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动追踪技术
文章平均质量分 66
眼动追踪技术
psybrai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为什么眼动仪都是黑色的呢?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为什么眼动仪都是黑色的呢?如果都是白色的你是不是又要问为什么是白色的?大家先通过一张图了解眼动仪的演变大家有没有总结出规律,眼动仪是不是在不断变小?对被试的束缚越来越小,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眼动仪的颜色还是黑色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中存在的一种效应: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亦称“实验者期待效应”。罗森塔尔(Rosenthal,R.)曾对这种现象做过许多实验研究。他发现,在以人为受试者的许多实验研究中,实验者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实验的结果,实验原创 2022-03-17 11:22:00 · 228 阅读 · 0 评论 -
眼动研究论文如何写?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关键词:学术写作、眼动、论文、行文指南说起眼动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也会有些新研究者对眼动的了解不够深入。眼动追踪研究是一种丰富的实验方法,近年来使用激增。随着这种情况的扩散,滥用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由于信息的缺乏和培训的不足导致研究设计的不合理和报告的不充分,也使得很多眼动研究的可重复性很低。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充分介绍眼动追踪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来帮助交叉学科及刚接触眼动追踪技术的研究者避免一些错误,做出适当的操作。图1 196原创 2022-03-07 10:12:03 · 957 阅读 · 0 评论 -
眼动类型有哪些?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人们为了看清楚某一物体,两只眼睛必须保持一定的方位,这样才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我们将这种把眼睛对准物体的生理活动称之为注视。为获得并且维持对所关注物体最清楚的视觉,眼睛必须进行眼跳和追随运动。对这些眼动类型进行建模分析,可以更好探究人类的视觉注意力。注视点与眼动轨迹注视:注视的目的是将眼睛的中央凹对准所关注的物体,从而可以在视网膜上稳定感兴趣目标的成像。 然而注视并不是完全不动的,即使我们的眼睛注视一个静止的物体,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微小的眼动原创 2022-01-28 09:18:54 · 927 阅读 · 0 评论 -
眼动数据中的AOI是什么?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我们在关注眼动数据分析时,经常能看到AOI一词。在今天的实验小知识里,我们将给大家解释什么是AOI及其分析指标。AOI被称作兴趣区,在我们对眼动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在测试材料上画出一个包含实验关键对象的区域,这个区域我们就称它为兴趣区(Areas of Interest, AOI),兴趣区的大小完全根据实验的研究目的而定。例如实验材料是一张电影海报,我们就可以在海报的关键区域,比如在电影名字、上映日期等关键信息的位置画一个圆形或矩形的区域,包裹关键信息原创 2022-01-26 11:31:24 · 1850 阅读 · 0 评论 -
眼动在旅游研究中有哪些运用?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在本期内容中,我们将聚焦旅行中的两大重点——“逛”和“吃”,带你走近眼动技术所揭秘的逛吃行为真相。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景观:有的人热衷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有的人留恋明媚优美的自然风光。眼动技术通过追踪目光所及之处,读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注意恢复理论认为,自然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因集中注意力所损耗的心理功能。基于此,Wang、Tsai和Tang(2019)探究了酒店在宣传时所放图片的类型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评价与感受。80名被试(平均年龄原创 2021-10-29 10:31:56 · 528 阅读 · 0 评论 -
眼动数据中瞳孔大小这个数据怎么用?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瞳孔位于眼球内的角膜也晶状体之间,是由巩膜围成的一个孔隙。巩膜内由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和散射状排列的瞳孔散大肌,两者分别控制瞳孔的缩小和扩大。瞳孔变化是眼动变化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除了生理上,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情况。瞳孔大小与视物外界光线较暗时,瞳孔会扩大,增加进入眼镜的光亮;外界光线较亮时,瞳孔会缩小,减少进入眼睛的光亮。在看远处物体时瞳孔放大,增加进入眼睛的光亮;看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睛的光亮。瞳孔大小与疲劳原创 2021-08-18 08:59:07 · 1379 阅读 · 0 评论 -
眼动数据有效采样率是什么,等于数据质量吗?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许多眼动仪软件中,采集完的数据列表中有个一个百分比指标:Gaze Samples. 这个指标是什么含义,它等于数据质量吗?Gaze Samples是什么Gaze Samples也称为有效采样率,指的是可以计算出视线落点(Gaze point)的采样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比例。我们知道眼动仪采样时会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被试眼球,然后内置算法通过眼球照片计算出视线落点,所以Gaze Samples也就是正确识别到眼球的采样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比例。理想情况下可以原创 2021-08-03 09:16:42 · 1158 阅读 · 0 评论 -
“逛吃逛吃”中的眼动研究 ——旅游与眼动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关键词:眼动、旅游、空间感知、菜单设计在本期内容中,我们将聚焦旅行中的两大重点——“逛”和“吃”,带你走近眼动技术所揭秘的逛吃行为真相。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景观:有的人热衷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有的人留恋明媚优美的自然风光。眼动技术通过追踪目光所及之处,读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注意恢复理论认为,自然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因集中注意力所损耗的心理功能。基于此,Wang、Tsai和Tang(2019)探究了酒店在宣传时所放图片的类型会如何影响原创 2021-07-09 14:24:16 · 364 阅读 · 0 评论 -
自闭症婴幼儿对人脸的注意偏好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随着眼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兴趣转移到 ASD 患者对社会刺激的注意偏好上来,其中很多研究与面孔注视有关。众所周知,ASD 患者需要尽早干预,然而临床上一 般需要在儿童 2 岁左右时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如果可以在早期发现 ASD 的行为标记, 那对 ASD 儿童的发现和干预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在看下文之前,大家可以先脑海中预想一下,自闭症儿童是否对人脸有偏好?偏好看人 脸的哪个部位?这里先选取 Quentin Guillon 等人(2014)对原创 2021-07-02 13:18:58 · 57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