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硬件与软件深度解析
1 虚拟化与容器化的挑战和益处
1.1 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挑战
计算系统经历了从单处理器到多处理器、多核多处理器,再到集群的演变。如今,拥有数十万处理器的仓库级计算机(WSCs)已成为现实,为数百万用户提供服务。不过,WSCs 由大量系统组件构成,需要复杂的软件栈来控制,这给确保高效可靠运行带来了挑战。同时,云基础设施规模庞大,且组装 WSCs 所用的现成组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较短,保证可靠服务并非易事。而长期运行的云服务又对可用性要求极高,例如 99.99% 的可用性意味着服务每年停机时间要少于一小时,这需要一定程度的硬件冗余以及软件的错误检测和恢复支持。
1.2 虚拟化的优势与不足
虚拟化旨在支持可移植性、提高效率、增强可靠性,并让用户免受系统复杂性的影响。例如,线程是虚拟处理器,能使处理器在不同活动间共享,提高利用率和有效性;RAID 是存储设备的抽象,可提升可靠性和性能。
处理器虚拟化由 IBM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创,如今在云计算中得以复兴。云虚拟机在虚拟机管理程序控制下的虚拟硬件上运行客户操作系统,进而运行应用程序。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可使应用更好地共享服务器资源,提高处理器利用率,减少服务器空闲时间。
虚拟化对用户和云服务提供商都有益处。用户能获得比传统进程共享模式更好的应用隔离;云服务提供商则因提供云服务成本降低而获利更多。此外,应用开发者可在熟悉的环境和所选操作系统下开发应用,且虚拟机便于迁移,迁移步骤为:停止虚拟机、将其状态保存为文件、将文件传输到另一服务器、重启虚拟机。
然而,虚拟化也增加了系统软件的复杂性,对应用性能和安全
云计算硬件与软件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