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分析的民主化:分析即服务
1. 物联网分析的需求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实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对象,像建筑物、汽车、道路、环境以及人体等。当这些物理对象受到诸如火灾、地震、交通拥堵、故障、疾病等物理事件形式的外部刺激时,它们会从特定的关注特征(例如温度、振动、位置、速度、生理参数)产生特定的传感器信号。传感器是放置在物理对象上的转换器,能够观测关注特征的属性变化,并以传感器信号的形式提供相关信息。而分析的作用就是获取这些信息,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智能洞察。整个过程如图 6.1 所示。
任何物联网分析应用的目标都是从收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中推导物理世界的上下文信息,构建模型和见解,其主要目的是从观测到的传感器信息中获取智能洞察。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智能洞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从而提供不同层次的见解。根据我们在分析系统中试图解答的上下文问题类型,分析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描述性分析、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我们将图 1.4 重新绘制为图 6.2,其中这四种分析类型在知识金字塔的参考下得到了清晰的阐述。
| 上下文问题 | 分析类型 | 物联网分析用例 |
|---|---|---|
| 谁、什么、在哪里、何时? | 描述性分析 | 智能停车、污染监测 |
| 它是如何发生的? | 诊断性分析 | 危险场景检测、漏水检测、周边访问控制、老年人跌倒或活动减少监测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