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滑的狐狸16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56、MPSoC架构感知的自动片上网络拓扑设计与高效路由算法
本文探讨了MPSoC架构感知的自动片上网络(NoC)拓扑设计方法以及一种高效路由算法ERA。针对不同的内存访问模型(如NUMA和NORMA),分别介绍了SADM和DADM拓扑设计方法,并通过µSpider II CAD工具实现通信规范提取、拓扑生成与VHDL代码输出。实验表明,自定义拓扑相比通用拓扑在面积上平均节省30%。ERA路由算法综合考虑功率、拥塞和延迟,通过自适应路径选择优化网络性能。文章还分析了各类拓扑与路由算法的适用场景,并展望了NoC设计的未来趋势与挑战。原创 2025-08-21 02:02:29 · 68 阅读 · 0 评论 -
55、片上网络相关路由与拓扑设计方法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片上网络(NoC)中路由与拓扑设计的相关方法。重点介绍了凸基确定性路由(CBDOR)方案,其无死锁特性与低面积开销使其适用于不规则拓扑场景;同时探讨了基于MPSoC架构感知的自动NoC拓扑设计流程,该方法根据不同多处理器架构类别(如SASM、DADM、SADM)定制化设计高效拓扑结构。文章还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应用场景,并提出了整合设计流程的闭环优化策略,展望了未来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升NoC性能的可能性。原创 2025-08-20 13:24:50 · 30 阅读 · 0 评论 -
54、片上网络中TDM虚拟电路的最坏情况性能模型与凸基DOR路由方案
本文探讨了片上网络中TDM虚拟电路(TDM VC)的最坏情况性能模型Pemvin与凸基DOR路由方案(CBDOR)。Pemvin模型通过精确计算端到端延迟和缓冲区需求,为TDM VC的资源分配提供了准确依据。CBDOR路由方案则适用于凸拓扑,具有简单高效、无死锁和连通性良好的特点。两者结合可在复杂片上网络环境中实现性能优化,为未来SoC设计中的通信架构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实验表明,Pemvin在延迟和缓冲区计算上优于传统模型,而CBDOR在不规则拓扑中表现优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原创 2025-08-19 16:42:35 · 45 阅读 · 0 评论 -
53、片上网络TDM虚拟电路性能建模与分析
随着多核芯片的快速发展,传统总线架构已无法满足片上系统对通信性能的需求,片上网络(NoC)作为一种可扩展的新型通信架构应运而生。为了保障服务质量(QoS),时分复用(TDM)虚拟电路(VC)被广泛采用。然而,TDM VC在不同时间槽分配方式下的最坏情况端到端延迟和缓冲区需求建模仍具有挑战性。本文基于网络微积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性能建模方法——Pemvin模型,该模型通过将会话服务曲线引入TDM VC的性能分析,克服了传统延迟率服务器模型仅依赖平均服务速率所带来的不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均匀时隙分配的情原创 2025-08-18 12:48:35 · 38 阅读 · 0 评论 -
52、无缓冲路由器微架构设计方法:S - Mesh片上网络研究
本文介绍了基于无缓冲路由器微架构的S-Mesh片上网络(NoC)设计方法。S-Mesh架构通过分离控制和数据传输,采用预连接机制,有效降低了交叉矩阵设计的复杂性,并实现了低延迟、抗拥塞和高效面积的通信性能。文章详细分析了S-Mesh的架构组成、工作流程、仿真结果及其与其他NoC架构的对比优势,展示了其在多核芯片系统、高性能计算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17 09:06:13 · 44 阅读 · 0 评论 -
51、软件模块故障倾向性预测的软件度量约简研究
本文研究了软件模块故障倾向性预测中的软件度量约简问题,并通过大规模对比实验评估了九种不同的约简方法在十一个公共领域数据集上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度量约简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预测性能,其中离散小波变换(DWT)表现最佳,CFS结合遗传搜索算法和信息增益的方法也有较好效果。此外,研究还指出了未来方向,包括探索分类器对约简方法性能的影响及约简方法对其他类型度量的有效性。原创 2025-08-16 15:30:20 · 21 阅读 · 0 评论 -
50、用户中心的数据共享隐私保护与软件指标约简方法
本文探讨了用户中心的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和软件指标约简用于软件模块故障倾向预测的问题。在数据共享中,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隐私保护方法,通过用户自主定义隐私范围和数据替换机制,在保护隐私的同时提高数据共享的成功率。在软件领域,通过大规模实验比较了多种指标约简方法,发现离散小波变换等方法在构建适应性强、稳健的故障预测模型方面表现优异。两种方法分别在数据共享和软件工程领域展现了重要价值,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15 15:57:39 · 23 阅读 · 0 评论 -
49、JAMILA:高效易用的批量作业管理系统
JAMILA 是一个高效且易用的批量作业管理系统,专为解决网格和云计算环境中集群异构性和应用多样性带来的挑战而设计。通过三层架构和关键技术如应用程序软件封装机制(ASEM)和异构集群控制器(HCC),JAMILA 提供了统一的高性能计算环境,支持多种分布式资源管理系统(D-RMS)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平台如 Hadoop。系统具备良好的易用性、有效性和健壮性,通过作业提交速率控制和内存优化等策略,显著提升了处理能力和可靠性。本文还介绍了用户和管理员的操作流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 JAMILA 在高性能计算原创 2025-08-14 15:03:13 · 31 阅读 · 0 评论 -
48、移动网格计算资源发现与作业管理系统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移动网格计算中的资源发现与作业管理问题。介绍了基于IP-寻呼的无线网格寻呼架构,通过网格代理、寻呼代理和移动代理的协作,有效解决了移动设备作为网格资源的管理难题。同时,本文重点分析了JAMILA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统一的作业管理机制,屏蔽了异构集群和应用多样性问题,为非专业用户提供了一个专业且易用的高性能计算环境。文章还探讨了移动网格计算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安全性、能源管理、智能化管理及与新兴技术的融合。通过实验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任务执行时间和任务丢失率方面的优越性。原创 2025-08-13 11:49:25 · 41 阅读 · 0 评论 -
47、图像部署性能与可扩展性评估
本文围绕虚拟机部署策略的性能与可扩展性展开,通过实验分析了M-1和M-N两种典型部署场景下的资源利用与性能表现。研究基于Xen虚拟机监视器,结合多种典型工作负载和基准测试工具,评估了不同部署方案对计算、内存和通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部署策略对于提升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智能部署算法和跨平台优化。原创 2025-08-12 09:59:45 · 34 阅读 · 0 评论 -
46、存储系统与虚拟数据中心性能优化研究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储系统和虚拟数据中心的性能优化问题。重点介绍了存储服务器分组(SSG)方案,该方案通过动态调整文件条带化策略有效缓解了Incast效应和数据访问竞争,提高了I/O性能。同时,研究了虚拟数据中心中虚拟机部署的策略,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最佳部署方式。文章还分析了存储系统与虚拟数据中心的关联性,提出了协同优化策略,并讨论了未来智能化和分布式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原创 2025-08-11 15:35:35 · 33 阅读 · 0 评论 -
45、基于 TCP/IP 网络的存储集群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案
本文分析了基于TCP/IP网络的存储集群性能问题,重点探讨了入流效应、客户端请求干扰和数据访问竞争等因素对I/O吞吐量的影响。通过引入SSG(Storage Server Grouping)方案,结合I/O加速预测、文件热门程度跟踪和服务器组和谐性分析,实现对文件条带化参数的自动在线优化。实验结果表明,SSG方案能够有效缓解入流效应、减少客户端干扰,并降低数据访问竞争,从而显著提升存储集群的I/O性能。原创 2025-08-10 12:34:00 · 44 阅读 · 0 评论 -
44、基于核心度的芯片多处理器标签缩减及存储服务器分组策略
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度的芯片多处理器(CMP)标签缩减方法和存储服务器分组(SSG)策略,旨在解决计算机系统设计中能耗与性能的平衡问题以及存储系统的吞吐量提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了在不同核心度下优化能耗和性能开销的平衡策略,并介绍了SSG策略在文件条带化参数设置、文件分组和参数调整方面的具体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核心度6能够较好地平衡能耗与性能开销,而SSG策略平均可提升I/O吞吐量22.1%。文章最后提出了在芯片多处理器和存储系统优化中的实际应用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8-09 11:18:15 · 37 阅读 · 0 评论 -
43、基于核心度的芯片多处理器标签缩减以平衡节能与性能开销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心度的芯片多处理器标签缩减方法,旨在平衡节能与性能开销。通过引入核心度的概念,控制指令页帧的分配以减少标签缩减冲突,从而提高节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核心度为6时,能够实现节能和性能开销的最佳平衡。该方法为芯片多处理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原创 2025-08-08 11:58:41 · 29 阅读 · 0 评论 -
42、多核系统中实时周期性任务的节能调度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周期的多核实时系统节能调度算法HMVS,结合SimpleVS和空闲时间重新分配策略,在保证任务实时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系统能耗。通过实验验证,HMVS在低系统利用率情况下相比静态策略可节省高达22%的动态能量,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原创 2025-08-07 09:41:10 · 39 阅读 · 0 评论 -
41、高效内存与能源管理:多处理器系统的创新策略
本文探讨了多核心处理器系统中两个关键技术方案:软硬件协同的DRAM存储体分区技术和用于实时周期性任务的节能调度方法。前者通过减少行缓冲冲突显著提升内存访问效率,后者通过SimpleVS算法和松弛时间重新分配策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文章还分析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提升系统性能和能源效率提供了创新思路。原创 2025-08-06 13:23:07 · 30 阅读 · 0 评论 -
40、芯片多处理器的软硬件协同DRAM存储体分区技术
本文探讨了芯片多处理器系统中一种软硬件协同的DRAM存储体分区技术。通过结合XOR缓存映射与页面着色机制,有效打破地址映射的对称性,减少行缓冲冲突,提升系统性能。文章提出了基于行缓冲缺失率曲线(MRC)、灵敏度率曲线(SRC)和存储体冲突曲线(BCC)的成本模型,并采用爬山搜索算法ColorMap为多程序工作负载分配最优颜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核心系统中显著提升了部分应用程序的性能,尽管存在一些性能小幅下降的情况,但总体效果积极。未来的工作将聚焦于优化模型准确性与算法适应性,以进一步提升协同效率。原创 2025-08-05 13:00:23 · 27 阅读 · 0 评论 -
39、自适应行大小缓存与软硬件协同DRAM银行分区技术分析
本文探讨了自适应行大小缓存(ALSC)和软硬件协同DRAM银行分区技术在计算机系统性能优化中的应用。ALSC通过动态调整缓存行大小,在不规则引用场景下显著提升性能,同时减少数据传输量并保持合理的存储开销。而软硬件协同DRAM银行分区技术则通过页面着色和位异或L2缓存映射减少线程内外的行缓冲区冲突,提高多核系统内存访问效率。文章通过对比实验和流程图展示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它们的综合应用前景。原创 2025-08-04 15:41:50 · 24 阅读 · 0 评论 -
38、面向Cell多核处理器不规则引用的自适应行大小缓存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Cell多核处理器的自适应行大小缓存(ALSC)方案,旨在解决传统缓存设计在处理不规则引用时的局限性。通过自适应软件缓存行算法,结合动态地址划分和预取机制,该方案能够根据应用需求在128B、256B、512B和1024B缓存行大小之间动态选择最优配置。设计中引入了长、短缓存行的双层缓存结构及IndAlign_LRU替换策略,有效提升了缓存命中率和性能。实验表明,该自适应缓存方案相比传统设计和ESC方法在SpMV及NAS并行基准测试中展现出更优的性能表现。原创 2025-08-03 15:41:20 · 24 阅读 · 0 评论 -
37、memCUDA与自适应行大小缓存技术解析
本文介绍了memCUDA和自适应行大小缓存两种技术。memCUDA通过源到源编译和运行时库技术减轻了GPU编程中主机与设备内存间数据移动的负担,并支持异步并发执行,性能接近手动优化版本。自适应行大小缓存技术通过动态调整缓存行大小和分层设计,显著提高了Cell处理器上不规则应用的性能,有效减少数据传输量并提升命中率。这两种技术分别针对GPU编程和异构计算环境中的性能瓶颈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8-02 10:19:48 · 24 阅读 · 0 评论 -
36、图像合成算法与memCUDA:优化GPU编程体验
本文介绍了图像合成领域中的高效并行渲染算法,并探讨了CUDA编程中的挑战,如显式管理GPU设备内存和数据传输的复杂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DA的实验性编程系统memCUDA,通过源到源编译和运行时库技术,自动实现GPU设备内存到主机内存的映射,屏蔽了繁琐的数据传输和设备管理,提高了GPU编程的效率和可维护性。实验结果表明,memCUDA能够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简化代码结构。原创 2025-08-01 11:39:11 · 44 阅读 · 0 评论 -
35、高效流水线并行方法在后排序渲染图像合成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了高效流水线并行方法在后排序渲染图像合成中的应用,针对排序最后渲染算法中图像合成阶段的通信瓶颈问题,提出了三种新的流水线算法:基于直接发送的流水线(PDS)、基于二进制交换的流水线(PBS)和混合分区流水线(HPP)。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这些方法在减少节点间像素传输量、提高帧率和可扩展性方面表现出色,尤其适用于低带宽、高延迟网络环境。文章还对比了不同方法的性能特点,并提供了在不同场景下的选择建议,为大规模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有效支持。原创 2025-07-31 10:14:35 · 26 阅读 · 0 评论 -
34、数据中心差异化复制策略解析
本文介绍了数据中心差异化复制策略,重点解析了DiR系统如何通过扩展Chord/DHash实现文件的存储与检索,并结合OPERA框架提升系统的可用性。文章详细分析了不同服务类型对资源利用率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DiR在合成和真实跟踪下的表现。研究表明,DiR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级别的可用性,同时优化资源利用率。原创 2025-07-30 15:57:31 · 23 阅读 · 0 评论 -
33、大规模集群系统日志在线分析与数据中心差异化复制策略
本文探讨了大规模集群系统的日志在线分析与数据中心差异化复制策略。在日志分析部分,介绍了基于 Apriori - SO 算法的事件规则生成流程和在线事件预测方法,并通过实验评估验证了其在故障预测、性能优化和安全监控方面的应用价值。针对数据中心服务,提出了差异化复制策略(DiR),通过四种不同的复制策略满足用户在可用性、执行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实验结果表明,DiR 策略能够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体验。文章最后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强调结合人工智能和动态调整算法的重要性。原创 2025-07-29 10:57:59 · 17 阅读 · 0 评论 -
32、大规模集群系统日志中的在线事件关联分析
本文探讨了大规模集群系统中在线事件关联分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名为Apriori-SO的在线日志分析算法,用于实时挖掘系统日志中的事件关联规则。通过对一个260节点的生产Hadoop集群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了在线分析方法相比传统离线方法在事件预测准确率和召回率方面的显著提升。文章还介绍了在线事件预测方法的实现机制,并展示了其在故障诊断和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原创 2025-07-28 16:15:20 · 28 阅读 · 0 评论 -
31、CCIndex:分布式有序表上的补充聚类索引
本文介绍了 CCIndex,一种针对分布式有序表的补充聚类索引方案,旨在解决多维范围查询的性能问题。与 HBase 提供的 IndexedTable 和 MySQL 集群相比,CCIndex 在查询吞吐量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文章从理论分析、微基准测试到合成应用基准测试全面评估了 CCIndex 的性能,并讨论了其应用场景、局限性及未来优化方向。原创 2025-07-27 16:28:55 · 28 阅读 · 0 评论 -
30、CCIndex:分布式有序表上的多维范围查询补充聚类索引
本文介绍了 CCIndex,一种针对分布式有序表(DOT)上多维范围查询的高效索引方案。CCIndex 通过构建补充聚类索引表(CCIT)将随机读取转换为范围扫描,显著提升查询性能。同时,利用区域到服务器的映射信息估计查询结果大小,并引入补充检查表(CCT)以支持增量数据恢复,实现了高性能、低空间开销和高可靠性之间的良好平衡。文章详细阐述了 CCIndex 的数据布局、索引维护、查询处理与优化机制,并通过基于 HBase 的原型实现和多种基准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CCIndex 适用于如 BigTable 和原创 2025-07-26 15:09:20 · 69 阅读 · 0 评论 -
29、分布式流处理与 DUP 系统:原理、应用与优势
本文介绍了DUP系统,一种用于分布式流处理的高效并行处理框架,重点探讨了其在生物信息学中分子序列字符串匹配的应用。通过适配遗留代码ARB PT-Server,DUP系统成功实现了数据库分区与查询并行化,在显著减少内存消耗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搜索性能。文章展示了DUP系统在灵活性、多语言支持、快速开发和性能优化方面的优势,并展望了其在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和金融分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5 11:53:48 · 34 阅读 · 0 评论 -
28、虚拟化与分布式流处理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虚拟化环境中的I/O虚拟化优化技术与DUP分布式流处理系统。在I/O虚拟化优化部分,详细探讨了减少上下文切换开销、降低TLB和缓存缺失、简化Guest OS以及利用硬件辅助技术提升性能的方法。DUP系统部分介绍了其核心思想、实现细节、编程哲学以及与传统并行语言的对比优势。此外,还结合KVM和ARB项目的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最后通过技术对比与总结,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4 13:04:06 · 53 阅读 · 0 评论 -
27、KVM I/O虚拟化性能评估与优化
本文详细分析了KVM中基于软件仿真的I/O虚拟化性能开销,通过实验评估了磁盘和网络I/O的性能表现,并从减少上下文切换和简化Guest OS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I/O吞吐量并降低CPU开销。文章最后还总结了相关优化工作,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原创 2025-07-23 09:54:51 · 59 阅读 · 0 评论 -
26、移动P2P网络信任评估模型与KVM I/O虚拟化优化
本文探讨了移动P2P网络中的信任评估模型与KVM I/O虚拟化的优化策略。信任评估模型综合考虑通信、一致性、电量等五个关键因素,通过直接信任与推荐信任机制有效识别恶意节点,提高网络安全性。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排除恶意推荐和攻击场景下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针对KVM I/O虚拟化,文章提出了减少VM Exits和简化来宾操作系统等优化方法,以提升I/O性能,并分析了其面临的兼容性与性能平衡挑战。未来,信任评估模型可拓展至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而KVM优化则可结合硬件特性与智能化策略进一步发展。原创 2025-07-22 16:57:05 · 35 阅读 · 0 评论 -
25、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 P2P 网络的节点分析与信任评估
本文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P2P网络中的节点分布与信任评估问题。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部分,重点研究了节点分布模型、最近邻节点分析、网络连通性以及相关模拟结果,为网络设计提供了发射功率控制和拓扑优化的理论依据。在移动P2P网络部分,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信任评估模型,结合直接信任和推荐信任,有效解决了无先验交互历史的信任问题,并展示了在多种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和优势。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非均匀节点分布、动态网络环境、复杂攻击场景和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原创 2025-07-21 12:45:22 · 57 阅读 · 0 评论 -
24、服务组合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服务组合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ServiceStore 框架和基于泊松点场理论的 WSNs 研究。ServiceStore 是一个 QoS 感知的对等服务组合框架,通过分布式代理和 MRC 协议实现了高效的资源利用和良好的扩展性。而基于泊松点场理论的研究为 WSNs 的节点连通性和能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两项研究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原创 2025-07-20 14:12:52 · 42 阅读 · 0 评论 -
23、基于手机传感器的用户行为模式分析与预测及服务组合框架
本文探讨了基于手机传感器的用户行为模式分析与预测方法,以及基于P2P的服务组合框架ServiceStore。通过MAST概率模型,结合用户活动检测、独立传感器子系统和手机-云协作技术,能够有效分析和预测用户行为,实现主动UI适配、情况适配和服务适配。此外,针对服务组合领域,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ServiceStore框架,采用多角色协作协议实现高效的服务选择与组合,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效率。这些技术为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服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原创 2025-07-19 14:28:10 · 45 阅读 · 0 评论 -
22、网络性能优化与用户行为分析:技术洞察与应用探索
本文深入探讨了网络性能优化与用户行为分析的前沿技术。在网络性能优化方面,提出了NPA-BT机制,通过改进BitTorrent的邻居选择策略,有效减少下载时间与跨AS流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在用户行为分析方面,介绍了基于移动手机传感器的MAST模型,该模型结合运动、动作、情境与时间因素,通过概率分析实现对用户行为的精准预测。文章还对两种技术的实际应用、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分析,展示了它们在提升用户体验与网络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7-18 14:24:49 · 92 阅读 · 0 评论 -
21、云资源定价与P2P流量优化研究
本博客主要研究了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定价模型和P2P网络流量优化机制。首先提出了基于双拍卖贝叶斯博弈的云资源定价模型(DABGPM),通过博弈论分析得出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最优定价策略。接着针对BitTorrent应用中存在的流量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性能感知的优化机制NPA-BT,通过节点性能预测和邻居选择策略,有效减少下载时间和跨AS网络流量。研究结果对云资源市场合理定价和P2P网络性能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原创 2025-07-17 16:41:28 · 31 阅读 · 0 评论 -
20、高效模拟算法与云市场定价模型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高效模拟算法和云市场定价模型。高效模拟算法通过优化缓存系统,显著提高了缓存命中概率的近似精度和效率,适用于实际处理器缓存参数,并可扩展到高关联性情况。云市场定价模型基于双拍卖贝叶斯博弈(DABGPM),为云资源交易提供了灵活且合理的框架,促进资源合理分配并提高市场效率。文章还探讨了两个领域的潜在融合,以及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应用。原创 2025-07-16 14:59:20 · 28 阅读 · 0 评论 -
19、图嵌入与缓存模拟算法解析
本博客深入解析了图嵌入和缓存模拟两类重要的计算机科学算法。图嵌入部分探讨了换位图到宏星图的嵌入过程及其他图结构的嵌入结果,强调其在提高系统容错性、优化网络拓扑和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缓存模拟部分则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近似算法,用于评估随机替换策略下缓存的命中概率,显著减少了模拟时间和资源消耗。通过复杂度分析和未来研究方向的讨论,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原创 2025-07-15 16:31:09 · 38 阅读 · 0 评论 -
18、冒泡排序、宏星和换位图的嵌入算法
本文探讨了冒泡排序图、宏星图和换位图之间的嵌入问题,重点分析了这些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的定义、性质以及相互间的嵌入方法。通过理论证明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图之间嵌入的扩张和扩展结果,为在不同网络架构中高效应用算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14 16:30:56 · 37 阅读 · 0 评论 -
17、基于SBCART的存储设备性能预测
本博文介绍了基于SBCART的存储设备性能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决策树模型的特性及其预测误差问题,并探讨了集成学习在提升模型性能中的应用。SBCART算法通过装袋和选择性剪枝的方法,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和计算成本。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CART模型相比,SBCART在预测误差、稳定性及高百分位数响应时间预测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此外,通过引入缓存效应等关键特征向量,进一步提升了预测准确性。本研究为存储系统的自我管理与性能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13 14:01:54 · 2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