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
文章平均质量分 58
普通网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雷家林:以淡墨临董其昌书
臨董華亭,皆用淡墨。董玄宰師古而能化,臨百家皆出己意,千帖皆董面,髙手中之髙手!臨董氏書,满紙是潇湘雲煙。以董其昌書說潇湘雲煙,因其愛湘地山水,把一古之平遠圗定爲《潇湘圗》。原创 2024-10-22 10:58:47 · 156 阅读 · 0 评论 -
西方元素在中国佛像艺术中的影响较深
艺术开辟中西交融的方便渠道,但同时,中国风格与气度的雕塑,尤其是户外与陵墓相关的雕塑仍然自成系统,大气而有帝王风格,这是因为中国帝王重视自己冥间的生活环境,其艺术的制作上,工匠们是沾了皇恩之光,制作此类的神圣兽类造像时,与天地相融合,仿佛有驱除妖魔的力量,所以在造型上,是有形而大气,有一股让人畏惧的力量在其中,也就是制造成一种有震撼力的造像,形同护卫陵墓的真实卫士,这就是观者观看此类雕塑有震撼力的原因所在,亦是中国风格雕塑中有品味的一类。原创 2024-10-15 10:36:05 · 996 阅读 · 0 评论 -
王维--充满诗意与禅味的水墨山水画卷
雷家林 王维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安史之乱发生在他的生前,这个时势,造就他矛盾的心理,尽管王维为官,却心在田野山庄,桃源之所或林下水边,还是在京官时,就在蓝田建自己安乐的场所--辋川别业,他的美妙生活,就发生在这里,留下大量的田园山水诗,追寻陶潜的遗风,所不同的他没有完全的与官场隔断,同时亦不用种豆南山,为生计所累,自己心境闲适而超然,他的诗与画,风格是完全与其生活的境界相左,甚至他不得不作伪官,让他十分的心原创 2024-10-14 17:38:54 · 310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正果--读牧溪的《六柿图》
一种花树在此国是凡花树,在彼国是圣花树,一国画者是凡画者,在彼国是画道恩人,这并不奇怪,墙内开花墙外香嘛,桔生南国枳生北土,水土不同成正果的原因有异,文化的现象多么的奇妙,就是说不清的,禅只自知,无法言说,故不立文字是对,不读书,能作慧能,能为六祖,此亦是“六”啊,纯属巧合?虚空中出现了墨象,象是某种果子,并非排排座,而是随意就之,事先不知安排,不知为何是那个摆放,有的空灵淡远的勾勒而成,有的是淡墨渲染而成,有的是浓郁的墨色涂抹而成,有的前出,有的并列,有的后置而半遮面,没有色,色是。原创 2024-10-04 09:59:17 · 319 阅读 · 0 评论 -
贯休《罗汉图》荒古奇奥,梦中得来
艺术形象上的人物本不得同于常人,此又被一些学者称为“超现实主义”,这样一来,西方现代绘画的源头仍然在汉唐的中原,是不容怀疑的,但更有意味的是,这个源的部分却是画着西方人的样子,西画大师寻找拯救他们艺术的良方从东方开始仿佛是回到原来。休的十六罗汉图中表现明显,所图罗汉被人认为作胡僧样,姿态各异,有机生发,如其所然,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梦中得来,灵感所获,仍然是有依据可寻,罗汉是佛之弟子,来自西城,故作胡人样为正常,但。在中土,谁也没见个真正的罗汉,故如何画他们,可以天南海北地胡来,与画鬼魅差不多,但。原创 2024-10-03 10:11:23 · 375 阅读 · 0 评论 -
梁楷《布袋和尚图》里的布袋和尚是谁
人一生来就抓住什么,背着什么,儿时的抓周,一开始就是抓,抓住笔似乎是文曲星下凡,抓住铜钱或袁大头似乎是大商贾,抓住印章似乎是官运如何的好,所有一切背在身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布袋,不到零落不放下。”一个人过分的执着,背得太多,一旦大限来时,方知一切已晚,所求者其实是一场空梦。一个和尚的像对于观者的影响是什么样的,按照古人的:“成教化,助人伦”的主张,以僧人之像带给观者是对佛法的亲近,对禅悟的揭示,当然一句谒子同样可能使人开悟,一幅佛画,一幅有关佛的书法有同样的的功能,因人而起开悟之作用。原创 2024-10-03 10:05:24 · 138 阅读 · 0 评论 -
读苦瓜和尚画——莲花心,苦瓜味
石涛《淮扬秋洁之图》构图浅探雷家林中国的绘画与西方的构图只是名词的用法有异,大体相近,在中国绘画中构图云:经营位置,或者章法,或者分布。中国的绘画中一幅画面,不是对称的构图或者貌似不是对称的构图其实却隐含着对称。陈子庄说中国画是哲学,它的含义其实很丰富,中国的哲学是什么呢:诸子百家之精义,道学,风水学,阴阳八卦的定理等等,均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均可以说是中国画隐含的内容,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古代的中国人作画,他的学问总会融入画中,而且一个中国的画家,说他是画家,不如先说他是古代中国的学者,或者诗原创 2024-09-29 10:24:56 · 1304 阅读 · 0 评论 -
读金农画--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一枝横斜的疏影与满幅乾坤清气的塞满如顿悟的禅那与渐修的大乘,风格的迥然归路是写照一个流落人间飘荡心灵,一样的清澄净彻,千江水中之月无任多少恒河沙数,只归空中一轮,一树梅花一个身影散落千树亦归如一,寒寂冷寂的心灵(冬心)与梅魂的雪色相契合,画者化境就在取相之准而运用之妙,如如之境。金农之梅如同浸在水月之中,看不清晰又恍然若在,朵朵冰轮与天上那轮相辉映,逃禅的手笔游戏在白净的纸面,画者何物如明月所知之我心,永恒的实在非寄生而是灵性的思索与不灭的精神,含有淡淡的愁绪。镜花水月,空幻迷离。原创 2024-09-28 12:15:18 · 235 阅读 · 0 评论 -
他用毛笔写小楷,写成硬笔了,大家看了哈哈大笑!
综上所述,雷家林的小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创 2024-09-27 19:15:38 · 1011 阅读 · 0 评论 -
井上有一,很有争议的书法
体验生命的本来――读井上有一文:雷家林从网上读到井上有一的作品,很震撼,马克-罗斯科在《艺术家的真实》一书中,谈到技巧非终极目的,肉身不过是灵魂的栖宿处,同样地任何艺术包括书艺在于表达思想,情感,生命的体悟,我们不要重复僵死的形骸,让汉字充满灵动,回归我们的原始,激情,创造新的神话。 “回归”是我过去撰文常说的话题,八几年时,写过《墨酒祭》、《潮声的回响》、(载于《青少年书法报》)《回归》,选入第二届全国青年书学讨论会,后来还写了《凤凰涅槃》、《水-墨----现代书法沉思录》,也许当时同行者少,但不寂原创 2024-09-27 17:11:14 · 867 阅读 · 0 评论 -
悟道的言语
当然用奇过后,又可用正,唐朝过庭先生也说过先平正,然后务求险绝,然后复归于平正,可以说,第三句往往被今世书者所忽视,那其实是最要紧之处,不仅仅是回归原初的问题,而且这种归正的作品中,包含丰富的奇绝因素,也是一种总结性的发挥。干什麼事都得從早,最可貴的年華在少年時,其次在壮年時,老了再爲它,縱是技法純熟,在氣象風韵上,總顯幾分蓑朽,目也病了,耳也背了,一切少了一點少年的真氣,少年的東西,或許技法尚不到家,却有真氣彌满的韻味與風尚。醉裡狂裹得真如,狂逸草率中見真我。原创 2024-09-27 17:01:38 · 30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