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物联网分析的民主化:分析即服务

物联网分析的民主化:分析即服务

1. 物联网分析的需求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实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理对象,像建筑物、汽车、道路、环境以及人体等。当这些物理对象受到诸如火灾、地震、交通拥堵、故障、疾病等物理事件形式的外部刺激时,它们会从特定的关注特征(例如温度、振动、位置、速度、生理参数)产生特定的传感器信号。传感器是放置在物理对象上的转换器,能够观测关注特征的属性变化,并以传感器信号的形式提供相关信息。而分析的作用就是获取这些信息,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智能洞察。整个过程如图 6.1 所示。

任何物联网分析应用的目标都是从收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中推导物理世界的上下文信息,构建模型和见解,其主要目的是从观测到的传感器信息中获取智能洞察。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智能洞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从而提供不同层次的见解。根据我们在分析系统中试图解答的上下文问题类型,分析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描述性分析、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我们将图 1.4 重新绘制为图 6.2,其中这四种分析类型在知识金字塔的参考下得到了清晰的阐述。

上下文问题 分析类型 物联网分析用例
谁、什么、在哪里、何时? 描述性分析 智能停车、污染监测
它是如何发生的? 诊断性分析 危险场景检测、漏水检测、周边访问控制、老年人跌倒或活动减少监测
内容概要:本文以一款电商类Android应用为案例,系统讲解了在Android Studio环境下进行性能优化的全过程。文章首先分析了常见的性能问题,如卡顿、内存泄漏和启动缓慢,并深入探讨其成因;随后介绍了Android Studio提供的三大性能分析工具——CPU Profiler、Memory Profiler和Network Profiler的使用方法;接着通过实际项目,详细展示了从代码、布局、内存到图片四个维度的具体优化措施,包括异步处理网络请求、算法优化、使用ConstraintLayout减少布局层级、修复内存泄漏、图片压缩与缓存等;最后通过启动时间、帧率和内存占用的数据对比,验证了优化效果显著,应用启动时间缩短60%,帧率提升至接近60fps,内存占用明显下降并趋于稳定。;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Android开发经验,熟悉基本组件和Java/Kotlin语言,工作1-3年的移动端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使用Android Studio内置性能工具定位卡顿、内存泄漏和启动慢等问题;②掌握从代码、布局、内存、图片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能优化的实战方法;③提升应用用户体验,增强应用稳定性与竞争力。; 阅读建议:此资源以真实项目为背景,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议读者边阅读边动手复现文中提到的工具使用和优化代码,并结合自身项目进行性能检测与调优,深入理解每项优化背后的原理。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