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管理书
旺旺小福星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感受与想法:自我认知的关键-我俩稳稳当当
明确区分感受与想法至关重要。一方面,感受往往被层层想法所包裹,而这些想法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消极评判、主观评价乃至标签化,这会阻碍我们在表达时做到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另一方面,感受的深处蕴藏着我们的真实需求,唯有准确捕捉并恰当表达出这些感受,我们才能更清晰地洞察并表述自己的内在需求。原创 2025-01-09 12:47:24 · 202 阅读 · 0 评论 -
就事论事:打开沟通之门钥匙-我俩稳稳当当
积极沟通的核心精髓植根于两位思想巨擘的智慧:一是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倡导的非暴力沟通理念,二是积极心理学的深刻洞见。它超越了单纯的话语技巧与沟通策略,构成了一种深邃而充满温情的交流范式。在积极沟通的框架下,人们以善意为先,启动对话;通过客观陈述事实,以同理心为桥梁,消融心中的隔阂与不满;勇于袒露内心的真实感受与深切需求,旨在实现双方的需求共鸣;这一整套积极沟通的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对话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满足,更能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播撒下美好的种子,让每个人的世界因此而更加绚烂多彩。原创 2025-01-09 12:16:50 · 199 阅读 · 0 评论 -
放下期待,拥抱未知的可能-我俩稳稳当当
当心灵遭受重创,一切努力似乎都徒劳无功之时,对伴侣及这段关系的信心与期待便会荡然无存。无期待,自然也无失望可言,但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绝望与孤独感的侵袭。世间至深的孤独,不在于物理上的相隔万里,而在于即便你日夜相伴左右,我却丝毫感受不到爱的温暖与心灵的联结。双方均否认自己的情感需求,尽管共处一室,周遭却弥漫着冷漠与压抑,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与煎熬。原创 2025-01-08 10:32:39 · 116 阅读 · 0 评论 -
‘你走我走‘:消极互动中的恶性循环解析
你走我走”现象往往发生在“你逃我追”的模式中,当逃避的一方已精疲力竭而追求者的努力却未见成效时,一种强烈的绝望感便会悄然滋生,并逐渐加深,最终催生出“不愿再追”的念头。一旦追求者停止了追逐,“你逃我追”的模式便宣告瓦解,但紧接着,另一种消极的互动模式——“你走我走”便会立即浮现。原创 2025-01-08 10:29:45 · 172 阅读 · 0 评论 -
争夺游戏:我们真正为何而战-日子踉踉跄跄
争论的焦点在于“你错了,我没错”,争夺的是“责任全在你,我无需负责”,抢夺的是“错误皆归你,我清白无辜”,占据的是“我的观点无可辩驳,你的则站不住脚”。总而言之,双方都企图在气势上占据上风,迫使对方屈服于自己,然而,任何一方都不愿退让妥协,这样的对决注定以双方皆受损的悲惨结局收场。原创 2025-01-08 10:22:37 · 166 阅读 · 0 评论 -
原生家庭碰撞:情感差异的深度根源
现在,让我们步入第四大关键差异——原生家庭的多样性,这一领域超越了性别界限,触及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家庭背景。从日常行为习惯的直观展现,到家庭内部沟通互动与教育方式的微妙差异,乃至深植于家庭文化中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这些差异不仅繁多,而且其影响深远,或许远超你的预期。因此,当两人步入恋爱或婚姻的殿堂,这绝非仅仅是两个人的简单结合,而是两个家庭,乃至两个家族间的邂逅、交流与融合。每个人都背负着来自原生家庭沉甸甸的“行囊”,这些行囊中装载着各自家庭的印记与期望。原创 2025-01-08 10:03:10 · 217 阅读 · 0 评论 -
男人心声:他们三大核心需求-日子踉踉跄跄
其次,男性渴望被欣赏,作为丈夫,最令人心寒的莫过于听到妻子说自己“无能”或“没出息”,或是将自己与其他男性进行比较。男性首要的情感需求在于被认可,他们渴望自己的付出与贡献能够被看见并得到承认。最后,男性还追求被崇拜的感觉,这是一种比欣赏更为深入的情感需求。原创 2025-01-07 21:12:22 · 115 阅读 · 0 评论 -
感受人与工具人:沟通的桥梁-我俩稳稳当当
社会文化对男女角色的刻板塑造——“工具人”与“感受人”,无疑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隔阂与冲突。然而,一旦我们认识到男女特质的差异以及社会文化规训的影响,便能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进而促进工具性特质与表达性特质的均衡发展。研究显示,那些婚姻美满的夫妻,往往在这两种特质上都表现出色,尤其是男性在表达性特质上的提升尤为重要。当男性能够敏锐地感知并接纳自己的情绪,自如地表达情感时;当女性也能毫无羁绊地发展工具性特质,追求个人目标与成就时,双方将更容易实现相互理解。原创 2025-01-07 21:06:35 · 151 阅读 · 0 评论 -
感受人’的塑造之路:文化规训的深远影响
之前提及男性具备工具性特质,女性拥有表达性特质的说法,其实并不全面。事实上,男性同样拥有表达性特质,女性也具备工具性特质。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拥有这两种特质。然而,受社会文化规训的影响,男性往往发展出高水平的工具性特质,而表达性特质相对较弱;相反,女性则展现出高水平的表达性特质,工具性特质相对不那么突出。工具性特质与表达性特质的形成,既受到先天进化遗传的影响,也深受后天环境的塑造,尤其是文化规训的关键作用。简而言之,社会文化倾向于将男性塑造为“工具人”,而将女性塑造为“感受人”。原创 2025-01-07 20:53:56 · 210 阅读 · 0 评论 -
感受人’邂逅‘工具人’:沟通策略
据研究报告显示,女性在每平方厘米皮肤下的感受器数量平均比男性多出16个。若以成年人皮肤的平均面积1.8平方米(即18000平方厘米)来估算,女性体内的感受器总数将比男性多出惊人的288,000个,这进一步证实了女性相较于男性更为敏感的事实。当今社会的男性和女性,均为“工具性”与“感受性”特质兼备的祖先的后裔,各自继承了不同的遗传特点。原创 2025-01-07 20:50:50 · 211 阅读 · 0 评论 -
为何他的耳朵总是“选择性失聪”?
相比之下,女士在遭遇压力和难题时,其左右脑均处于活跃状态。然而,情绪的高涨有时会令感性脑占据主导,使她们更加注重自身感受、情绪状态是否被伴侣所察觉、理解和关怀。这时,具有高情商的男士不会急于展示自己的理性分析或解决方案,而是选择开启自己的感性脑,给予女士倾听、理解、共情与关怀。当男士面临压力和挑战时,他们会本能地启用理性脑,而感性脑则仿佛被按下暂停键。此时,如果女士能够采用理性方式与男士沟通,对话将更为流畅,因为强迫男士立即启用感性脑并非易事,这并非他们的本意,而是当前情境下的局限。原创 2025-01-07 20:47:43 · 420 阅读 · 0 评论 -
跨越感性与理性鸿沟:探索男女沟通的新维度
胼胝体,这一连接左右脑的重要“桥梁”,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差异,为两性沟通铺设了不同的路径,从而引发矛盾和冲突。女性则不然,她们在应对问题时,不仅启动理性思考,还会让右侧的感性脑参与其中,将情绪体验融入思考,使得问题处理更加复杂。对女性而言,维持理性与感性的微妙平衡是一大挑战,感性一旦主导,便可能带来沟通的困扰。因此,当女性以感性为主导与一位专注于理性的男性沟通时,双方的交流往往难以共鸣,仿佛各说各话,难以形成有效的对话。原创 2025-01-07 20:45:32 · 168 阅读 · 0 评论 -
性别差异:掌握沟通的艺术-我俩稳稳当当
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既源于先天遗传基因的作用,也受到后天环境的深刻影响和塑造。总体而言,这些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四大类男女两性间的差异:大脑结构差异、性格特质差异、情感需求差异以及原生家庭背景差异。唯有深入了解这些差异,我们才能更加透彻地认识和理解异性伴侣那些或许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与表达,从而以更加接纳和充满爱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互动与沟通。原创 2025-01-06 13:22:17 · 232 阅读 · 0 评论 -
恶意解读来袭,应对有策略-我俩稳稳当当
首要之务,在于学会温和表达,减少“末日四骑士”(指破坏关系的四种负面行为)的频发,并主动且迅速地进行情感修复;其次,维持一份客观立场,对事不对人,避免在情况未明时就草率下定论;最后,培养积极解读的习惯,以乐观视角审视万物。正如香港知名作家亦舒所言:“人们常犯的最大谬误,是对陌生人过分客气,而对亲近之人却过于苛责,若能纠正这一陋习,世间将更为和谐。”在我看来,掌握良好沟通与倾听的艺术,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沟通基石,唯有如此,方能保持客观视角,促进有效交流。原创 2025-01-06 13:17:27 · 164 阅读 · 0 评论 -
爱情危机?感情修复是救星-日子踉踉跄跄
情感修复的过程远不止于辨识出错方并促其认错道歉,认错与道歉仅是众多修复手段中的一种。常见的修复策略包括:以微笑传递友好信号、通过亲密的肢体接触(如牵手、拥抱等)拉近彼此距离、诚恳道歉、表达深切的关心与理解、给予对方赞美,乃至简单一句“亲爱的,我不想争吵,我们需要冷静下来”也是情感修复的体现。每对伴侣都拥有其独特的修复技巧,例如,明轩擅长运用傻笑与道歉来缓和关系,而雨桐则倾向于用卖萌撒娇、拥抱亲吻的方式来营造温馨氛围。原创 2025-01-06 13:02:09 · 213 阅读 · 0 评论 -
日子踉踉跄跄-拒绝修复,关系伤痕累累
拒绝修复关系的危害深重,其根源在于彻底的漠视与无动于衷。这种拒绝呈现为两种形态:其一,个体不主动发起情感修复的过程,这或许源于自尊心的过度维护,亦或是对这段关系已彻底丧失信心与期待;其二,当一方积极展现出修复的意愿与行动时,另一方却冷漠地拒绝接受这份和解的尝试。试想,当有人向你递来和解的阶梯,你非但不借此和解,反而将其摧毁殆尽,这种决绝的拒绝无疑是对对方情感的极大伤害。原创 2025-01-06 12:57:35 · 154 阅读 · 0 评论 -
感情出问题,如何是好?-我俩稳稳当当
"有人或许认为,既然情感的修复如此艰难,何不一开始就竭力避免感情出现问题。这想法虽美好,但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试图避免关系中的所有争执、分歧、冲突与矛盾,就如同企图掌控天气,使之永远晴朗无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们无法决定天气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它时而风和日丽,时而雷电交加,甚至遭遇冰雹暴雪,乃至飓风洪水、地震海啸等极端现象。亲密关系亦是如此,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阻止关系中出现波折,而在于当问题出现时,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去修复与维护。原创 2025-01-06 12:46:57 · 169 阅读 · 0 评论 -
爱情警示:冷漠比恨更伤人-日子踉踉跄跄
爱尔兰古谚有云:争执犹胜孤寂。争执,意味着双方尚存沟通,尚有互动,心中尚存解决问题的意愿。而冷战的逃避,无异于宣告:‘我已无所挂怀,不愿与你言谈’,这令试图修复关系的一方深感无力,陷入孤寂,爱意仿佛被寒冰封冻,难以触及一丝温暖。"冷战中的逃避,其最深的毒性可凝练为三字:漠视之。你选择沉默,任由对方诉说,并非无言以对,而是无意交锋。这种漠视,恰似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伴侣的心,尤其对于渴望确认‘你是否仍爱我,是否还在乎我’的女性而言,更是难以承受之重。原创 2025-01-06 12:39:54 · 189 阅读 · 0 评论 -
爱情冷战:推开爱人无形壁垒-日子踉踉跄跄
倘若长期采用鸵鸟策略,回避沟通,问题与矛盾并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消解,反而会日益累积,如同不断堆叠的稻草,不知何时会成为压垮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届时,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引爆长期压抑的矛盾与情绪,引发更为激烈的争执,甚至走向分手或离婚的边缘。因此,一味地逃避与躲藏绝非长久之计。一旦遇事便选择逃避,久而久之,便可能陷入冷战的应对模式,尽管冷战看似没有硝烟,却同样是一场激烈的“战争”。原创 2025-01-06 12:32:40 · 227 阅读 · 0 评论 -
沟通之镜:启程方式映照结局模样
面对伴侣的不满,表达是关键,但直接批评指责往往适得其反,可能激起对方的愤怒与反击。正如谚语所言,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的一半,这一道理在沟通中同样至关重要。戈特曼教授的智慧提醒我们:沟通的启动方式,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它的收尾模样。原创 2025-01-05 12:23:36 · 128 阅读 · 0 评论 -
嘲讽:悄然侵蚀爱情隐形利刃-日子踉踉跄跄
每一次的批评指责,每一句的嘲讽鄙视,都如同蛀虫般一点点侵蚀着两人间的亲密无间。面对一个时常批评我、轻视我的人,要我如何去亲近他呢?人与其他生物无异,趋利避害是我们的本能反应。当心生喜爱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亲近;而一旦心生厌恶,便会本能地想要拒绝、逃离。原创 2025-01-04 13:58:19 · 76 阅读 · 0 评论 -
爱情路上头号敌人嘲讽与鄙视-日子踉踉跄跄
嘲讽与鄙视,作为批评指责的近亲,对爱情与关系的破坏性更为深远。若放任自流,其毒素将由表及里,深深渗透,直至侵蚀至骨髓。它们能将原本基于爱慕与欣赏的亲密伴侣,转变为擂台上的对手,彼此针锋相对。原创 2025-01-04 13:51:24 · 129 阅读 · 0 评论 -
日子踉踉跄跄-爱情经不起批评指责的摧残
批评与指责的毒害,在于它能撼动爱情基石——欣赏。起初,伴侣因相互欣赏而结缘,而今,却频繁地以否定和攻击对方的人格特质为常态,昔日的欣赏逐渐被尖锐的批评与指责所取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警惕这类隐蔽的批评与指责,它们随时间累积,毒性日益加深,待到察觉之时,修复关系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批评与指责,往往是婚姻变质初期的征兆,且如影随形,渗透广泛。它们的频繁出现,如同慢性毒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夫妻间的情感纽带,进程之缓,以至于双方往往难以即时察觉。原创 2025-01-04 13:48:05 · 105 阅读 · 0 评论 -
抱怨与指责:表面相似,内涵迥然不同
批评的话语往往尖锐且伤人,相比之下,抱怨则显得较为温和。抱怨与批评的核心差异在于:抱怨聚焦于某一具体行为,而批评则是指向个体本身,攻击其人格,全面否定其个人价值。那么,抱怨是如何转变为指责的呢?很简单,只需在抱怨之后添上一句:“你这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呢?原创 2025-01-04 13:43:45 · 216 阅读 · 0 评论 -
爱情杀手:批评指责如何侵蚀爱情
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摩擦与小伤害,在时间的累积下,会给关系带来深重的伤痕。我们不能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对逐渐升温的危险浑然不觉。相反,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一旦发现关系中出现细微的不和谐火花,就应立即采取行动将其熄灭,以防小火星演变成难以控制的熊熊烈火。原创 2025-01-03 19:55:13 · 175 阅读 · 0 评论 -
爱情能量管理:积极心理学视角
这项研究显示,婚姻美满的伴侣们无不实践着开源节流的爱情智慧,他们尤其珍视日常中对爱情货币的积累,因为每一次积极的交流都是对爱情账户的充值。相反,关系紧张的伴侣们,其爱情账户往往处于透支状态。事实上,两人共度的日子里,幸福与否的秘诀就蕴藏在日常的互动之中,积极正面的交流越多,他们的关系就越发亲密无间,幸福感也随之增强。原创 2025-01-03 19:35:45 · 222 阅读 · 0 评论 -
爱情心法:构建美好关系-我俩稳稳当当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开源节流的智慧来守护爱情账户中的爱情货币。所谓爱的开源,即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主动采取正面行动,以此增加爱情账户的储蓄;而爱的节流,则意味着减少或避免消极行为,从而节省爱情货币的支出。原创 2025-01-03 19:30:37 · 124 阅读 · 0 评论 -
情感投资指南:提升你的爱情账户余额
在深入探讨如何增进爱的源泉与节制之道前,让我先引入一对重要概念:爱情账户与爱情货币。正如储蓄离不开银行账户,维系一段共同培育的亲密关系也拥有一个专属账户——爱情账户,而其中累积的便是爱情货币。我们的核心任务,便是运用开源节流的智慧策略,不断充盈爱情账户,让爱情货币日益丰厚。原创 2025-01-03 19:24:01 · 141 阅读 · 0 评论 -
心理学妙招:让爱情更甜蜜-我俩稳稳当当
背后缘由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持续为爱情倾注活力与热情。若将爱情或婚姻喻为炉火上的沸水,许多情侣在恋爱初期、新婚燕尔及蜜月期间,他们的情感就如沸水般热烈沸腾。然而,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壶水逐渐降温、冷却,乃至凝结成冰呢?原创 2025-01-03 19:15:49 · 15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