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系统:表达性、效率与抗混淆能力
1. 引言
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系统(BIDS)是应对现代恶意软件的有效解决方案。然而,其成功受到三个相互关联因素的限制:签名表达性、对行为混淆的脆弱性以及签名匹配效率。签名表达性决定了IDS检测同一恶意软件新变体的能力,而行为混淆是未来恶意软件可能具备的标准特征。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系统调用域IDS。通过抽象活动图(AD)来增强签名表达性,研究了进程间和进程内的行为混淆方法,并提出了规范泛化的概念来提高对混淆的抗性。最后,利用有色Petri网(CPN)在系统调用级别进行功能识别,并开发了将AD自动转换为CPN的程序。
该IDS的架构如下:
graph LR
classDef process fill:#E5F6FF,stroke:#73A6FF,stroke-width:2px
A[学习阶段]:::process --> B[专家设计AD]:::process
B --> C[规范泛化器]:::process
C --> D[CPN构造器]:::process
D --> E[生成低/高级CPN]:::process
F[检测阶段]:::process --> G[低级CPN识别操作]:::process
G --> H[高级CPN检测功能]:::process
H --> I[信息流跟踪器提供数据依赖]:::process
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
- 在系统对象级别通过AD进行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0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