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数学天文学:历史、目的与文本选择
巴比伦数学天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公元前4世纪初,巴比伦先后由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二世和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统治。不晚于公元前400年,巴比伦天文学家引入了黄道带,它成为了数学天文学的坐标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应用于天文日记和相关观测文本。随着黄道带的引入,新形式的占星术被发明出来,其中黄道带起着核心作用,比如巴比伦的“占星术”,即根据出生当天月亮和行星在黄道上的位置来推断新生儿的命运。
最古老的数学天文学泥板与塞琉古时代的文本相比,部分反映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已知最早的月球表格文本所依据的算法明显早于完全成熟的月球系统A和B。保存在一份约公元前320年写成的程序文本(第52号)中的月球系统K,可能是数学天文学早期阶段的遗留。最早展现出我们从塞琉古时代所知的A型系统所有基本特征的会合表,包含了从阿尔塔薛西斯一世41年到阿尔塔薛西斯二世2年的水星数据。由于同一块泥板上还有一份月球表,数据截止到阿尔塔薛西斯二世24年,所以这块泥板可能是在接近后者(公元前381/0年)时写成的。因此,至少一些A型行星系统在公元前380年之前就已达到最终形式。而月球算法可能在此之后还持续发展了一段时间,考虑到其复杂性,这并不奇怪。完全按照成熟的月球系统A计算的最早月球表可追溯到腓力·阿尔希达乌斯统治的第6 - 7年(公元前318 - 316年)。在塞琉古时代初期,月球系统A和B(后者可能比前者晚几十年)达到了最终形式,此后几乎没有进一步变化的证据。
目的与应用
令人惊讶的是,巴比伦数学天文学的目的问题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答。文本本身并未提及表格的目的,文献中提出了各种建议,如占星术、历法或制作占星图,但尚未形成一个具体而全面的表格实际应用场景。为了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