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PF 编程:CO - RE、BTF 与 Libbpf 深入解析
1. 引言
在 eBPF 编程中,实现程序在不同内核版本间的可移植性是一个关键挑战。传统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而 CO - RE(Compile Once, Run Everywhere)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BTF(BPF Type Format)作为 CO - RE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结构布局描述和程序可移植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bpf() 系统调用与相关操作
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进一步探索 bpf() 系统调用:
1. 确认指令数量对应关系 :使用 bpftool 转储 eBPF 字节码,确认 BPF_PROG_LOAD 系统调用中的 insn_cnt 字段与输出的指令数量是否对应。
2. 运行多个实例并观察输出 :运行示例程序的两个实例,创建两个名为 config 的映射。使用 bpftool map dump name config 查看输出,并通过 strace 跟踪系统调用,观察获取映射信息和键值对的位置。
3. 修改配置映射 :在示例程序运行时,使用 bpftool map update 修改 config 映射,使用 sudo -u username 检查 eBPF 程序是否能获取这些配置更改。
4. 固定程序到 BPF 文件系统 :在 hello - buffer - config.py 运行时,使用 bpftool prog pin name hello /sys/fs/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