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
实验室既有脑电设备,又有近红外脑成像设备,我用什么好呢?
脑电技术发展的时间比较久,有大量文献书籍资料可以参考,不然用脑电吧?可是打导电膏那么麻烦,做近红外就不用洗头,好找被试,不然用近红外吧?
其实,使用哪种技术应该取决于你的研究适合使用哪一种技术进行测量。
首先了解下两种技术的原理,一般我们所说的脑电技术是从头皮表面记录大脑自发或者操纵具有特殊心理意义刺激诱发的相关脑电位活动,来观测大脑内部活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是通过测量射入大脑的近红外光的衰减变化,推断出大脑认知神经活动脑区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进而获取大脑认知神经活动的机制。
实验中需要被试活动吗?
可以看出来,脑电技术采集的是大脑皮层传导出来的神经元活动时的电位信号,因此如果脸部肌肉有活动,比如眨眼,说话,摇头,低头,皱眉等等,都会产生肌电信号,而肌电是远远大于脑电信号的,所以如果实验设计要求被试做一些配合性的头脸部动作,可能对脑电数据的影响会非常大。
而近红外脑成像是通过测量光的衰减来推测脑的活动,肌肉运动只要不拉扯到光极覆盖的皮肤,不甩动测量头盔而导致漏光,那么头部与面部、身体动作对近红外脑成像测量影响就不大。一些户外的实验,体育运动实验用近红外脑成像优势就非常明显。
时空间分辨率有多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