义及映射特性,区分单值与多值函数;6.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理论。全文通过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复变函数分析的完整知识框架,并配有例题辅助理解。

2025-11-04 23:40:17 386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十四章——AC/AC转换器

交流电力电子交流开关的其中一种应用为晶闸管开关电容器,如下图所示,在电容接入电路时,晶闸管两端的电压必须接近零,在电容断开时,晶闸管上的电流也必须为零,这里说的接入和断开是相对于开关导通和截止而言的。交流电力电子交流开关的电路拓扑结构与交流电压控制器相同,但并联的晶闸管仅用作开关来控制设备的开启或关闭,设备往往是容性或感性的,它们可以对输入的交流电做相位补偿。下图所示的是负载为感性的交流斩波器原理图,两个二极管和两个IGBT可构成一个四象限开关,通过对四象限开关的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入波形的“切割”

2025-11-04 23:31:14 898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十三章——PWM逆变器

本文总结了脉宽调制(PWM)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PWM基本调制原理,介绍了单极/双极调制、直流/交流调制的实现方式;2)谐波分析方法,涵盖特定谐波消除、异步/同步调制等技术;3)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的方法,如梯形波调制、马鞍调制等;4)滞环控制原理,分析了电流和电压两种滞环控制的工作特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调制技术的电路实现、波形特点及谐波特性,对电力电子系统的PWM调制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25-11-02 23:42:14 916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十二章——方波逆变器

摘要 文章系统介绍了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类型。首先对比了逆变器与整流器的功能差异,阐述了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单相全桥、半桥和推挽式电压型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工作状态及功率流向,并探讨了三相逆变器的特点。针对电流型逆变器,详细说明了单相和三相全桥结构的工作机制及换流过程。最后介绍了多逆变器电路和多电平逆变技术的实现方式与谐波消除原理。全文通过电路原理图和波形分析,深入解析了各类逆变器的特性与控制方法。

2025-11-02 23:34:11 1676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十一章——谐波分析与功率因数校正

本文介绍了交流电和谐波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整流电路中的应用分析。首先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说明周期信号可分解为基波和谐波分量,阐述了有效值、功率因数的定义及其与能量传输效率的关系。随后分别对单相、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器和不可控整流器进行谐波分析,比较了不同电路结构对功率因数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包括使用无源滤波器件和有源器件(如Boost电路)两种方案,指出有源校正通过控制开关管可实现更好的功率因数改善效果。全文以理论分析结合电路实例,系统阐述了交流系统中谐波问题的产生机理和解决思路。

2025-11-01 23:22:28 1454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十章——可控整流器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单相和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单相部分包括半波、全波、桥式全控和半控整流电路,详细分析了晶闸管特性及不同负载(纯电阻、阻感、阻容)下的工作波形。三相部分重点讲解半波和全桥控制整流器,比较了不同触发角(立即、滞后30°、60°、90°)对输出波形的影响,特别强调了电感负载下电流连续性的保持机制。内容涵盖晶闸管导通特性、电路拓扑结构及波形分析,为电力电子整流技术提供基础理论参考。(150字)

2025-10-31 23:21:03 495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九章——二极管整流器

下图所示的是负载为感性且电感感值非常大的最简单的三相全桥整流电路原理图及其输入输出波形,由于电感感值非常大,因此可将其等效为电流源,由于电流源与电阻都不主动输出电压,因此二极管的导通规则和负载为纯阻性的三相全桥整流电路是一样的,根据二极管的导通规则,自然可以得出输入三相电的电流波形。下图所示的是带电容负载的二极管整流全桥电路原理图及其输入输出波形,与上面不同的是,此处暂不考虑输入侧寄生电感和寄生电阻的影响,讨论的电容负载其容值并非无穷大,那么电容电压的纹波便会影响二极管的导通状态。

2025-10-31 23:16:42 840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八章——DC/DC变换器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DC-DC变换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非隔离型包括单电感(8种基本拓扑)、双电感(Cuk、SEPIC等)和单开关变换器;隔离型重点分析正激、反激、桥式和推挽变换器的演变过程及特性,强调变压器复位机制和伏秒平衡原则。通过SEPIC和Cuk变换器案例,阐述了构建隔离型变换器的方法。全文涵盖20余种典型拓扑,为电力电子系统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2025-10-30 23:15:21 1195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七章——功率变换器衍变

用子状态法对其进行分析,当开关处于位置1时,电源对电感进行充电,电流方向为流入参考点,而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电感对负载进行放电,电流方向为流入参考点(由于电感的电流必须连续,所以两个状态切换时电感电流的方向是不变的),此时电路是一个非反相转换器。上图由Buck电路改制,当连接方式为“a-A b-B c-C”时为Buck电路,当连接方式为“a-C b-A c-B”时为Boost电路,当连接方式为“a-A b-C c-B”时为Buck-Boost电路,改变连接方式,不难得出,负载上的差分输出电压为。

2025-10-30 23:03:48 616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六章——磁元件模型

(2)在磁性材料中,磁场强度H与磁感应强度B呈高度非线性关系,存在滞后和饱和现象。(1)在自由空间中,磁场强度H与磁感应强度B呈线性关系,其中。

2025-10-23 23:44:09 346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五章——非连续导电模式

本文介绍了DC-DC转换器的断续模式(DCM)特性。当电感电流或电容电压纹波导致开关电流/电压极性反转时,电路进入DCM状态,使转换器特性发生根本变化。文章分析了Buck、Boost等电路的DCM边界条件,详细推导了三种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增益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不同转换器在DCM模式下的电压增益对比表。结果表明,DCM模式下转换器增益会受负载影响,输出阻抗增大,动态特性改变,需特别注意轻载时的输出电压控制问题。

2025-10-21 23:34:30 799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四章——半导体功率器件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主要内容包括:1.开关运行象限分类及功率器件选择方法,将开关分为单象限、双象限和四象限类型;2.详细分析二极管、MOSFET、BJT、IGBT和晶闸管等功率器件的结构原理、伏安特性和开关特性;3.探讨各器件的损耗建模和驱动电路设计;4.重点解释PN结形成机制、MOSFET导电沟道、IGBT电流拖尾效应等关键概念。文章为功率电子电路设计提供了器件选型和特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2025-10-21 23:27:55 948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三章——稳态等效电路建模

本文介绍了DC-DC转换器的等效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理想直流变压器的功率平衡原理和等效电路,然后讨论了考虑寄生电阻的非理想转换器建模。通过子状态分析法和伏秒平衡原则,详细推导了Boost和Buck电路的等效模型构建过程,包括输入输出端口等效电路拼接和直流变压器替换受控源的方法。文章还探讨了半导体器件的导通损耗对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平均等效电路模型的局限性,指出在小纹波近似下该方法存在误差。该建模方法为DC-DC转换器的稳态分析提供了简化计算途径。

2025-10-19 21:45:44 1351

原创 算法题刷题记(数组类)——长度最小子数组

本文介绍了在给定正整数数组和目标值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满足子数组和≥目标值的最小长度子数组的解法。关键点在于使用滑动窗口技术(双指针法)实现O(n)时间复杂度:右指针扩展窗口求和,当和≥目标值时,左指针收缩窗口更新最小长度。文中提供了C语言实现代码,通过动态调整窗口边界来高效求解问题,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子数组则返回0。

2025-10-19 00:05:20 284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二章——稳态分析

本文介绍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稳态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子状态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Buck电路示例说明如何利用小纹波近似和子状态分析电路;2)将LC电路抽象为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其低通滤波特性;3)提出稳态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电感伏秒平衡和电容电荷平衡);4)以Boost和Cuk变换器为例,详细演示子状态分析流程和纹波设计方法;5)补充说明Buck和Cuk电路中电容纹波与电感纹波的关系。文章系统讲解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分析思路和设计要点。

2025-10-14 23:45:15 1010

原创 电力电子技术 第一章——电力电子变换器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具有电力电子象征性的系统框图,系统负责处理能量从输入(Power input)到输出(Power output)的变化,控制信号(Control signal,由嵌入式系统发出)可以控制系统中的晶体管等可控元件,使能量呈现为被编辑的状态,然后通过电容、电感的滤波功能,实现能量从输入到输出的变化。

2025-10-14 23:32:32 734

原创 模块使用教程(基于STM32)——蓝牙模块

(1)蓝牙模块可以将有线串口数据流转换为无线蓝牙数据流,实现无线串口功能,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改变,原封不动地从发送者传到接收者。蓝牙类别标志特性经典蓝牙SPP,蓝牙3.0及以下功耗高,速率较快,先配对后连接低功耗蓝牙BLE,蓝牙4.0及以上功耗低,速率较慢,快速连接增加组网、广播、定位等新功能双模蓝牙SPP + BLE同时集成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兼容性更强主从类别特性单从机仅能被动等待主设备连接,无法主动发起连接请求主从一体。

2025-10-12 10:28:14 1092

原创 模块使用教程(基于STM32)——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

本文介绍了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驱动代码实现。NRF24L01是一款2.4GHz无线收发器,支持1-32字节有效载荷、自动应答和重传等功能。文章详细讲解了模块的寄存器配置、状态转移、数据包格式以及SPI通信协议。在驱动实现部分,提供了GPIO初始化、SPI数据交换、模式控制等关键函数的代码实现,并给出了发送和接收的完整流程。最后通过主程序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该模块进行双向通信,包括数据发送、接收及状态显示功能。该实现方案适用于NRF24L01及其兼容型号,为无线通信应用提供了完整的开发参考

2025-10-12 10:24:49 1548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八章(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

对此可考虑引入抽取系统,先让输入信号经过一个非理想的抗混叠滤波器,然后进行采样,采样后的信号必然会有频谱混叠现象,但只要保证混叠处的频率分量不是数字信号处理需要的频率分量,那么就可以使用一个截止频率为。语音系统往往需要处理各种频率的音频信号,它对抗混叠的需求也会比较高,然而理想的抗混叠滤波器(即使设计为模拟滤波器)很难实现,这就导致经过抗混叠滤波器处理过的信号仍然可能无法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⑤对一个信号抽样时,若抽样率过高,必然会造成数据的冗余,这时希望能将该数字信号的抽样率减下来。

2025-10-07 23:28:33 700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七章(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理想带阻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可视为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与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相加,如下所示,即“带阻滤波器 = 高通滤波器 + 低通滤波器”理想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可视为全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减去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如下所示,即“高通滤波器 = 全通滤波器 - 低通滤波器”(1)上面介绍窗函数法时都是以低通滤波器为例,不过另外三种滤波器都可以参考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出来,即求得理想单位抽样响应后将其与窗函数相乘。增加窗函数的长度(即增大N),会引起过渡带变窄,但主旁瓣能量比不变。(1)相比于IIR滤波器,

2025-10-07 23:24:16 1132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六章(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1)数字滤波器是输入输出均为数字信号,经过一定运算关系改变输入信号所含频率成分的相对比例或者滤除某些频率成分的器件。(2)数字滤波器的精度高、稳定、体积小、量轻、灵活,不要求阻抗匹配,能实现模拟滤波器(AF)无法实现的特殊滤波功能。(3)数字滤波器的分类:①从功能上可分为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②根据实现方法可分为IIR数字滤波器和FIR数字滤波器。③根据处理的信号类型可分为经典滤波器和现代滤波器。④根据设计方法可分为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等。

2025-10-07 23:15:21 1192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五章(数字滤波器结构)

(1)数字滤波器(DF)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换句话说,DF是由差分方程描述的一类特殊的离散时间系统。(2)数字滤波器把输入序列通过一定的运算变换成输出序列,不同的运算处理方法决定了滤波器实现结构的不同。

2025-10-05 14:55:32 826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四章(快速傅里叶变换)

(1)单个蝶形运算推导:(2)假设对一个有限长序列进行8点DFT运算,借助频率抽取的基-2-FFT快速算法,其运算流图如下所示。

2025-10-04 12:37:28 1119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三章(离散傅里叶变换)

(1)周期序列只有有限个序列值有意义,对此可以把N点有限长序列看作是周期为N的周期序列的一个周期,就可以利用离散傅立叶级数DFS来计算了。

2025-10-04 12:28:07 817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二章(z变换与LSI系统频域分析)【下】

两个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可以生成不同频谱的信号,比如座机中的按键,每个按键音色相似,但因为频率不同,每个键音也会有所差异,它就是通过双音多频信号实现的,如下图所示。若想使设计的滤波器突出某个频率(使该频率信号尽量无衰减的通过),应在单位圆内相应的频率处设置一个极点,极点越接近单位圆,在该频率处的幅频响应幅值越大。(1)在电路中,当激励的频率等于电路的固有频率时,电路电磁振荡的振幅也将达到峰值,这个频率便称为谐振频率,对应到数字信号处理中,均等于常数,或者等于1,则该滤波器称为全通滤波器,

2025-10-02 23:05:41 1157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二章(z变换与LSI系统频域分析)【上】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核心数学工具。第一部分重点讲解z变换,包括其定义、收敛域、反变换方法(留数法/部分分式法/幂级数展开法)及线性/移位等基本性质。第二部分阐述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的定义及其共轭对称特性。第三部分探讨系统函数与系统因果性、稳定性的关联。第四部分解析系统频率响应的物理意义,特别是固定频率输入时的系统响应特性。全文通过数学推导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离散信号处理的完整理论框架。

2025-10-02 12:25:55 445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一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下】

本文摘要:文章主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信号处理中的两个核心内容: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和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部分阐述了表达形式、四种求解方法(经典解法、递推法、变换域法和卷积法),并指出差分方程表示法可直接获得系统运算结构的优点。 连续时间信号抽样部分重点介绍了时域采样定理、采样信号频域变化规律、采样定理应用以及信号恢复方法。 最后简要说明了模拟信号数字处理的四个环节:前置滤波、./D转换、数字信号处理和D./A转换恢复,分析了理想与实际方案在处理采样间隔不同时的差异。

2025-10-01 14:36:24 1036

原创 数字信号处理 第一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上】

本文介绍了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 信号的分类方法(按维度、确定性、连续性划分);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组成和特点;3. 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方法(数列、函数、图形等)和基本运算(求和、乘积、移位等);4. 典型序列(单位抽样、单位阶跃、矩形序列等)的特性;5. 离散时间系统的线性性质、移不变性质及时域求解方法;6. MATLAB实现序列运算的示例代码。文章系统性地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5-10-01 13:04:04 833

原创 自动控制原理 专题——传递函数与闭环控制理解

本文系统介绍了传递函数与闭环控制的核心概念。传递函数部分阐述了拉氏变换、频率响应、冲激响应的关系,指出传递函数是冲激响应的拉氏变换,并详细讲解了Bode图、零极点分析及其与系统稳定性的关联,同时介绍了MATLAB实现方法。闭环控制部分通过小球位置控制和电机调速案例,说明了闭环反馈的必要性,重点解析了PID控制器的三大要素:比例控制调节响应速度、微分控制抑制震荡、积分控制消除稳态误差。全文强调传递函数为线性系统分析提供了简化工具,而闭环控制则能有效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

2025-09-21 12:13:56 1098

原创 信号与系统 附录(抽象理论理解)

离散的差分就是对一个向量(或者说数列)求后一项和前一项的差,举个例子,假设杭州9月31日起的日最低气温为22℃、17℃、16℃、14℃、17℃、18℃、19℃、18℃、14℃、17℃,要想求每天的最低气温变化差值,可以依次用后一项减前一项而得,这需要列出一条一条的式子,比较麻烦,对此可以考虑用一个有规律的矩阵计算差分(对计算机来说可提高计算速度),如下所示,其中最后一个值-17是一个无效值,因为17℃那天的后一天最低气温无从知晓,只能默认为0℃。

2025-09-21 12:01:38 1097

原创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七章(PCB输出)

在菜单栏中选择“报告”→“Bill of Materials”,可以输出PCB的BOM表,点击“Export”即可导出BOM表至本地,导出前可在Columns选项卡配置需要输出的信息(如数量、封装等)。选择菜单栏中的“工具”→“设计规则检查”,可以打开设计规则检查器,其中的规则与线圈设定的设计规则一一对应,勾选需要检查的项目,然后点击“运行DRC”即可进行检查。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装配输出”→“Assembly Drawings”,可以输出PCB的装配图,点击“打印”即可保存PDF文件至本地。

2025-09-15 00:00:00 650

原创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六章(PCB设计规则设置及手工布线)

(1)选中需要铺铜的板层,以下以为顶层GND网络铺铜为例,选中菜单栏中的“放置”→“铺铜”,接着围绕板框绘制一个多边形(下图中为随意绘制,实际最好贴着板框边缘进行绘制,当然,绘制完毕后也可进行调整),绘制完毕后按下Tab,选择铺铜的网络为GND,再次确认配置无误,右键空白区域即可结束绘制,完成铺铜。(3)当铺铜出现一些小尖角或者直觉特别不美观的凸起时,可以右键选择“放置”→“多边形铺铜挖空”框选需要去除的铜皮,然后右键铺铜区域,选择“铺铜操作”→“所有铺铜重铺”,即可去除不规则或没意义的铜皮。

2025-09-14 11:52:18 1547

原创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五章(网表导入及模块化布局设计)

(1)对于一些已经固定好间隔的元件,后续希望移动它们时不会出现单个被打散的情况,这时可以将它们框选,右键选择“联合”→“从选中的器件生成联合”,这样就相当于PPT中的组合功能,只要拖动其中一个元件,另外被联合的元件也会跟随。(PCB中任何组件都可以联合,如导线、丝印等)(6)四层板中一般有一层电源层和一层地层,切换当前板层至内层,双击即可设置内层连接的网络,这样,如果有过孔/通孔焊盘打过板层,当孔连通的网络与内层板层不同时,内层会自动在孔附近设置绝缘区,反之,内层会直接连通孔连接的网络。

2025-09-14 11:46:13 1057

原创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四章(PCB封装库绘制)

一个元件的封装需要包含下图所示的几个组件,其中浅灰色部分为丝印,用于帮助焊接工程师区分元件的正反向。一个元件符号要想落实到实物上,那么它必须要有对应的封装,这个封装需要在PCB库中体现,并且原理图中的元件要与其对应的封装绑定,否则无法转换PCB。(1)AD支持的组件有焊盘、基本图形等。

2025-09-12 23:28:57 1974

原创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三章(原理图绘制及编译检查)

(1)将原理图转换为PCB前,需要为每个元件添加独特的流水号(同一工程中不能重复使用),也可理解为编号,具体方法为双击画布上的元件,更改其Designator属性即可,亦或是直接双击其流水号,更改其Value属性即可。(2)左键直接拖拽画布上的元件(一个或多个,不仅是元件,可以是网络标签等任意元素),按下空格键可将元件逆时针旋转90°,按下Y键可让元件绕X轴镜像,按下X键可让元件绕Y轴镜像。(3)再点击“接收更改”,需要先点击“验证变更”,无问题后再点击“执行变更”,AD就会把当前标号全部替换为建议标号。

2025-09-12 23:21:00 1580

原创 Altium Designer使用精通教程 第二章(原理图库绘制)

(1)本身AD20会提供两个库文件,其中一个库存放若干接插件元件,另一个库存放若干常用元件(如三极管等),选择一个元件后展开下方的Models属性,可以预览元件的原理图符号、PCB封装和3D试图。(2)库文件分为综合库和分立库两种:①综合库:元件的原理图符号和PCB封装绑定,较为专业。②分立库:元件的原理图符号在原理图库中,元件的PCB封装在PCB库中,两个库文件独立,库文件的类型也不同,较为灵活。

2025-09-07 10:09:53 1636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