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电技术
文章平均质量分 65
脑电技术
psybrai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脑电时频分析-短时傅里叶变换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是脑电时频分析中一种基于滑动窗口法的简单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假设非平稳的信号可以被分成一系列短数据段的集合,每个数据段都可以看作是平稳的,频谱是固定的。在每一个数据段上进行常规的频谱估计方法,然后将所有数据段的频谱估计值堆叠在一起,形成在联合时频域上的一个频谱功率分布图。...原创 2022-06-09 09:26:37 · 2186 阅读 · 1 评论 -
脑电实验是否会对大脑和心理产生损害 ?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是没有损害的,之所以可能有人觉得有损害是因为大家对脑电技术不了解。下面,将从如下大家进行解释:(1)脑电采集技术原理:一般来说,脑电图是指头皮表面记录到大脑活动产生的电压波动。脑电主要由大脑皮质锥体细胞顶树突的突触后电位变化的总和形成,大脑神经元放电时,透过大脑硬膜、头骨在头皮形成微弱的波动电位,将特殊电极固定在头皮表面可以记录到这些电位的变化,以此可以推断颅内神经元的放电情况。其主要特点是:离头皮很近、大量、同步放电、突触后电位,以原创 2022-03-14 10:15:00 · 1558 阅读 · 0 评论 -
治疗神经病的方法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脑刺激、神经调控版权协议:CC BY 4.0)版权协议来源: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deed.zh大脑刺激已成为近年来最可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脑刺激已成为最可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力工具。脑部刺激是通过使用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技术的电流应用来实现的。以及侵入性技术。最近的技术进步已经发展到开发出能够产生良好控制和有效脑刺激的精确设备。目前,最原创 2022-03-01 09:00:00 · 761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会晕车?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晕车,神经机制,脑电,脑科学正在上传…重新上传取消当身体在车辆的被动运动中,特别是在陆地车辆中暴露于特定种类的运动时,晕车很常见(Reason和Brand,1975;Lacount等人,2009;Green,2016)。对这种运动的生理反应会逐渐诱发不断加剧的症状,从轻微的胃痛或头痛到头晕、恶心,最后到呕吐(Green,2016;Dennison,2017)。因此,晕车被认为是一种神经活力危机,有可能导致重大的疾病,这取决于个人的易感性(Du原创 2022-02-28 10:25:23 · 502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可预防、可矫正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关键词:网络成瘾、精神疾病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对游戏行业来说,2021 是个相当值得纪念的年份。Newzoo 在新发布的全球游戏市场报告中指出:今年的游戏玩家数量已经迈过了30 亿的大关,其中有28亿在移动设备上玩游戏。展望2024 年,Newzoo 预计玩家总数将超过33亿。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原创 2022-02-24 09:12:16 · 6853 阅读 · 0 评论 -
元宇宙之ERP数据处理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ERP、元宇宙、脑科学大家是否有观看2021年大火的漫威新剧《旺达幻世》?在这部豆瓣评分9.0的漫威大作里,绯红女巫旺达被赋予拥有改变现实以及控制他人甚至创造他人的超能力,她能轻松打通多元宇宙的“结界”。如果你还没来得及看,可以通过B站这个UP的解说视频(严重剧透警告!!!)快速了解。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U4y1a7bf?from=search&seid=16398543761原创 2022-02-22 16:49:26 · 249 阅读 · 0 评论 -
EEGLAB如何进行ERPs数据处理你都会了吗?看这里保证你一劳永逸的get ERPs数据处理技能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今日~分享Matlab中EEGLAB对EEG数据预处理和ERPs分析的操作步骤。EEG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软件有不少,其中常用的一款是基于MATLAB运行平台的EEGLAB工具包,可以实现对EEG数据的预处理和ERPs的分析。接下来就详细介绍EEGLAB中EEG数据预处理常用流程和操作步骤以及ERPs的分析,本次操作步骤介绍中是基于单个被试展开的。本文详细讲解如何操作,若想要了解ERPs数据分析原理,请参考往期推文:ERPs的预处理很简单,但你都了解了吗?原创 2022-02-21 08:57:36 · 4004 阅读 · 0 评论 -
沉默也是一种声音--来自钢琴家的脑电实验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音乐,脑电实验,脑科学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音乐,音乐演奏过程中的停顿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沉默。沉默是什么声音?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的第一乐章中,沉默是无边沉重,是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在《鬼灭之刃》中,沉默是音柱宇髄天元瞬间抓住的音律空档,是华丽袭击敌人的关键节点。我们在乐曲演奏的沉默里,能听到什么,能感受到什么,不仅依赖于我们自己的审美框架,也依赖于演奏者在自己的创作风格中对音乐呼吸的掌控,使音乐回味悠长。最近,认知神经科学家采集了几原创 2022-02-17 10:37:39 · 292 阅读 · 0 评论 -
脑电实验需要准备什么?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并不是所有的脑电实验都需要全部准备上面的物品,只是列举了最全面的。Tips:将所有电池供电的设备充满电,并准备相应的充电器和电源线; 洗头的时候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洗头的质量将直接决定你后面打导电膏的速度以及质量; 一定要做预实验,不要将问题都在正式实验中解决,不可能有人一直在等着给你解决问题,大家都很忙,在预实验中发现所有问题并解决; 实验过程中保持手机静音(别忽略闹钟)或关机,千万别心存侥幸; 不要急于求成、抱着侥幸心理做出来的数据,终究原创 2021-12-03 16:42:30 · 646 阅读 · 0 评论 -
无需代码,图文并茂详解EEGLAB中的ERPs数据分析方法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太空,脑电实验,文献解读很多小伙伴在做完脑电实验之后,对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很是发愁。预处理的步骤还好说,在EEGLAB里面“点点点”就能完成,但是后续的叠加平均等步骤在EEGLAB里面需要通过脚本来实现,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本教程将介绍一种ERPs数据分析的方法,该方法无需代码,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着急处理数据但来不及学习Matlab脚本编写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参考(本教程基于Windows 11系统,Matlab2020a,EEGLAB v2021.1原创 2021-11-25 09:14:02 · 3731 阅读 · 0 评论 -
进击太空:脑电研究新领域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太空,脑电实验,文献解读随着脑成像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研究内容的不断创新,脑电技术已应用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丰厚的成果,但在遥远的太空,我们的脑电活动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近日,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在万众期待中顺利出舱!此次出舱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个新纪录——北大心理学博士王亚平成为中国女航天员、中国女性太空行走第一人。此次航天任务可以说是备受瞩目,早在10月15日央视财经频道就对此次航天任务进行了报道。报道片展示了航天员以及幕后工作者为此次任务做的准备,原创 2021-11-23 09:43:52 · 380 阅读 · 0 评论 -
ERP实验设计如何避免撤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大脑电位与特定的物理事件或心理事件在时间上相关的电压波动。在进行ERP研究时,我们会根据实验设计给被试呈现不同的刺激材料,然后对刺激材料出现时所引起的诱发电位进行分析。原创 2021-11-22 09:16:59 · 418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采集到的脑电只能是突触后电位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大脑内分布着大量的神经元,我们在头皮上探测到的脑电,起源于大脑内排列方向整齐一致的锥体神经元,由于锥体神经元大量存在于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等部位,并且具有排列整齐的特点,因此其放电活动也是一致的,不会相互抵消,因此,我们探测到的脑电是来自其突触后电位。排列一致的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神经元之间以突触形式进行联系,当神经冲动传递到突触时,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出来,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膜电位发生变化原创 2021-11-19 17:19:28 · 2027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10-20系统?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10–20系统或国际10–20系统是用于描述和应用脑电图检查或多导睡眠图中头皮电极的位置的国际公认方法。开发此方法是为了维持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以确保可以使用科学方法汇编,复制,有效地分析和比较受试者的研究结果(临床或研究)。该系统基于电极位置与大脑下方区域(特别是大脑皮层)之间的关系。该系统通过鼻根nasion(位于鼻子上方的两眼之间的凹陷点),枕骨隆突inion(头后部的隆起位点)和左右耳前点(紧靠中部耳翼前面的凹陷点,标记为A1和A2)定义一个赤道(上原创 2021-11-11 09:13:03 · 4970 阅读 · 1 评论 -
数字滤波器是什么?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提到滤波器(Filter),经常做脑电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朋友应该不会觉得陌生。我们通常使用在线(采集)或离线(分析)滤波的方式对EEG信号做处理。这里提到的滤波器,其实是一种数字滤波器,它区别于模拟滤波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滤波器的区别:模拟滤波器一般用电容,电感这些模拟器件搭建而成,主要用来处理受高次谐波干扰的信号,而数字滤波器可以通过软件或者数字芯片来实现,主要用来改变信号频率。其次,数字滤波器具有比模拟滤波器具有更高的精度,甚至能够实现后者在原创 2021-11-10 13:48:41 · 2254 阅读 · 0 评论 -
自相关系数在脑电中的应用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自相关系数、脑电在介绍自相关系数之前先介绍一下相关系数。01什么是相关系数最常用的相关系数全称是皮尔逊相关系数,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程度,准确来说是线性相关程度。。分子是X,Y的协方差,分母是X,Y各自的方差,其值介于-1与1之间。可以观察到相关系数与数据形状和方向之间的关系,注意最后一排的表示非线性关系。弦相似度和皮尔逊相关系数之间的区别,其中叫做向量X的L2-范数,表示向量自身的长度,或者说是向量到原点的原创 2021-11-04 09:24:45 · 530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差分放大电路,你了解多少?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经常做脑电实验,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差分电路,差分放大器等术语,但是,关于EEG放大器为什么要使用差分放大电路这种设计,你了解多少呢?下面请跟随我来了解一下吧。差分放大电路又被称为差动放大电路。所谓差动其实指的是当电路上的两个输入端的电压有差异时,输出电压就会有变化。图1 差分放大电路先来了解几个概念:共模信号:大小相同且相位相同的信号 差模信号:大小相同但相位相反的信号图2 共模信号(左)和差模信号(右)差模放大倍数:在差动放大原创 2021-10-15 09:16:54 · 4449 阅读 · 0 评论 -
你知道EEG信号采集中的伪迹都有哪些吗?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1.眼电伪迹眼电伪迹是最常见的伪迹之一,通常出现在额部、,两侧对称性分布,可以以波形特征进行鉴别。眼电伪迹主要有两种。1.1眨眼(VGOD)眨眼反应主要是由大小50-100μV、一般持续200-400ms的单相偏移组成。不过眨眼反应的最显著特征在于,眼睛上方和下方部位的电位极性相反。1.2眼动(HEOG)与眨眼一样也是眼睛固有电压梯度的结果,眼睛运动时,头皮电压梯度会变得眼睛运动指向的方位更正。2.肌电伪迹肌电由于肌肉收缩而产生。由原创 2021-10-13 09:07:09 · 1901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是脑电数据采集的采样率?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采样率(sampling rate)也被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它指的是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单位用赫兹(Hz)表示。(图1 采样率:1s采样的次数)数字化脑电图的一大特点是它能够对采集到的EEG信号实时数字化采样,采样的数据通过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D)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图形,也即我们在计算机显示器中看到的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图2 EEG波形图)(来源:h原创 2021-09-26 09:07:07 · 2871 阅读 · 0 评论 -
自相关系数在脑电中的应用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自相关系数、脑电在介绍自相关系数之前先介绍一下相关系数。01什么是相关系数最常用的相关系数全称是皮尔逊相关系数,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程度,准确来说是线性相关程度。。分子是X,Y的协方差,分母是X,Y各自的方差,其值介于-1与1之间。可以观察到相关系数与数据形状和方向之间的关系,注意最后一排的表示非线性关系。弦相似度和皮尔逊相关系数之间的区别,其中叫做向量X的L2-范数,表示向量自身的长度,或者说是向量到原点的原创 2021-09-16 09:06:28 · 266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查看自己电脑的并口端口号?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大家好,上期给大家分享了脑电实验中关于打Mark方面的一些检查注意事项。本期继续给大家分享关于实验方面的小知识。端口号在心理学实验打标记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刺激呈现软件可以通过向特定端口发送脉冲信号实现与其他测量数据同步的效果,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信号都可以通过并口方式传送。因此,学会查看电脑并口端口号是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方法: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首先打开电脑的设备管理器,右键单机打开“我的电脑”->“管理”->“设备管理器”,原创 2021-09-08 09:16:42 · 11053 阅读 · 0 评论 -
独立成分分析(ICA)降噪应用时存在哪些问题?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降噪、ICA对经常处理脑电信号的朋友来说,降噪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眼动、眨眼、肌肉运动、脉搏等噪声会严重污染脑电,严重影响脑电的后续分析。2001年提出的FastICA算法使ICA可以真正稳定地分析数据。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发展至今广泛地被用于脑电降噪,利用ICA去除脑电信号中的眼电、心电噪声是很成熟的技术。不过在实际应用ICA算法时会碰到各种问题,比如应用时如何确定独立源个数、如何识别哪原创 2021-08-26 09:03:00 · 1359 阅读 · 0 评论 -
脑机接口3——生理基础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大脑解剖(上)通常情况下大脑包括两个成对的半球,每个半球分别被皮层所覆盖。皮层也称作灰质,在不同区域厚度不一,通常在1.5~4mm。在皮层下方区域内是其他包括丘脑、脑干、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内的深层灰质结构。灰质间连接不同皮层区域与连接皮层和皮层下区域的神经纤维因为颜色较亮被称为大脑的白质。由于大脑皮层对运动规划和执行负责,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测量,因此它是BCI主要关注的区域。图片来自于:奈特人体神经解剖彩色图谱].(美)费尔腾在描述中枢神经系统时,我们原创 2021-08-16 09:11:10 · 242 阅读 · 0 评论 -
脑机接口2——原理和概念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主体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反应执行之前,或者在大脑产生动作意识之后、动作执行之前,其神经系统的电活动会发生响应的改变。这种变化作为动作即将发生的特征信号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检测出来。这就为构建各种各样的记录大脑信息或者刺激大脑活动的BCI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可塑性来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大脑具有适应能力,这又让BCI的使用者可以学习通过调节大脑活动来与系统协同。BCI是一个非肌肉通信系统,它使得大脑意图与环境可以进原创 2021-08-12 10:03:06 · 2399 阅读 · 0 评论 -
脑机接口1——起源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通过意识控制外物的幻想很早就出现了具体已经无法追溯。随着各学科和各项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 Berger发明了一种可以记录大脑活动测量方法,称为脑电图(EEG)。1938年,美国一位大脑研究人员Herbert H. Jasper给Hans Berger寄了一张圣诞贺卡以表节日祝福。在这张名为“Christmas Reverie”的贺卡中Herbert H. Jasper对于意识控制外物提出了一个有可行性、有操作性的设想。图片原创 2021-08-06 09:17:20 · 570 阅读 · 0 评论 -
谈一谈独立成分分析(ICA)降噪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降噪、ICA对经常处理脑电信号的朋友来说,降噪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眼动、眨眼、肌肉运动、脉搏等噪声会严重污染脑电,严重影响脑电的后续分析。2001年提出的FastICA算法使ICA可以真正稳定地分析数据。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发展至今广泛地被用于脑电降噪,利用ICA去除脑电信号中的眼电、心电噪声是很成熟的技术。不过在实际应用ICA算法时会碰到各种问题,比如应用时如何确定独立源个数、如何.原创 2021-07-30 08:52:48 · 1029 阅读 · 0 评论 -
戴着脑电帽去旅游 ——浅谈旅游研究中脑电技术的应用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疫情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五一小长假的旅游热却如期到来。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整个劳动节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3亿人次。这个五一,你也是这人从众风景的一员吗?事实上,旅游出行是一件与个人特性密切相关的事。大到出游地的选择、旅游行程的规划,小到纪念品的购买、与当地人的接触,这些事件像一块块拼图般,拼凑出行者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由此,心理学研究在旅游领域也可以有多种展开。而脑电技术作为原创 2021-07-22 10:00:51 · 71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MNE-Python的脑电数据分析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关键词:脑电、数据分析、Python、MNE、神经科学MNE(https://mne.tools/stable/index.html)是一款开源的主要用于EEG/MEG分析、处理和可视化的python工具包。遵循BSD BSD-license协议,由Harvard大学牵头,社区共同开发。主要的功能包括:EEG/MEG信号的预处理和降噪、时频分析、功能连接、溯源分析、统计分析等等。同时,MNE的读取功能也是非常的强大,它可以读取大部分常见的生理信号的原始数据格式,比原创 2021-07-08 09:10:13 · 3499 阅读 · 0 评论 -
脑电图扫描(EEG)和神经影像技术有什么区别 ?
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的分享。首先,脑电图和神经影像技术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一种。神经影像学旨在于二维或三维空间以图像的方式来揭示脑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常见的反映脑功能的影像方法有: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原创 2021-07-02 11:48:34 · 110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