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55
开发者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54、云应用架构设计与开发指南
本文系统介绍了云应用架构设计与开发的全流程,涵盖架构模式选择、应用开发部署、数据库选型、微服务与事件驱动架构设计、应用迁移现代化、客户端设计等核心内容。深入探讨了性能优化、安全设计、成本管理及监控日志等非功能性需求,并展望了人工智能融合、边缘计算和无服务器架构等未来趋势,为开发者提供全面的云应用开发指南。原创 2025-10-31 09:30:30 · 15 阅读 · 0 评论 -
53、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迁移:策略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迁移的策略与实践,涵盖了是否迁移的决策依据、迁移前的准备、'绞杀者'模式的应用场景与具体步骤,并结合云计算环境提出了云原生架构的设计原则。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提取‘细微裂缝’、重构或重写等方式逐步实现架构演进,同时强调了包裹单体、代理模式和回放测试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在云环境下构建现代化应用的关键模式与决策路径,帮助组织平稳高效地完成架构转型。原创 2025-10-30 14:51:46 · 14 阅读 · 0 评论 -
52、单体应用向微服务转换:替换、代理与测试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将单体应用逐步转换为微服务架构的关键策略,包括功能替换、单体到微服务代理的实现以及回放测试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了在迁移过程中如何应对耦合严重、测试覆盖不足和数据同步等挑战,并提供了数据迁移脚本、代理配置和并行测试代码示例。文章还提出了结合负载均衡与熔断机制优化代理性能的方法,以及通过采样、并行和自动化提升回放测试效率的策略,最后以流程图总结了整体迁移路径,为系统现代化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原创 2025-10-29 10:22:34 · 18 阅读 · 0 评论 -
51、单体应用向微服务转换的实用策略与案例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将单体应用转换为微服务的三种实用策略:提取宏服务、先重构再提取和替换为微服务。通过航空公司、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等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每种策略的适用场景、实施步骤、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文章还提供了策略对比表格、流程图和未来趋势展望,帮助读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转换路径,并确保迁移过程的稳定性与可维护性。原创 2025-10-28 13:03:13 · 14 阅读 · 0 评论 -
50、将单体应用转换为微服务:策略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将单体应用逐步转换为微服务的策略与实践,分析了转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技术债务、协议差异和业务逻辑复杂性。文章提出了通过识别‘细微裂缝’、采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法提取组件,并结合Facade、适配器等设计模式实现平滑过渡。同时,给出了制定计划、优先处理关键功能、加强团队协作和持续改进等实践建议,帮助团队高效完成架构演进。原创 2025-10-27 12:03:47 · 26 阅读 · 0 评论 -
49、从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渐进式改造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进行渐进式改造的策略,分析了单体架构的局限性及一次性重写的高风险,提出通过‘绞杀’方式逐步替换系统功能。文章详细介绍了准备工作、实施步骤、新功能作为微服务的实践方法、数据管理挑战与解决方案,并结合Uber、Netflix、Amazon等企业案例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同时强调治理委员会在架构演进中的关键作用,为组织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现代化架构转型路径。原创 2025-10-26 10:30:23 · 13 阅读 · 0 评论 -
48、应用迁移、现代化与单体架构拆分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应用迁移到云端及现代化改造的全过程,涵盖迁移与现代化的策略、模式与实践方法。重点探讨了单体架构面临的问题及其向微服务演进的解决方案——‘绞杀单体’模式,介绍了从小处着手、包装系统、添加新功能为微服务以及逐步转换单体为微服务的具体实践路径。通过流程图和策略对比,帮助组织在数字化转型中做出合理决策,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原创 2025-10-25 12:06:05 · 14 阅读 · 0 评论 -
47、云原生架构转型:从小处着手与铺平道路
本文探讨了组织在向云原生架构转型过程中可采用的两种关键策略:'从小处着手'和'铺平道路'。通过从小规模项目入手,降低风险并积累经验;通过构建标准化基础设施与工具链,提升团队效率与一致性。文章分析了两种策略的具体做法、优缺点及其互补关系,并结合金融系统和IBM CIO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有效实施转型。同时强调避免'Build it and they will come'反模式,重新思考数据处理方式,推动可持续的云原生演进。原创 2025-10-24 11:26:02 · 10 阅读 · 0 评论 -
46、应用迁移与重构:从虚拟化到微服务的全面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从传统虚拟化环境向云原生微服务架构迁移与重构的全过程。涵盖了应用迁移的经典案例、容器化的优势与挑战、单体应用重构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并对比了虚拟服务器与容器的差异。通过实际案例和流程图,提供了从评估、规划到实施与优化的完整迁移路径,帮助企业在云计算时代实现应用现代化,提升效率与可扩展性。原创 2025-10-23 09:01:05 · 10 阅读 · 0 评论 -
45、云迁移与应用现代化模式探索
本文深入探讨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常见的云迁移与应用现代化模式,包括Lift and Shift、虚拟化、容器化及单体应用重构等策略。详细分析了每种模式的操作步骤、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理解不同迁移路径的选择依据。同时提出了‘从小处着手’的渐进式迁移策略,助力企业降低风险、积累经验,稳步推进云端转型。原创 2025-10-22 15:10:18 · 11 阅读 · 0 评论 -
44、应用迁移与现代化:从传统 IT 到云端的全面指南(上)
本文深入探讨了企业将传统IT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端并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全过程,涵盖云计算服务模型、技术债务评估、应用架构类型、打包方式及迁移策略(如Rehost、Replatform、Refactor等),并介绍了客户端/服务器与云原生架构的演进路径。文章还提供了从现有应用迁移至全新云原生开发的多种模式与最佳实践,帮助企业分步实施、高效转型,全面拥抱云端优势。原创 2025-10-21 11:12:09 · 29 阅读 · 0 评论 -
43、云应用客户端与应用迁移现代化探索
本文探讨了云应用客户端的设计与应用迁移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从AWS SQS的演进出发,提出通过交互模型分离业务逻辑与表示逻辑,提升系统的可测试性、可维护性和前端独立性。分析了交互模型在多模式架构中的应用及其与应用控制器模式的关系,并比较了浏览器、移动应用、公共API和命令行界面等客户端形式的特点。针对传统应用上云的挑战,提出了技术适配、数据迁移和业务逻辑调整的应对策略,倡导采用微服务、容器化和自动化运维实现应用现代化。通过合理架构设计与迁移流程,助力构建高效、灵活、可持续发展的云原生应用体系。原创 2025-10-20 16:55:18 · 12 阅读 · 0 评论 -
42、云应用开发:命令行界面与公共 API 的实用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应用开发中命令行界面(CLI)与公共API的实用指南。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CLI在自动化、测试和资源效率方面的优势,以及公共API在构建生态系统和促进商业合作中的关键作用。文章还提出了推荐的开发顺序:先API、再CLI、最后GUI,以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维护性。同时对比了公共API与Dispatcher、API网关的区别,并强调了版本控制与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实践指导。原创 2025-10-19 15:27:44 · 13 阅读 · 0 评论 -
41、前端架构:Micro Frontend与移动应用开发
本文探讨了现代前端架构中的Micro Frontend与移动应用开发的核心理念与实践。通过分析Java Pet Store的演变,阐述了从传统Web应用向微前端架构的转型路径,强调微前端在团队独立开发、多框架共存和与后端微服务对齐方面的优势与挑战。同时,深入比较了移动应用与浏览器应用的差异,介绍了原生移动应用在用户界面专业化、应用商店可发现性和用户锁定方面的优势,并讨论了使用React Native和Ionic等框架实现Web与移动集成的方案。最后总结了两种架构的价值、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发者提供原创 2025-10-18 10:11:54 · 14 阅读 · 0 评论 -
40、浏览器应用开发:Web表单应用与单页应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Web表单应用与单页应用(SPA)两种主流浏览器应用开发架构。从构建用户界面的通用原则出发,详细介绍了Web表单应用的基本流程、技术选型、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对比分析了单页应用在复杂交互和响应式体验中的优势与挑战。文章通过流程图、表格对比和实际示例,帮助开发者理解两者的核心差异,提供选择建议和开发步骤,助力在实际项目中根据需求合理选型,提升应用的可维护性与用户体验。原创 2025-10-17 16:28:00 · 14 阅读 · 0 评论 -
39、应用用户界面设计原则与多模态客户端架构
本文探讨了应用用户界面设计的核心原则与多模态客户端架构的设计模式。通过分离展示逻辑与业务逻辑、提供一致视图、适配多样化用户需求和支持端到端开发,构建可扩展、易维护的应用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客户端应用的各类形态,包括浏览器应用(如网页表单应用、单页应用、微前端)、移动应用、命令行界面和公共API,并分析其工作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结合云原生与微服务背景,强调通过稳定API实现前后端解耦,支持多客户端并行发展,提升用户体验与开发效率。原创 2025-10-16 12:18:11 · 13 阅读 · 0 评论 -
38、云原生存储与应用客户端架构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云原生存储策略与云应用客户端架构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内容涵盖云数据库的分类与选型、数据组织方式、变更数据捕获与事件溯源技术,以及多设备适配和用户界面设计原则。通过合理的存储架构与客户端设计,帮助构建高效、可扩展且用户体验优良的现代云应用。同时展望了未来云原生环境下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原创 2025-10-15 14:56:03 · 13 阅读 · 0 评论 -
37、云数据库管理与 CQRS 架构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云数据库管理中的数据库即服务(DBaaS)与命令查询职责分离(CQRS)架构。DBaaS简化了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提升开发效率;CQRS通过分离读写操作,增强系统并发性能与数据处理能力。文章对比了CQRS的单服务与双服务实现方式,提出了应对复杂性、最终一致性等挑战的策略,并结合实际场景给出综合应用建议,帮助开发者在不同规模应用中高效构建稳定、可扩展的云数据库系统。原创 2025-10-14 13:58:58 · 10 阅读 · 0 评论 -
36、数据模块化与多语言持久化:优化数据存储与管理
本文探讨了数据模块化与多语言持久化在优化数据存储与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将企业数据划分为独立的数据模块,并结合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技术,实现更高效、灵活和可维护的数据架构。文章分析了传统企业数据库的问题,提出了数据模块划分原则,并结合电商应用场景展示了多语言持久化的实际优势与挑战,最后展望了未来数据管理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13 09:16:22 · 12 阅读 · 0 评论 -
35、列数据库:数据分析的高效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探讨了列数据库作为数据分析高效解决方案的优势与应用场景。对比了OLTP和OLAP对数据库的不同需求,阐述了列数据库在存储方式、查询效率、数据压缩等方面的优点,并分析了其在事务处理、写入开销等方面的挑战。结合航空公司营销等实际案例,展示了列数据库在复杂多维查询中的卓越性能。文章还介绍了主流列数据库产品及云服务,提供了选型建议、操作步骤与最佳实践,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并合理应用列数据库技术。原创 2025-10-12 12:25:27 · 13 阅读 · 0 评论 -
34、数据库选型指南:键值、图数据库的应用与比较
本文深入探讨了键值数据库和图数据库的特点、适用场景及主流产品。键值数据库适用于通过唯一键高效存取独立数据的场景,如缓存和会话管理;图数据库则擅长处理复杂关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推荐系统和风控分析。文章还对比了两类数据库在性能、扩展性、开发维护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并介绍了多语言持久化策略的实际应用,帮助开发者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数据库技术。原创 2025-10-11 13:04:59 · 20 阅读 · 0 评论 -
33、云原生架构下的数据库选择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云原生架构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涵盖关系型数据库、文档数据库、键值数据库和图数据库的应用场景与特点。文章分析了各类数据库的技术特性与适用业务场景,并介绍了多语言持久化策略及数据库即服务(DBaaS)的优势与选型建议,帮助开发者根据数据结构、一致性、扩展性和性能需求做出最优决策,提升应用的整体效率与可维护性。原创 2025-10-10 14:37:57 · 13 阅读 · 0 评论 -
32、云服务与云应用的数据存储方案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云服务与云应用在数据存储方面的关键技术方案。针对有状态的云服务,推荐使用具备强一致性的配置数据库(如Etcd、ZooKeeper、Consul)来管理共享状态和配置同步;对于无状态的云原生应用,则建议根据数据类型、查询需求、可扩展性和一致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应用数据库,包括SQL、NoSQL和NewSQL等类型。文章还探讨了多语言持久性的优势与实践挑战,并对比了不同云数据库的同步机制,最后展望了云数据库向智能化、融合化、安全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科学选型,可构建高效、可靠、可扩展的云数据架原创 2025-10-09 11:39:37 · 33 阅读 · 0 评论 -
31、云原生应用数据库选型与架构设计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应用在数据持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传统企业数据库在云环境中的局限性,并阐述了云数据库在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方面的优势。文章重点介绍了复制数据库的架构原理、数据一致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对比了主从模型与基于仲裁的共识模型的优缺点,提供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库选型流程与策略。结合主流云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帮助开发者根据数据结构、冗余需求和一致性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数据库产品,实现高性能、高可用的云原生数据架构。原创 2025-10-08 13:51:04 · 20 阅读 · 0 评论 -
30、事件驱动架构与云原生存储:原理、模式与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事件驱动架构与云原生存储的核心原理、设计模式及实际应用。文章介绍了事件驱动架构中的事件通知、响应组件和事件源机制,分析了云原生存储的多种模式,包括云数据库、多语言持久化、CQRS以及各类数据库拓扑结构。结合CAP定理,详细阐述了不同数据库在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之间的权衡,并提供了基于数据类型、性能需求和一致性要求的数据库选择决策方法。通过流程图和性能分析,帮助开发者构建高弹性、可扩展的云原生应用。原创 2025-10-07 13:19:10 · 13 阅读 · 0 评论 -
29、事件驱动架构中的Event Backbone与Event Sourcing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事件驱动架构中的两个核心概念:Event Backbone与Event Sourcing。Event Backbone作为事件传输的中枢,通过发布-订阅模式实现组件间的松耦合通信,支持时间和空间分离,并可在分布式系统中扩展;而Event Sourcing则通过记录完整的事件历史,实现状态的可追溯、可重放与可恢复,适用于金融、医疗、运输等多个复杂业务场景。文章详细对比了事件风格与MQ风格的消息系统在实现Event Backbone时的异同,探讨了企业级Event Backbone的桥接机制,并阐原创 2025-10-06 13:14:52 · 17 阅读 · 0 评论 -
28、事件通知器与事件 API:构建松耦合微服务架构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通过事件通知器与事件API构建松耦合的事件驱动系统。文章介绍了事件编排的核心原则,包括选择性发布重要事件、控制事件数据量以及使用索赔检查模式。同时,阐述了事件API的定义、作用及其实现工具如AsyncAPI和事件风暴,并通过集装箱船等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场景。最后总结了最佳实践与发展展望,帮助开发者高效构建可扩展、易维护的异步通信系统。原创 2025-10-05 09:39:41 · 34 阅读 · 0 评论 -
27、事件驱动架构:事件与响应式组件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事件驱动架构中事件与响应式组件的应用与挑战,涵盖事件的触发、传输原则、优势与问题,以及响应式组件的构建、工作流程和实际应用场景。通过航运、点击流、在线订购和航空公司系统的示例,展示了事件驱动在多领域协调与自动化中的价值。文章还分析了实施步骤、与其他架构模式的结合方式,并展望了智能化、跨领域应用等未来发展趋势,为系统设计提供了全面参考。原创 2025-10-04 15:26:16 · 13 阅读 · 0 评论 -
26、事件驱动架构与编排模式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事件驱动架构与事件编排模式的核心原理、优势与挑战。文章介绍了事件通道如何实现组件间的解耦,阐述了事件驱动架构在云原生环境下的优越性,并对比了事件编排与服务编排的差异。通过电商和金融交易系统的实际案例,展示了事件编排的应用场景。最后,提供了从需求分析到部署监控的实施步骤,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现代应用系统。原创 2025-10-03 12:33:14 · 12 阅读 · 0 评论 -
25、微服务设计与事件驱动架构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微服务设计与事件驱动架构的核心概念与实践方法。从领域建模出发,介绍限界上下文、聚合、领域服务等关键元素,并阐述如何将其转化为微服务实现。文章还探讨了不同场景下的微服务交互模式,提出通过事件驱动架构解决服务间耦合问题,提升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结合分层设计与事件通知机制,为构建高效、可扩展的云原生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完整思路。原创 2025-10-02 15:28:44 · 13 阅读 · 0 评论 -
24、领域驱动设计:领域服务与防腐层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领域驱动设计(DDD)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领域服务与防腐层。领域服务用于处理跨实体、不属于特定聚合的业务逻辑,如资金转账和订单价格计算,保持领域模型的清晰与松耦合;防腐层则作为不同限界上下文之间的隔离层,通过翻译和转换接口保护核心领域模型,避免外部系统对内部结构的侵蚀。文章结合Joe's Pizza和在线订购系统等实例,详细阐述了二者的设计原则、实现方式、调用场景及挑战,帮助开发者构建可维护、可扩展的复杂业务系统。原创 2025-10-01 10:32:14 · 12 阅读 · 0 评论 -
23、领域建模中的聚合与仓库:概念、实现与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领域驱动设计(DDD)中的核心概念——聚合与仓库,涵盖其定义、实现方式及在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文章从领域建模基础出发,解析实体与值对象的区别,阐述聚合作为事务边界和一致性单元的重要性,并结合Joe's Pizza和在线订购系统等示例说明聚合的设计原则。同时,介绍了仓库如何解耦领域逻辑与持久化机制,提升系统内聚性与可维护性。最后,讨论了聚合与仓库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关键作用,总结最佳实践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30 10:07:22 · 13 阅读 · 0 评论 -
22、领域建模中的有界上下文与上下文映射
本文深入探讨了领域驱动设计中的核心概念——有界上下文与上下文映射,阐述了其在复杂系统建模和架构设计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旅行安排、乔氏披萨、银行业务和在线订购系统等多个实例,说明了如何识别有界上下文、划分子领域并构建上下文映射。文章还介绍了有界上下文与微服务、模块化单体架构及事件驱动架构的关系,强调了其在实现系统解耦、关注点分离和团队协作方面的优势,并讨论了实施过程中的挑战与最佳实践,为软件架构师和开发团队提供了实用的指导路径。原创 2025-09-29 16:15:52 · 12 阅读 · 0 评论 -
21、领域驱动架构中的事件风暴与领域事件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领域驱动设计中的事件风暴与领域事件应用。通过事件风暴,团队可以快速识别业务领域的关键元素,如领域事件、命令、聚合和边界上下文,形成对系统的共同理解。领域事件作为系统中重要变化的记录,支持异步通信与松耦合架构,尤其适用于微服务环境下的系统扩展与动态响应。文章结合在线订购、航运、航空等多个实例,阐述了领域事件在实际场景中的价值,并分析了其处理流程与面临的挑战,为构建灵活、可维护的软件系统提供了实用指导。原创 2025-09-28 12:46:21 · 8 阅读 · 0 评论 -
20、微服务大小设计与领域建模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中服务粒度的设计问题,提出通过领域驱动设计(DDD)和事件风暴等技术进行合理建模。文章分析了微服务大小的上下界原则,强调从业务词汇出发建立通用语言,并通过有界上下文明确服务边界。结合领域建模流程与最佳实践,帮助团队构建高可用、可扩展、易维护的微服务架构。原创 2025-09-27 15:26:46 · 13 阅读 · 0 评论 -
19、微服务架构与设计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原理与实践方法,涵盖微服务的类型、核心特点及设计原则。文章深入探讨了领域驱动设计中的事件风暴技术,介绍了如何通过有界上下文、聚合和防腐层进行有效的领域建模。结合IDEALS设计原则(接口隔离、可部署性、事件驱动、可用性优先、松耦合、单一职责),详细说明了在实际开发中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构建高效、可靠、可扩展的微服务系统。同时提供了BFF、Docker、Kafka等技术的应用示例,并强调从业务需求出发、团队协作与持续监控优化的实践建议,帮助开发者成功落地微服务架构。原创 2025-09-26 14:47:17 · 14 阅读 · 0 评论 -
18、微服务中的服务编排器:复杂任务处理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中服务编排器的设计与应用,重点分析了处理复杂任务的三种策略:编排微服务、合并微服务和业务流程。通过实际案例解析不同策略的适用场景、优缺点及选择考量因素,并对比传统IT事务处理方式,揭示服务编排器在云环境下的优势。文章还总结了服务编排器的设计要点,并展望其向智能化、云原生集成和跨平台支持的发展趋势,为构建高效可靠的微服务系统提供指导。原创 2025-09-25 12:30:42 · 15 阅读 · 0 评论 -
17、微服务架构中的多语言开发与数据存储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中的多语言开发与自管理数据存储策略。通过分析传统单体架构的局限性,阐述了微服务如何支持使用不同编程语言开发各服务,并实现数据的独立管理。文章介绍了多语言开发的优势、适用场景及常见架构模式,如Node.js调度器与Java微服务的结合,同时强调了自管理数据存储在解耦、数据控制和性能提升方面的重要性。结合航空公司预订系统等实例,展示了微服务间通过API通信、各自维护独立数据库的设计方式。此外,还讨论了多语言开发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数据存储优化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在语言支持、存储多样化和智原创 2025-09-24 15:00:10 · 12 阅读 · 0 评论 -
16、微服务架构中的关键组件与模式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三大关键组件:领域微服务、适配器微服务和调度器。领域微服务围绕单一业务能力构建,提升系统模块化与可维护性;适配器微服务用于无缝集成现有系统,避免对遗留代码的直接依赖;调度器(BFF)则为不同客户端提供定制化API,解决前后端不匹配问题。通过航空公司、电子商务和银行应用等实例,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组件的设计原则、优势与适用场景,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灵活且易于演进的微服务系统。原创 2025-09-23 10:11:28 · 13 阅读 · 0 评论 -
15、微服务架构:原理、优势与实践案例
本文深入探讨了微服务架构的原理、优势与实践案例,对比了其与单体架构和分布式架构的差异,分析了微服务在扩展性、故障隔离和团队协作方面的优势。文章详细介绍了微服务的四层结构、设计模式及最佳实践,并以航空公司应用和Netflix为例展示了实际应用场景。同时,讨论了微服务带来的复杂性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展望了其与云原生、无服务器架构及人工智能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09-22 14:30:01 · 4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