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中的性别与多元化管理:现状、政策与未来展望
韩国职场性别平等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转变为发达的经济强国。然而,韩国女性在追求平等和赋权的道路上却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联合国发布的年度性别差距指数从经济参与、教育、健康和政治代表等多个维度评估各国的性别差异。2021年,在145个国家中,韩国排名第102位,其中经济参与方面的排名尤为令人担忧,仅位列第123位。这凸显了韩国在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尽管政府已多次尝试改善这一状况。
韩国的职场长期以来由男性主导,其管理结构强调等级秩序和资历。这种职场动态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政府的增长战略主要侧重于提高效率。这一战略方向受到儒家父权价值观、对集体规范的强调以及军事导向的风气的显著影响,最终形成了一种明显以男性为中心的管理风格。
在那个时代,普遍认为女性主要承担家庭照顾责任,即使进入职场的女性也往往被分配到辅助角色。当时的组织文化和社会规范强化了性别不平等,限制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参与。以资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HRM)系统本质上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要求员工对组织绝对忠诚并需要长时间工作,这给女性攀登职业阶梯带来了巨大障碍。
虽然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工业化转型初期利用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实现快速数量增长方面可能是有效的,但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时却显得不足,这可能会削弱韩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汉江奇迹”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增长,但也伴随着长时间工作和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失衡。基于资历的人事制度引发了同期招聘人员之间的内部竞争,“要么晋升要么离开”的制度使得中年员工难以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此外,尽管韩国女性的教育水平较高,但她们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