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
文章平均质量分 56
普通网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雷家林:丢勒--德国的达-芬奇,充满情感的素描
德国人向来是严谨的,充满思辨的色彩,许多的哲学家出自德国,确实不比法国意大利等国那般地浪漫,但他们的情感总是从严谨的作派中得到流露,丢勒兄弟俩因家贫而用一个铜版的向背来决定兄弟中那一个去艺术学校学习绘画,最终是一个圆满成功,一个却成了劳苦的人,那双手是其兄为其赚学费而形成的一个征象,丢勒用素描艺术的手法把他记录下来(《祈祷的手》见下图),这里面不仅仅是其严谨的解剖学知识,艺术的训练功夫,更重要的是兄弟间一个牺牲成全另一个的情感展示。原创 2024-11-17 13:52:17 · 356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卢梭的梦中童话世界--醉人心灵的观照
还有一些著名的罗汉图亦是梦中得来,清时的傅山的《丹枫阁记》亦谈有关梦的故事,生活是现实,艺术是梦想,生活是正午的阳光,艺术是黄昏的反照,由此再读卢梭的作品,便不觉得唐突,他的作品仿佛是童话般的世界,在一个荒古的热带丛林,有少女,有虎兽,其实又有现实生活的人群,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风格,在他那种世界里并非是完全的欢乐而无邪,其实亦用丛林法则来暗喻现实的无奈,虎是强者,其余是弱者,当然更多的是和谐世界,城市与乡村的风光无限。当然他的色彩并不丰富,仿佛还没出道,不过对于他的内心梦想境界表达来说,这就足够了。原创 2024-11-17 09:55:00 · 348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博纳尔的人体画--秘室春光无限
闲话少说,回到博纳尔的作品中,博纳尔代表了纳比画人,自己他的室内春光无限的作品十分的透人,或者有无尽的诱惑力,这倒不是画得太真实象照片,象古典主义,正好相反,越是朦胧越能让你情不自禁,想看真切总是难如人意,如同当今的人在打马赛克,无法满足其实正是艺术的诱人之处,伟大的艺术其实就是隔,远离,而非自然的真实,在自然界,正午时分最真实,最无艺术性,而清晨与黄昏,却是艺术家散发灵感的最佳时刻,当然遇见修拉此等高明者,却是另外的结果,但总的情势是,优秀的艺术必需是隔,远离,如同莲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一般。原创 2024-11-17 09:47:26 · 890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桥口五叶浴女系列作品欣赏并论洗心
画家喜图浴女,向来如此,西方就有安格尔,实际上日本画人中画过浴女或汤女的不在少数,对于洗浴,人类的意愿不仅仅是洗涤自身的尘埃那么简单,因为我们还有洗心的概念,象中国画家石涛,自号“大涤子”,其实是有洗尽心中尘埃的意思,中国画家所图的雨后云山,仿佛是大自然自己曾经洗涤一遍,而桥口五叶还喜图雪景,其实中国画家同样是如此的,王维就是这样的人物,宗白华在美学文献中也提到中国画家,起码在这里是东方画家喜图雪景,那么天地其实被冰莹玉洁的六花洗涤一番,天地不再纷杂而清明爽朗起来,形成黑白分明的水墨画。原创 2024-11-17 09:35:15 · 368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关紫兰--民国丽人,西湖画魂
雷家林主要文章:《雷家林诗歌集录》、《雷家林词集》、《中国艺术散论~宋画哲学》、《家林论唐宋艺术》、《说唐代书法》、《说宋朝书法四家~三蔡》、《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雷家林谈美国印象派》、《雷家林论日本艺术》、《雷家林谈德国绘画》、《雷家林谈荷兰绘画》等。原创 2024-11-16 16:11:22 · 149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完美的女神--品读安格尔的《泉》
一切不象生活中的样子,而艺术性的戏剧性的安排,两边下方的花草衬托环境,与上部的树叶相辉映,树叶会联想到伊甸园的叶子,图面下左部的花草象是凌波微步的水仙,下右部如野菊,时放时含的花朵其实是有象征少女欲放未放的那一青春美丽的瞬间,画家画这么一幅女神,未必只是一幅画,而是在暗示什么,含有什么样的哲学意味,或者以美丽的肢体表达什么历史的意味,总之一幅女神的画,含义并不简单,需要深入的解读,需要千万个哈姆雷特的感受,画家其实不会说出的,画家的画其实是如同偈语,所有的观者得深入进去,方能获得应该的收获。原创 2024-11-16 15:58:09 · 178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美国油画家萨金特--画出透明的感觉来
两个国度与两个画种,其间的消息十分的明显,那就是他的油画特别是肖像画,有一种温润透明的感觉,这也是其后来觉得只有水彩画能够展示其天然的喜好,水润,流质的丝绸感觉,连肤色也不例外,那幅有争议的《X夫人》作品(见上图)就是因为画得肤如凝脂,不仅仅在姿态上看起来有骚情造作,在今天看来,此幅作品一点不黄,却在当时风波不断。我与同学学画时最早接触他的画就是一组黑白人体油画的照片资料,同样有水彩或水粉画的感觉。油画无法让他任意潇洒时,他的常用画种渐渐被水彩画替代,这也是其必然,从其油画风格中看出原因。原创 2024-11-16 11:10:18 · 504 阅读 · 0 评论 -
阿尔玛-塔德玛--唯美机智而精致的英国画师
他的笔触十分的细腻,柔和,看上去透明而温润,有一种玉一般的感觉充满画面,此种时代场景历代画师少有画过,这是达德玛的高明之处,同样是唯美,相较前拉斐尔派,塔德玛的画超然清雅,不着时代的尘迹,是一种梦境般的艺术美感。追寻消逝的古代风尚,在没有摄影出现前,西方的画师们的写实意味是十分强烈的,要求十分的纪实,尽可能真实逼真,那些断垣残墙成为刻画的对象,真实可信,让安置的人物时光倒流,回到远去的时代,再现那个时代的场景与风情,呈现在世人面前。原创 2024-11-16 11:03:02 · 339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柯罗近水墨风格的风景与浴女
至少在表达文人趣味上,西方人与东方人有相通的地方,墨分五色的联想同样可以在西画中存在,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当然油画不是真正的完全无色,是微妙的色调造成这种感觉,近似而已,正是这种近似,让读者获得不一样的视觉理解与视觉享受,近来的中国油画界常常出现不用多色,近水墨风格的作品,实际上在西方如柯罗的作品里,已经有了近似与仿佛的东西出现,从这种意义上说,柯罗的作品有一种无意识东方风格,应该不是妄言。同样在笔触上的细腻微妙的作派被印象主义张扬的笔触反动了一下,柯罗的画象朦胧体,而印象派的画近似版画了。原创 2024-11-15 17:32:03 · 55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维亚尔的窗外与窗内的斑斓世界
纳比(先知、预言)派是印象主义艺术的一个伸延,或者是流风余韵,最起码在视觉的角度上,取消焦点透视,这恐怕是接受东方艺术的游目聘怀式的散点视角,当然亦弱化明暗关系,更多的是形式与装饰的美,其中代表人物的维亚尔更多地把这种风味带进其室内场景中,至于室外的场景,同样的充满斑烂绚丽的意味。维亚尔画了更多的色粉画,这种触摸感觉的绘画形式使你想到德加晚年的作品,只是维亚尔的这类作品更加倾向素淡,接近中国水墨画的感觉,用那种深色的新闻纸绘的作品,往往有天然的朴素感觉,这又与他那些绚烂的油画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原创 2024-11-14 18:44:48 · 38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素以为绚兮--莫兰迪的静穆世界
古旧的风格正是历史的沧桑之感能够涌上你的心头。世界是纷纷纭纭的,引导人们远离这般的红尘世界其实就是着坏色衣,你看莫氏的那些器物,不就是象着坏色衣的苦行僧吗,仿佛是拟人化了的物质世界,器物被有情画家心灵折射,同样充满顾盼而有情起来,画面是苍古冷寂,却充满慈悲的暖意。莫兰迪的风景如其静物,那堆叠的房子象积木就如其静物堆叠一般,稚拙的景物同样是表现静穆的感觉,悠久的时空,凝固的音乐,田园般的心态,乌托邦或者心灵的桃源,灰朦朦的世界仿佛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唤起的是心灵的荡漾而不是再现那个你平常接触的自然世界。原创 2024-11-14 18:35:00 · 348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恶之花--象征主义的艺术魅力
对于象征的意味,在我们东方的远古,伏羲画八卦的那些简单有数理意味的线条,其实已经有原始的象征意义,但仍然原始意义上的,随着绘画的历史深入,绘画技法的成熟,出现有文学性而分解具象的形和色的新的艺术正是法国象征主义艺术的兴起的所在,思索的摩罗,想象的夏凡纳,梦幻的雷东,留给我们精美的象征世界艺术作品,冥界与死亡在艺术家的笔下竟然如此的美好,但同时不是轻快而带有一种凄凉的感觉。日本的那些表现鬼魅世界的画家们,不管是古典还是现代的画家,多少与象征主义沾边。原创 2024-11-14 13:42:13 · 414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马克-罗斯科的沉思语言是色彩
我们对面的你我他,各种物体纷纷纭纭,十分的具象,如果再把一照片式的作品放入你的空间,多么的烦人,视觉的宁静与沉思得不到体验,当你见到罗斯科的作品时,仿佛找到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天地,唤起你的思索与联想,那是什么,变幻莫测的色阶,高级的思想语言,在暗示,在引导,在透发,在逼迫,让你的思绪飞扬散发,获得难以言传的满足。原创 2024-11-14 13:34:41 · 429 阅读 · 0 评论 -
康定斯基的几何构成,色彩,韵律,与乡愁
康定斯基学画在三十岁,象是晚了点,却充分利用其知识的力量,还有音乐的感觉,在他的时代,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各流派兴起,可以说为抽象画家提供了气候与时机,他的含有具象的作品,有点朦胧稚拙,儿童的天性感觉浓郁,色彩亦是天真浪漫,常常画他曾经生活的故土,他的乡愁,作为祖国的俄罗斯,并不适合他的艺术土壤,却在异国画他的惆怅,他的故乡梦想,虽然是用非具象的方式,并不减弱他的思念,而且那些轻快的色彩,点与线,圆的、方的、还有音乐的韵律感,使他的画面拥有吸引人们眼球的魅力。原创 2024-11-14 09:44:00 · 317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拉美艺术--充满中原乡愁的混合艺术
当然在今天,亚裔只是拉美的一部分,与欧洲与非洲裔融合为一体,他们的艺术,同样充满多元,因为原始的艺术本色,故拉美的艺术有天然的现代意味,这与东方艺术还有非洲艺术有相似的地方,为自以为是的欧洲人所吸收,或者有某种盗窃的感觉。拉美艺术的血统里,不少于中原的部分,只是流浪他方后,与他民族交融,获得新的征象。美洲是一个熔炉,来自大洋各洲的人集聚在那里,和谐共处,生活并激情地舞蹈着,在画布与墙面上渲泻着,拉美的艺术,是一个杂交的高品质艺术,因为人种的丰富,所以内含亦丰富,充满透人的张力。原创 2024-11-14 09:37:39 · 300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马麟的《静听松风图》的玄远之境
构图形成上下相对的三角形,有一种稳定中不泛动感,远处山丘淡墨渲染,空朦迷离,雾里水滩,也是李唐江南图式的伸延,弱化背景突出松石与主体人物,表现画家的主旨。风入松而风为大雅之风,吹入高士之怀亦吹入观者之怀,清风明月一般的不用一钱而得之,只要你有此雅兴,大可披上唐宋时的罗衣,寻一山野松下有流泉处,不必带上童子(大多人无此条件),亦可以体悟古人那种玄远放松的情怀。图中高士手持的拂尘扔在一旁,风在拂尘埃,吹散心中的尘意,心若不动了,风亦不动了,松亦不动了,万籁俱静,一切进入奇妙的寂灭之境--原创 2024-11-14 09:27:38 · 207 阅读 · 0 评论 -
梁楷《布袋和尚图》里的布袋和尚是谁
人一生来就抓住什么,背着什么,儿时的抓周,一开始就是抓,抓住笔似乎是文曲星下凡,抓住铜钱或袁大头似乎是大商贾,抓住印章似乎是官运如何的好,所有一切背在身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布袋,不到零落不放下。”一个人过分的执着,背得太多,一旦大限来时,方知一切已晚,所求者其实是一场空梦。一个和尚的像对于观者的影响是什么样的,按照古人的:“成教化,助人伦”的主张,以僧人之像带给观者是对佛法的亲近,对禅悟的揭示,当然一句谒子同样可能使人开悟,一幅佛画,一幅有关佛的书法有同样的的功能,因人而起开悟之作用。原创 2024-11-14 09:15:29 · 176 阅读 · 0 评论 -
黄筌《雪竹文禽图》是“徐熙野逸”风格的反串
古人离他们的古人近,获观的在现在已经不存而在古人当时却存的画迹多,所说的是真实的现象,最近有书法界谈论《功甫帖》的真伪,但我所知的是真迹与仿品的功劳因书画的寿命而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为李世民的自私,我们后代无法见到《兰亭》的真迹,所以冯承素等人的仿品同样的可贵,故对于真伪的争执并不十分的在意,许多西方的油画真迹其实是不断的修复过,故所谓有真迹,以百分之百的纯洁来说,是不可能的,但这些修复过的“真迹”,仍然是伟大的绘画迹象,为后世学习与欣赏。的行当不同的戏的情形。原创 2024-11-13 12:46:44 · 293 阅读 · 0 评论 -
徐熙 《玉堂富贵图》推翻“徐熙野逸”的理论定势
此幅着色工笔画牡丹、玉兰、海棠满塞纸面,有一种富贵逼人的感觉,花中两只杜鹃顾盼于花间,下有一鲜艳的野禽。图中众花刻画细致工整,以白色与粉红色为基调,背景以石青衬出众芳之形,中有枝干与土石作浅诸色,有轻微的浮雕式立体感觉,用色饱满而有浓郁的装饰风味。“徐熙野逸”在此图中往往难以确证,但相较其它画人,色彩调子沉郁,并不失雅致高洁。画人画一定数量的作品,虽然有一个整体的风尚印象,但总有例外的情况出现,一个画人的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风格面貌,所以评价一个画家,整体与印象与个别的现象应该兼顾,这样理解才会更加的完整。原创 2024-11-13 12:43:37 · 235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颜辉《蛤蟆仙人图》欣赏
颜辉的作品承宋院体画的余波,刻画工致细到,用墨浓郁而层层渲染,十分的饱满丰富,图中的竹子现实主义的作派,上有云雾弥漫而不见竹梢,虚实相生,使画面的上方如雾色苍茫的感觉,刘海手持之桃叶桃实看似宋院体之花卉画,精细入微,千年白玉金蟾背面纹路清晰生动,肢体刻画入微,表情天真稚气,如小童一般的可爱。文化最终是否走向大同,目前无法预见,但“和而不同”应该是未来的真实,中国与日本,与朝鲜,与越南,恐怕还有中原的东南西北诸地同样是和而不同,有自己的,方是世界的,国际的。,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原创 2024-11-13 12:38:54 · 269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说曹知白的《群峰雪霁图》
云西善长松寒林雪景,远追五代北宋画人,其画融合南北两派之形骸,然以南宗为本心,所作寒松平淡天真,自然抒展,无古法是程式,笔力深透,较之云林更为天然淡泊,尤其喜雪景,源于王维的作派,所图雪景虽崇山高岭,则是淡远悠然,了无尘滓。近丘与对岸寒松伫立,风姿潇洒,用干枯焦墨之法勾勒皴染而成山石树木亭阁之形貌,惜墨如金。曹知白家境如后之沈周,富二代也,然其非花花公子,更多精力深入文史与古代哲学,交结高士,诗画自娱,写胸中逸气,与云林相仿,只不过是物质境遇好点罢了,所寻五代北宋诸减其繁杂,存其天然淡泊,增强画中的士气。原创 2024-11-13 10:22:40 · 111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范宽《溪山行旅图》欣赏
宋代的绘画,在山水画领域,达到中国绘画的高峰,留下不可多得的精品,应该说是之前的绘画历史积累的结果,在英国的学者贡布里斯的《艺术与幻觉》里,谈到绘画的历史非画人所见,而是所知。在师古人的过程中,民族的特性是会络进后代作品中,在张僧。怀的高远、深远、平远的“不科学”没有“焦点透视”的中国绘画独特“视觉的眼”,用这种特别的“视觉的眼”来察中原山川大地风貌,并展现出来,从早期的“人大山小”的艺术童年稚气作派,到范宽的经典大山巍峨,行人渺小,显示的是艺术的历史成熟,而特殊东方“视觉的眼”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原创 2024-11-13 10:20:14 · 156 阅读 · 0 评论 -
李子迟:雷家林画中裸女再现屈原诗中山鬼形象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又洋溢着南方山林绮丽的色彩、诡谲的意识、神秘的气息、悲壮的格调、充沛的血性、不羁的想象,“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常德古称武陵,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湖南、湖北交界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心领域,也是楚国三闾大夫、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文学之父”、楚文化的奠基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前些年已有历史和考古专家证实,屈原虽生于湖北姊归,但原籍湖南常德,而他晚期又长年被流放在湖南境内的湘、沅两江之间,他的大量杰出诗歌也是在三湘四水大地创作的,最后亦自沉魂归于湖南汨罗。原创 2024-11-13 10:09:11 · 709 阅读 · 0 评论 -
赵佶瘦金体的风尚纤细如兰而劲节如竹
赵佶先生的字本来就是“瘦硬通神”,此四字真言亦是上品书法的可贵之处,“瘦金”二字,有人说“金”原本作“筋”,用意是有肉最下,有骨中品,有筋为上品罢,象我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便是这样,用“金”字因皇帝之贵而更之,但“金”字亦足以称得其字,所谓“惜墨如金”是也,如此瘦硬之线条,用墨不多,字外行间,疏处可走马,或者是空间疏朗,象外之旨更为丰富,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虚处的意味更为丰富,空灵蕴藉。书与画,在宋朝那群人看来,只是探幽微,穷义理的媒介而已,中国画如哲学,陈子庄是这么说的。原创 2024-11-12 15:55:54 · 18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戏说唐伯虎诗与画
唐寅虽师沈周,书法则不倾向黄庭坚,而是赵吴兴,从中窥视二王消息,取流美俊逸一路,又不失其雄强,与其画一样融会多种元素。《落花诗册》是其著名作品,其实其诗的精华亦在其中,为诗、书双璧,只活了54岁的唐解元寿不如另三位吴中才子永,亦不富,不平之气皆寓于诗中。唐寅师沈周,沈周师刘珏,刘珏师倪瓒,中国的画人师一家等于师百家,转转多师,就看其悟性,探到其中消息,美国的高居翰先生在一本书中对中国一些画人及作品的来龙去脉分析翔实,可见中国的画学博大精深,大部分人只探得点皮毛,有时不如洋人,包括东洋人,比如内藤虎。原创 2024-11-12 15:51:16 · 241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李成《读碑窠石图》欣赏
李成《读碑窠石图》王晓作人物,图写一老人在寒蕭的郊野读一石碑,近处陂土几株寒树森然,木叶尽脱,枝桠似蟹爪,清寒孤寂的画面平远悠然,如万古荒寒之境,有一种人世苍桑之慨。如东坡云:“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那种意境。李氏多用淡墨,惜墨如金,画境总有一种蕭疏枯寂的意味。原创 2024-11-12 15:43:27 · 151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郭熙《早春图》里散发的氤氲气象
有学者认为郭河阳是中国最早的印象派画家,原因是表现大自然的气节变化,四季的不同景象表现,这不仅体现在其《林泉高致》的艺术理论中,亦体现在其作品创作中,虽然是水墨为上的理念少了色彩的作用,仍然让观者读到四时气象的有别,此早春图的景致如其说的:“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塞,人寂寂”的状态中刚刚苏醒的那个状态,表现得十分的分明,印象派的画家会画同一个景致的早、中、晚不同时节景象,郭氏作品气魄大点,是四时的变化,但四时的变化又有早、中、晚之分,画家对自然的观察是入微细致的,反映古代中原人的艺术智慧的高明与早熟。原创 2024-11-12 11:20:13 · 128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雄浑的北国风光--李唐《万壑松风图》欣赏
李唐《万壑松风图》承范宽画风,图浑厚崇峻的北国风光:主山高耸,以岩石为主体构成崇峻嵯峨的感觉,上有林木郁郁青青,如黛帽一般,从山瘦削如刀,坚挺向上,直入云霄,如同皇上的侧卫护持,半山中有云烟袅袅,灵动自然,主峰旁两道飞泉直下,几叠过后,汇入下方淙淙溪流,近岩峥嵘万状,坚实浑厚,上有万木蓊郁,一群松大夫错落其间,苍翠欲滴;其山谷松风鸣然,泉水淙淙,静中寓动,刚中有柔。其创斧劈皴以增强山石的质感,山石肌理自然清晰,有四面看山石的浮雕感觉,真为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画作之经典。原创 2024-11-12 11:16:59 · 408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速水御舟的《炎舞》--梦幻的象征境界
速水御舟(1894-1935)著名的作品《炎舞》,以飞蛾扑火为题材,以西洋风格画东方之画,融合日本长于的装饰风格,色调以红褐色为基调,火的意象占据下方大半画面,炎火纹路清晰,自然流畅,平面中有浮雕的起伏感,在视觉幻影的感觉上是动感强烈,上有几只蛾子颜色姿态各异,布白空灵飞动,大小远近层次分明,蛾子刻画精细入微,虽然是画暗夜的景致,却少用黑色,与印象派的风格相近。柔和温暖的色调并不足以让观者温馨,相反是一种凄凉的感觉,因为画者所表达的是为了光明,为了温暖而自尽的一瞬间,古人云:沉水入火,自取灭亡。原创 2024-11-12 11:13:18 · 21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土田麦仙的《汤女》-一曲田园的牧歌
如果没有战争,此种景象长期的下去,一派平和的海岛桃源世界,应该是值得珍惜的。在日本,由于没有经历两次胡人政府(元、清),源自中原的文化文明保存得多一点,但二战给自己带来的祸是有点心悬,当年美国为首的盟军曾欲核轰东京,后来听了一个华裔的建议,因为东京文化古迹多,文化遗产多,不如选次一等的城市核轰,以尽快结束战争。土田麦仙师竹内栖风,所绘风格融合东西,清新自然,装饰味道十分的浓郁,所图题材往往是田园景致,乡间的风貌,一派平和温情的桃源境界,乡民的淳朴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温馨稚气充沛画面,带给观者轻松与爽意。原创 2024-11-12 08:33:04 · 30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化蝶的悲喜交欣
向来李氏在历史上就出才人,先不说李树下的老子,唐朝的李氏完全的人才辈出,皇帝到平民,无一例外。佛学到了末法时代,诚实的信仰者凤毛麟角,弘一法师是少有的坚定者,定力的非凡来自天赋的高明,能够深入其中的堂奥,然而他的佛学影响,更为扩散的媒介,是那些佛法偈句的书法作品,有视觉的直观效果,如果有悟性的话,观他书法片刻,纵不是开悟,也能获得片刻的清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精义在简单,书法中的四字偈,胜过多多许的满字经文,比禅多一点,比苦行者少一点,当年的老子出关,原本是不立文字的,但是立了,不过五千言。原创 2024-11-12 08:21:59 · 142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夏加尔的梦中现实
夏加尔的画变幻莫测,一切法则被肢解,浪漫的心灵充满画面,轻快飘升的情侣扬溢的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温情脉脉,下面是故乡依稀的映象,恍然如在目前又是那么遥远,真爱的情怀如何的表现,轻快的浪漫如何的展示,夏加尔的手段是高明的,他的画无一点都市俗气,全然是童年的梦想萦绕在心灵深处,那些充满稚气的图象,是另一个老练的作派,是真正悟得为艺之道的骄子。中国诗歌总会反复一个句子,强调而突出艺术的主旨,高明的画家同样会如此的运用,东方元素,成为西方艺术的振兴元素。原创 2024-11-12 08:03:46 · 12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江户夜色浮世绘画家--小林清亲
而且日本是不折不扣的汉字文化圈,那怕是半汉字加片汉字,连片的因素都源自中原的文字偏旁。故一个深中东方之“毒”的国度,是无法完全地进入西方的世界,尤其是其心灵深入,每每退步而深省时,那个本来原来是倾向东方的。当然,由于其中“毒”,又不比中原本土的人深入,往往对于西方的吸收较之中原容易得多,这是近代以来日本绘画在东西合璧的路子上走在中原前面的原因。原创 2024-11-11 20:08:30 · 324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岩佐又兵衛--浮世绘的前身
岩左又兵卫胜以(1578-1650)是一位江户时代武士之后,其父被织田信长追杀,作为婴孩的他被奶妈带到京都,沦为艺人,如同中国的八大山人一般,被称为前浮世绘的人物,或者是浮世绘的导源者。其所绘风格被后来的浮世绘画家所吸收,作为宽永时代的画人,所绘的题材贴近生活,带有情色的意味,这正是后来浮世绘画家常常张扬的风格,当然,其风格仍然受唐风的影响,多作屏障样式,古风犹存,只不过可以看成从古典唐风向和样浮世风过渡的人物。原创 2024-11-11 20:01:15 · 25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达利的行为怪异与反叛
被肢解,圣象的失落正是因为上帝的死亡,一种失落的绝望弥满现代人的心灵中,于是在梦境中寻找可能的景象,获得新的平衡,不仅仅是布面油画成为一种渲泄,自己的行为,与情人的参与,肢体的构成,连同他的思想,全部成为超现实艺术的一部分,那奇诡的绘画语言,我们从东方的一些作品中如宋朝皇后画像头冠的小人、 歌川国芳的作品中(人头由小人构成),获得启示,或者在诡异作派上,东方人先行一步。达利高年而逝,就在上世纪的末年,离我们不久,但我相信,他会象中国的屈原,长久永恒。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原创 2024-11-11 08:54:18 · 360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伦勃朗光影幻觉的魅力
立体感觉与艺术的幻觉由此达到登峰造极,对于荷兰的画家,除了凡高,伦勃朗同样是光芒四射的,如同其人物的光芒映照四方一般。伦勃朗的痛楚不一定弱过凡高,从他的自写像中,尤其是中年的自写像中,你看到的是苦涩、无奈、虽然坚毅却流露淡淡的忧愁,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成为大师本来就不是马上为人理解的,有人理解时,时间已过三百年亦是正常。杰出者的智慧本来是超前,凡高是这样,他的前辈伦勃朗也是这样。原创 2024-11-11 08:36:38 · 363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徐悲鸿的欧洲老师们
雷家林书画所谓的历史,其实是野蛮战胜文明,又重建文明的过程,希腊罗马,其实是从东方移民的人创造的早期文明之一,但是还有更早的,不是埃及,不是巴比伦,而是苏美尔,其实这也不是人类更早,比如我们说的前世文明,几个轮回,著名的亚特兰蒂斯(ATLANTIS)文明,还只是其中一例,其实还有更多,麻姑见过沧海的变迁,或者她是上帝身边的女神,这个话题太远太长,我们还是回到艺术,法国的艺术曾经为我们东方的画家所向往,以图振兴中原的艺术,有林风眠,常玉,潘玉良,徐悲鸿,赵无极,吴冠中等人游学巴黎,而他们受业的老师,骨子里却是原创 2024-11-11 08:14:22 · 882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中村岳陵古典风格
雷家林主要文章:《雷家林诗歌集录》、《中国艺术散论~宋画哲学》、《家林论唐宋艺术》、《说唐代书法》、《说宋朝书法四家~三蔡》、《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雷家林谈美国印象派》、《雷家林论日本艺术》、《雷家林谈德国绘画》、《雷家林谈荷兰绘画》等。原创 2024-11-10 10:16:09 · 203 阅读 · 0 评论 -
周碧华:女性人体画如何做到裸而不黄?
湖南画家雷家林擅长画女人体,且将自己的系列女人体作品冠以“女人花”之名,他所画的女人是与花、花瓶、花瓣相融相衬托,这种彩墨画,自然、清新、简洁,女人在花的衬映下显得格外娴静,甚至略显慵懒,反映出她们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知足感。欣赏者在观赏雷家林的这些作品时,被这种简洁的技法删去了复杂的念想,人们受到女主人公的情绪感染,并产生圣洁感。既如此,女性人体画来源于对女人形体的描绘,也就不能仅仅是对女人体的逼真再现,它必须超越人体本身,让欣赏者从中体会到美,和美所释放的含义,否则,许多女性人体画给人第一感觉是不洁。原创 2024-11-10 10:09:58 · 928 阅读 · 0 评论 -
雷家林:克里姆特--黄色的诱惑
对于《吻》这类的作品,西方国家的画人并不新鲜的,象罗丹的作品,常常出现吻系列,克里姆特的吻是自己风格的爱神美神的意义展示,个人独特风格使得其作品魅力无穷。克里姆特的画分两大类,人物与风景,均是十分的杰出,先不说人物,风景画中有印象主义的精神渗透,凡高的精神,修拉的手法,你可在其风景作品中找到仿佛的东西,尽管有浓郁的装饰味,其中的传承消息并不难追寻,而他的人物,则超越于印象主义,更加地深入东方的奥旨精神,不仅仅是形骸上的借鉴,据说他对东方的《易经》感兴趣,这样的画家那是太利害了的。原创 2024-11-10 09:42:41 · 85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