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度的芯片多处理器标签缩减以平衡节能与性能开销
1. 引言
在过去十年里,处理器制造商曾通过提高时钟频率来提升处理器性能。然而,高时钟频率带来的功耗剧增和散热问题,终结了这场竞赛。如今,在芯片中集成多个核心,即芯片多处理器(CMP),被视为提升微处理器性能更简便、高效的方式。多核架构正迅速成为主流,能实现更高的计算能力。例如,英特尔宣称未来将在单个处理器中集成超 64 个核心,英伟达也推出了多核解决方案 GPGPU,且多核架构在嵌入式系统和移动计算领域也崭露头角。
缓存系统是处理器中功耗较大的组件之一,因其采用 SRAM 以实现快速时钟频率。以两款常用商业处理器为例,Alpha 21164 的缓存系统功耗占处理器总功耗的 25%,StrongARM - 110 的指令缓存(I - Cache)和数据缓存(D - Cache)功耗分别高达 26%和 17%。降低功耗可缓解散热问题,延长手持设备电池续航,但节能往往会导致性能下降。因此,在微处理器设计和优化中,平衡能耗和性能是两大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对一级指令缓存(L1 I - Cache)进行标签缩减,以实现能耗和性能的平衡。提出了一种在 CMP 上扩展标签缩减的方法,并引入核心度作为约束条件来平衡能耗和性能。主要思路是在核心度约束下,将指令页帧分配到多个核心,以减少或避免标签缩减冲突。与单核处理器相比,该方法能提高标签缩减的节能能力,但会因将指令页分配到多个核心而产生额外的上下文切换开销。核心度约束通过限制指令页帧可分配的核心数量,将开销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改变核心度的值,可找到实现节能和性能开销最佳平衡的核心度值。
由于难以直接获取全面数据来衡量节能和性能开销,本文开发了一个模型,可定量评估标签缩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