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与分子系统建模:原理、应用与实践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计算机模拟已经成为与实验和理论并驾齐驱的重要工具。它能够从系统的微观细节出发,直接得出具有实验意义的宏观性质,在学术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1. 计算机模拟的动机与应用
在统计力学领域,部分问题能够精确求解,例如通过对系统微观性质的完整描述,可以直接得出一些有用的结果或宏观性质。但也有很多问题难以精确求解,且一些近似方法在应用于液体时效果不佳。计算机模拟在此时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为统计力学问题提供基本精确的结果,可用于检验现有理论,并为新方法指明方向。
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还可以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不仅是对模拟中所使用模型的检验,若模型表现良好,还能为实验人员提供见解,帮助解释新的实验结果。因此,计算机模拟常被称为“计算机实验”。
计算机模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可以研究从分子尺度到星系尺度的各种物理现象。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如高温、高压等,进行实验可能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但计算机模拟却可以轻松实现。同时,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实验探测的分子运动和结构细节,计算机模拟也能进行有效分析。
2. 模型系统与相互作用势
2.1 引言
通常,系统的微观状态可以通过组成粒子(原子和分子)的位置和动量来描述。在Born - Oppenheimer近似下,系统的哈密顿量可以表示为核变量的函数。假设采用经典描述,一个由N个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哈密顿量H可以表示为动能和势能函数的总和:
[
\begin{align }
q&=(q_1, q_2, \cdots, q_N)\
p&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