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lab7runn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30、标准是否是产品验证的无歧义参考?
本文探讨了标准是否可以作为产品验证的无歧义参考,分析了当前安全相关标准的不足,并介绍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需求评估研究。文章重点讨论了语言缺陷类型、检测方法以及QuARS工具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和标准分析展示了语言质量对产品验证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提出了在标准制定和使用过程中提升语言质量的建议。原创 2025-07-24 10:56:15 · 29 阅读 · 0 评论 -
29、分布式铁路联锁模型与标准语言质量分析
本博文探讨了分布式铁路联锁模型的建模与细化过程,以及铁路标准中自然语言质量的重要性。模型通过逐步细化解决了资源分配和争用问题,为铁路信号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分析铁路标准,揭示了标准中潜在的语言歧义问题,并讨论了这些问题对产品开发质量、成本和国际合作的影响。研究旨在推动模型的完善和铁路标准语言质量的提升,以确保铁路系统的安全与高效运行。原创 2025-07-23 09:26:05 · 3 阅读 · 0 评论 -
28、城市交通与铁路系统建模及验证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城市交通与铁路系统的建模与验证问题。重点介绍了基于图抽象和流问题建模的动态路由解决方案,确保无死锁和无碰撞的安全性;并分析了铁路领域形式化方法的应用,尤其是面对异构信号系统的挑战。此外,博客还介绍了Event-B语言在分布式铁路模型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在混合系统验证和资源分配方面的成果。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实际场景的扩展应用、多学科融合、新技术应用及安全标准制定。原创 2025-07-22 10:40:38 · 5 阅读 · 0 评论 -
27、城市交通系统的可靠动态路由规划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线性规划(ILP)的可靠动态路由规划方法,用于解决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路径优化问题。该方法能够根据交通状况的动态变化(如拥堵、事故或恶劣天气),为车辆计算最短行驶时间的最优路线。通过5×5网格模型和多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考虑了安全约束和受阻路线,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模型使用AMPL语言实现,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交通场景下均具有良好的性能,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原创 2025-07-21 13:44:01 · 0 阅读 · 0 评论 -
26、冗余可靠系统与城市交通动态路由算法解析
本文探讨了冗余可靠系统与城市交通动态路由算法的相关技术与应用。在冗余系统部分,介绍了热冗余机制和主从切换操作,分析了其在系统可靠性、数据同步以及性能方面的表现。在动态路由算法部分,将车辆路径问题形式化为网络流问题,并通过整数线性规划(ILP)进行建模和优化,以最小化所有车辆的总到达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应对实时交通变化,确保安全并提升用户体验。文章总结了两种技术的优势与前景,强调了它们在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化领域的重要价值。原创 2025-07-20 12:54:48 · 0 阅读 · 0 评论 -
25、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性能指标评估与轻轨列车车载系统架构设计
本博客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性能指标的评估方法以及轻轨列车车载系统架构的设计。文章首先分析了乘客流量建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整合流量数据以提升模型准确性的方法。接着,介绍了一个高效的性能评估框架,用于衡量地铁线路调节算法的效率。在车载系统架构部分,重点讨论了基于开源技术的分布式架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冗余和热备用机制实现高可用性和容错性。此外,还详细解析了使用 ØMQ 克隆模式实现共享状态管理的通信机制。最后,展望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集成化、绿色化和安全化方向。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旨原创 2025-07-19 11:10:35 · 0 阅读 · 0 评论 -
2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绩效指标的高效评估方案
本文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高效评估方案,以圣地亚哥地铁1号线的模拟实验为例,详细分析了准点率、规律性等核心KPI的定义与计算方法。通过100次模拟运行,评估调节算法在应对列车延误和维护时刻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并提出当前模拟框架的多个改进方向,包括提升分布准确性、考虑延迟相关性、优化列车车队建模、引入移动块策略以及改进调节算法等。研究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18 12:49:14 · 1 阅读 · 0 评论 -
2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性能评估与建模
本文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性能评估与建模方法,重点分析了关键绩效指标(KPIs)在准点率、服务规律性、乘客舒适度和能耗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引入基于随机时间Petri网(STPN)的宏观模拟模型,集成调节机制,实现了对地铁系统运行的高效仿真和性能评估。以圣地亚哥地铁1号线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模拟获取KPI统计数据,并讨论了模型的设计选择、局限性及改进方向。原创 2025-07-17 15:08:14 · 0 阅读 · 0 评论 -
22、火车空气压力制动控制的形式验证分析
本文探讨了火车空气压力制动控制的两种形式验证模型:延迟制动模型(Model 4)和制动压力传播模型(Model 6)。两种模型均能保证火车在通过轨道限制时的速度安全,但在性能和证明复杂度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实验参数设置和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在不同速度、质量及车厢数量下的制动性能,发现 Model 6 更接近实际情况,但证明难度较高。文章还比较了两者的安全裕度及证明工作量,并总结了未来优化的方向。原创 2025-07-16 09:29:59 · 1 阅读 · 0 评论 -
21、带气压制动的列车控制形式化验证
本文探讨了基于气压制动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形式化验证方法,利用微分动态逻辑(dL)和KeYmaera X定理证明器对列车控制模型、轨道控制模型、列车运动模型以及混合动力程序进行严格的安全性和性能验证。文章分析了延迟制动模型和渐变制动模型的特点,并通过对比研究为列车控制的安全与性能平衡提供理论依据,旨在为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原创 2025-07-15 16:50:34 · 24 阅读 · 0 评论 -
20、B语言到高级语言翻译及列车控制形式验证技术解析
本博客深入解析了B语言到高级语言(HLL)的翻译原理与技术难点,重点讨论了从B0语言到HLL的语义保留转换过程及其关键步骤,包括B解析、预处理和代码生成。同时,博客还介绍了列车控制(TC)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安全性验证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物理特性的列车控制混合系统模型,并利用微分动态逻辑dL和定理证明器KeYmaera X对模型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验证。研究为软件开发和列车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未来将进一步扩展翻译规则和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14 10:40:34 · 0 阅读 · 0 评论 -
19、铁路系统安全分析与验证方法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铁路系统的安全分析与验证方法,重点介绍了CBTC系统的安全分析过程以及B-PERFect方法的应用。CBTC系统通过形式化证明验证安全属性,并与领域专家保持紧密互动以识别系统假设。B-PERFect方法则通过将B语言代码转换为HLL语言的形式化模型,为使用B方法开发的系统提供独立的安全验证途径。文章还对比了不同验证方法的优劣,展望了B-PERFect方法在铁路系统及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13 13:40:40 · 25 阅读 · 0 评论 -
18、基于Event - B的CBTC系统安全分析:严谨方法解析
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Event-B方法对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安全分析,强调了严谨的安全论证流程和形式化验证的重要性。文章涵盖了项目组织结构、分析方法、具体示例以及经验教训,展示了如何通过分层分解、假设验证和Event-B模型确保CBTC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还讨论了形式化方法的优势与挑战,并总结了在铁路交通控制系统安全分析中的关键实践。原创 2025-07-12 12:41:17 · 0 阅读 · 0 评论 -
17、铁路运营安全验证与CBTC系统安全分析
本文探讨了铁路运营安全验证与CBTC系统Octys的安全分析方法。通过对铁路运营中关键属性(如expectIn未修改、列车参与属性)进行演绎验证,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介绍了Octys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安全分析方法,包括形式证明、基于接口的验证、示例机制分析等,重点强调了如何在不干扰现有联锁系统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级安全验证。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自动化验证的扩展、非功能安全属性的验证等,旨在为铁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原创 2025-07-11 10:15:22 · 0 阅读 · 0 评论 -
16、铁路运营的演绎验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抽象行为规范语言(ABS)对铁路运营系统进行建模和演绎验证,以确保其安全性。文章详细描述了ABS语言的核心特性、程序逻辑及其扩展ABSDL*,并基于铁路基础设施的四层模型和三种关键通信协议,展示了如何将安全属性形式化为全局不变式并进行验证。通过许可令牌交换和信号设置的示例,说明了验证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这种形式化验证方法为铁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原创 2025-07-10 09:02:11 · 0 阅读 · 0 评论 -
15、铁路平交道口安全与铁路运营的贝叶斯网络建模及演绎验证
本文探讨了铁路平交道口安全与铁路运营的建模与验证方法。通过贝叶斯网络建模对铁路平交道口事故进行风险分析,结合法国实际数据评估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并利用演绎验证方法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属性。研究发现,驾车者不当行为是导致平交道口事故的主要原因,而静态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文章还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改进措施,为铁路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09 09:10:19 · 0 阅读 · 0 评论 -
14、铁路安全相关技术与风险评估研究
本文围绕铁路安全这一核心议题,重点探讨了铁路联锁系统的验证工具集以及铁路平交道口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介绍RobustRailS工具集和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推理分析(CRAB)方法,结合法国SAL2平交道口的实际事故数据,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利用正向和反向推理机制,识别了导致事故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改进建议。研究结果对铁路平交道口的风险预警、事故原因分析及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7-08 11:54:02 · 1 阅读 · 0 评论 -
13、通用联锁模型的特定领域语言IDL介绍
本文介绍了IDL(Interlocking Domain Language),一种用于通用联锁模型及其属性指定的特定领域语言。IDL旨在应对不同国家联锁规则和不同抽象级别的验证需求,通过编码、宏声明、内置函数和通用逻辑表达式等机制,支持快速建模和初步验证。文章通过示例详细说明了IDL的定义、实例化规则及转换关系,并展示了其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IDL的通用性和简洁性使其成为联锁系统开发和验证的强大工具。原创 2025-07-07 10:21:34 · 0 阅读 · 0 评论 -
12、铁路数据验证与通用联锁模型语言介绍
本文介绍了OVADO工具及其在铁路数据验证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其通用性、形式化方法的优势以及改进措施。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铁路联锁系统的背景、组成和验证需求,并提出了一种基于IDL(联锁动态语言)和ICL(联锁配置语言)的RobustRailS方法。该方法通过领域特定语言实现通用模型和配置数据的定义,支持高效的联锁系统验证流程。最后,文章总结了OVADO和RobustRailS的价值,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6 14:27:30 · 26 阅读 · 0 评论 -
11、OVADO:数据验证工具的特性、应用与优化
本文介绍了 OVADO —— 一种高效且可扩展的数据验证工具,其基于 B 语言,广泛应用于系统和软件数据验证领域。文章详细阐述了 OVADO 的架构、三种主要验证类型(系统数据验证、软件数据转换验证和软件嵌入式数据验证),以及其在多个项目中的实际应用与效率提升案例。此外,还介绍了 OVADO 的增强功能,如 B-OVADO 编辑器、共享公共库、编写指南等,以及这些功能如何提升验证工作的可维护性、一致性和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 OVADO 的优势,并展望了其未来在更多安全关键系统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05 16:48:21 · 23 阅读 · 0 评论 -
10、高效开发的形式化建模技术与铁路数据验证工具
本文介绍了结合iUML-B和ERS的高效铁路系统建模方法以及基于形式化方法的铁路数据验证工具OVADO。该建模方法通过分离实体关系模型与行为模型,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可理解性,而OVADO则利用B形式化语言实现通用、可扩展的数据验证功能。文章还分析了现有方法与工具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改进方向,包括工具集成、DSL机制开发、B-OVADO编辑器开发以及CBTC公共库的定义。最终目标是提升铁路系统开发与验证的效率、可靠性及智能化水平。原创 2025-07-04 10:26:53 · 1 阅读 · 0 评论 -
9、铁路控制系统高效开发的形式化建模技术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铁路控制系统高效开发的形式化建模技术。通过使用Event-B、iUML-B和ERS等工具,对RailGround系统进行了详细建模与验证。文章从路径、元素位置、铁轨、空位检测到信号等逐步精化的过程,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配置性。形式化建模方法的精确性、可验证性和可视化优势,使其在铁路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验证阶段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其与高速列车和智能铁路系统的结合。原创 2025-07-03 14:13:01 · 0 阅读 · 0 评论 -
8、铁路列车制动系统安全与风险分析
本文探讨了铁路列车制动系统的安全与风险问题,介绍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并采用系统理论可能性和严重性分析(STLSA)方法对制动系统中的不安全控制动作进行识别与评估。结合STPA-Sec和FMVEA方法,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了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场景和因果场景,并提出了风险优先级排序与补救措施。通过mermaid流程图展示了制动系统控制流程及整体分析流程,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02 10:10:45 · 1 阅读 · 0 评论 -
7、系统理论可能性与严重性分析:保障安全与安全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结合STPA-Sec和FMVEA优势的新方法——STLSA,用于系统性地评估复杂系统的安全与安全风险。STLSA利用STPA-Sec的功能控制模型和FMVEA的半定量评级机制,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因果场景可能性与严重性分析框架。通过列车制动系统的案例研究,展示了STLSA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该方法为未来复杂系统的安全评估提供了可扩展和优化的方向。原创 2025-07-01 13:40:45 · 0 阅读 · 0 评论 -
6、铁路网络评估框架与安全风险分析
本文介绍了铁路网络评估框架与安全风险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铁路通信场景中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控制平面配置与安全威胁应对。框架包含规范层、配置层和仿真层三个主要层次,结合 Spin 模型检查器和 Promela 模型生成通信路径,并通过 Mininet-WiFi 和 Floodlight OpenFlow 控制器进行网络仿真。安全风险分析部分提出了系统理论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分析(STLSA)方法,以应对网络攻击、人为因素和组件故障等潜在风险。原创 2025-06-30 10:07:41 · 2 阅读 · 0 评论 -
5、评估ERTMS/ETCS 5G网络的框架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软件定义网络(SDN)和形式化验证方法的框架,用于评估5G网络在欧洲铁路交通管理系统(ERTMS/ETCS)中的应用。通过模型驱动的方法,该框架支持从系统行为模型到网络仿真和控制器代码的自动合成,旨在优化铁路通信的控制平面策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网络性能。研究还介绍了可行性原型,结合Mininet-WiFi、Floodlight和Spin模型检查器进行初步试验,并分析了当前系统的优劣及未来改进方向。原创 2025-06-29 12:58:28 · 0 阅读 · 0 评论 -
4、城市轻轨交通LTE系统设计与5G网络评估框架
本文探讨了城市轻轨交通中LTE系统的设计与5G网络评估框架。重点分析了视频丢包率与列车数量的关系、小区规划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列车移动及切换对信令流量的影响等内容,并提出了基于LTE-A和5G技术的铁路通信解决方案。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网络的延迟、丢包率等关键性能指标,验证了LTE技术在时间关键和非时间关键应用中的可行性。此外,还介绍了5G网络评估框架,利用SDN范式实现动态网络配置,提升铁路通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LTE和5G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代城市铁路基础设施统一通信的重要支撑。原创 2025-06-28 12:07:27 · 0 阅读 · 0 评论 -
3、城市轻轨交通LTE系统设计解析
本文探讨了城市轻轨交通中LTE系统的通信设计及其应用潜力。文章分析了铁路运输和城市引导运输中的无线电通信需求,重点研究了安全关键信号、运营非安全服务和信息娱乐应用的不同服务质量(QoS)要求。通过比较GSM-R、TETRA、WiFi和LTE的技术特性,指出了LTE在数据速率、移动性支持和QoS管理方面的优势,是未来轻轨通信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通过Ns-3模拟器对松江有轨电车1号线的LTE通信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了列车静止和移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揭示了小区切换对平均端到端延迟和数据包丢失率的影响。针原创 2025-06-27 10:19:36 · 1 阅读 · 0 评论 -
2、铁路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
本文探讨了铁路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重点分析了安全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相似性,并引入ISA99/IEC62443标准作为基础框架。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风险矩阵和安全级别(SL)定义的综合方法,用于铁路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此外,还讨论了软件补丁管理在铁路网络安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安全防护、标准化和安全意识培训,旨在实现铁路网络系统的纵深防御和稳定运行。原创 2025-06-26 12:20:07 · 0 阅读 · 0 评论 -
1、铁路系统可靠性、安全与保障的前沿探讨
本文探讨了铁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保障性的前沿问题,涵盖了网络安全挑战、标准规范、风险评估方法、通信技术(如LTE和5G)应用、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技术,以及轻轨和城市交通的特殊需求。通过分析国际会议的研究成果与工业实践,展示了当前铁路系统在数字化和自动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旨在提升铁路系统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原创 2025-06-25 12:39:27 · 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